统治了春节档的《流浪地球》,毫无疑问是近期的“大热门”。
从不被看好到口碑票房双逆袭、卡梅隆发帖点赞、《纽约时报》专文报道……
许多人将其视为“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作品。
电影里“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的梗,更是被网友玩成了“造句大赛”。
可是,“人红是非多”,随后的争议,《流浪地球》也没能躲过。
流浪地球爆红后,最丑陋的事正在发生
大年初一电影上映后,许多人表示“超出预期”。
但之后几天,豆瓣评分一路走低,从一开始的8.5,跌到了7.9分。
平心而论,《流浪地球》并不是一部完美的电影,比起科幻影史的经典之作,差距显而易见,一些人不喜欢,也在情理之中。
但翻了翻网上的一星评论,社长有点坐不住了。
很多一星,来得毫无逻辑;
也有人因为“觉得电影评分有点虚高,需要打一星中和一下”而给差评。
社长反正看不懂他们是为什么打一星的 / 豆瓣
当然,更多的则是冲着主演吴京。
有人给《流浪地球》贴上了“星际战狼”的标签,有人看到“吴京”两个字就果断“一星”:
微博上有网友创造了一个新单位“含京量”。
“含京量”越高,则意味着越鼓吹中国人厉害。
这些“一星”,究竟是为了“泄愤”,还是真实客观的评价,不用社长多说。
“战火”到此并非终结。
一些喜欢《流浪地球》的人,由愤怒到“反抗”。
他们冲进各大安卓应用商店、App Store ,给豆瓣这个软件刷了无数一星。
豆瓣在各大应用商店的评分,均已不足四分 / 某应用商店豆瓣APP评论
同样无逻辑的一星,在这群人眼中,是“以彼之道还治彼身”。
而他们的理由则是网上疯传的“有人出钱让网友把《流浪地球》五星改成一星”。
社长整理一下经过:
随后,他将自己的四星长评改为一星。
但两万多的点赞没有清除,让这条观后感仍然处于评论区顶部(现已取消)。
四星改一星的评论 / 豆瓣网友@掉线
一时之间,舆论沸腾。
许多人开始拿出各种“证据”,证明改一星的评论都是收了钱的。
微博爆料《流浪地球》豆瓣评论区,存在收费好评改差评的现象(已被豆瓣辟谣)
豆瓣不得不出面辟谣:
经核查,《流浪地球》目前评论区前500条中,只有四个人,存在跨分数改评行为。
并且承诺,之后大幅修改评分的,会将已有的点赞数清零。
豆瓣辟谣 / 豆瓣电影
引发了这场“战争”的网友“掉线”也觉得哭笑不得:
“从头到尾就我一个人做了而已,被各种没有根据的截图推测一步步引导成这样……”
网友@掉线目瞪口呆 / 豆瓣
喜欢的、讨厌的,为了互相攻击一起“刷一星”,这样“魔幻”的剧情,社长的确是第一次见。
“泄愤”带来的结果是“两败俱伤”,谁都讨不了好。
“无脑一星”的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
《我不是药神》上映后,有人持“五星太多,需要一星中和”的理由打低分;
也有人冲着王传君刷一星:
《我不是药神》的评论区,很多人因为王传君给一星 / 豆瓣
诚然,这些电影都各有不足,给不喜欢的影片打一星,也是每个人的自由。
因为“若批评无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但还有一句话:“若批评无逻辑,则低分无意义。”
为了低分而低分,在不甚了解的情况下滥用权力肆意诋毁一件事物,这种做法,社长实在难以苟同。
并非要给《流浪地球》唱赞歌,这部电影远远没有达到可以成为经典的地步。
但社长必须承认,《流浪地球》对中国科幻电影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