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宗赵煦登基后之所以让太皇太后临朝听政其实主要原因还是赵煦登基的时候还是个小孩子,只能由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
赵煦是宋神宗的第六子,由于他的五个哥哥早夭,所以他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老大。但是他并没有被很早的就立为太子。一直到宋神宗突然生病,话都说不出来的时候,宰相才提出来要立接班人。
安道理赵煦也没有什么竞争对手,可是当时宋神宗还有雍王赵颢、曹王赵頵两个年富力强的弟弟,朝中他们的支持者也不少。
不过在宰相王珪以及高氏的支持下,赵煦被立为太子,还顺利登基为帝。可是由于赵煦当时才10岁,所以高氏便开始垂帘听政。
高氏出身将门,其曾祖为宋初名将高琼,祖父是名将高继勋,母亲是北宋开国元勋曹彬的孙女。
高氏是守旧派,早在宋神宗时期她就不认同神宗的改革,所以她执政后便开始重用守旧派司马光,废除了宋神宗和王安石的变法。在高太后垂帘的八年中,旧党控制了整个朝廷。虽说旧党的很多政策被诟病,但是高氏的执政能力还是有目共睹的。
高氏被称为“女中尧舜”,可见其的执政能力得到了认可,她执政期间,勤俭廉政,励精图治。当时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十分繁荣。
这段时期也可以说是北宋最后一个经济繁荣、国势较强的阶段了。
不过即使如此,随着宋哲宗年纪的增长,两人的矛盾也逐渐凸显,尤其是赵煦到了亲政的年纪,可高氏却不太想放弃手中的权力,一来二去,双方明争暗斗。
尤其是高氏对赵煦的教育非常严格,久而久之也让他产生了逆反心理。这也是为何在宋哲宗亲政以后,赵煦否定了高氏的所有政策,坚决打击高氏重用的旧党,甚至直指高太后“老奸擅国”。
不过宋哲宗倒也不是平庸的皇帝,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位期间对西夏发动战争,打得西夏几乎没有还手之力,迫使西夏求和。
可惜的是宋哲宗赵煦身体一直不好,小时候就经常咳血,不幸英年早逝,年仅二十五岁,在位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