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诗经,配合着台大的中国文学史看着。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是看了有一个多礼拜了,并没有什么实质的东西。我只是知道了西周时期人民丰富的思维状态以及古代文学的发展、考究过程。这让我不得不思考,这到底有没有用?
很多东西很自然的渗透到了我们内心,这些东西在我们内心积累、发酵,最后这些东西渗透到我们的思想、行为中,这就是读书最后所剩下的东西。
诚然,这个情况不能加以否定,但这是一种全然主观的看法。积累、发酵是一个好事,但是也不能否定遗忘的可能性。任何信息,无论是单词、知识点,还是书籍带给自己的虽然没有一下子领悟出的道理,都存在记忆的曲线。如果这些信息没有回顾,忘了,就消失了,而接受这些信息的时间,也就白白浪费了。可能,最后只存在信息的空壳——记忆存在过的记忆。
“做每件事都需要有一定的意义”这个想法固然是过于极端了,但是“漫无目的,四处撒网,一无所得“的行为状态同样是需要我们摒弃的。蒙田说过:
不能享受和平的人,避开了战争也是一场空;
不能体验安闲的人,避开了劳苦也是枉费心机。
的确,学会享受生活,体会生的乐趣是首要的,迷失在不确定的未来,反而会丢失现在。要为未来做打算的想法的确好,但做得对不对就难以判断了。
也许我没有把一件事做到一定的深度,难以体会其真正的含义。即使实行一件事的方向对了,之后还要做到更多。例如看公开课,需要自己以公开课这一点,扩散到公开课所包含的知识这一面(举一反三),而非看了之后,没有笔记,没有思考,唯有自满。信息之间是存在联系的,单独的、固化的信息并不能给个体带来什么改变。唯有持续不断的,相关信息的注入(所谓的积累、发酵),才能让个体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发生改变,而是向好的还是向坏的方面改变,就取决于信息的性质了。思维方式以及行为准则受到到了”习惯“的影响,怎可能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