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实时票房预测超过了150亿,2025年开年全国人民都在讨论动画片,谁能想到中国电影的票房记录竟然是让动漫打破的。
哪吒全球动画榜排名第一,14亿的消费市场给全世界一点小小的震撼。
随着国运的东升西落,中国文化将引领世界,好莱坞、迪士尼的泡沫正在逐个刺破。
为什么是动漫?为什么是新人导演?为什么是在中国?
伟大不能被计划,创新总在边缘地方发生。
票房是钞票但不仅是钞票,电影是娱乐又不仅是娱乐。
超过2亿人愿意花几十块钱在电影院耗费2小时这不仅是对电影本身质量的认可,还是国家层面形成了共识。
是对电影传递的精神的共识,以及对传统文化和技术水平的共识。
当然在共识之内皆大欢喜,在共识之外的的人可就浑身不舒服了。
电影中各路仙人从盲目崇拜强权,努力加入强权,被强权欺侮霸凌,到各路力量认清强权的真相,最终奋起反抗强权。
这个故事不就暗合了现实版的国际黑暗森林么?
一开始各国人民人均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对霸权强加的等级秩序盲目信任、卑躬屈膝,甚至主动成为霸权规则的维护者。
除此之外,他们还经常在灯塔的挑动下内斗,大搞底层互害。
直到后来被灯塔霸权逼到绝境,各路“仙外人士”团结一致奋起反抗,成功掀掉了灯塔的天灵盖。
这样揭露美国骗局大部分人会觉得爽,但也有少部分人就细思极恐了。
特别是联想到马斯克端了美国“国际开发署”的老巢……
看看这几年国内票房前三位:《哪吒2》《战狼》《长津湖》。
除去电影本身质量的客观影响,这一类电影还表达了:东升西落的事实。
而且还是经济、科技、文化等全方位的。
宇数科技的机器人登上了2025的春节晚会,deepseek把不可一世的open ai拉下了神坛。
西方引以为傲的好莱坞,迪士尼最近几年里在中国电影市场正逐渐退场。
以前还有《阿凡达》《钢铁侠》《蜘蛛侠》可以来威慑一下外国影迷的审美。
今年2月14日国内上的《美国队长4》,这部好莱坞大片首映日票房仅3800多万,被哪吒打成了土鸡瓦狗。
看到宣传海报就能了解个大概:大概就是讲红脖子大战黑命贵的故事。
新瓶装旧酒,叙事水平越发的无聊。
更要命的是:
因为政治正确所以会出现黑美人鱼、因为性取向自由所以朱丽叶变成男人。
因为要赚全世界的钱,所以剧情要通俗幼稚,价值观要迎合大众。
一大堆buff叠加之下的西方电影简直不伦不类,无聊至极,像一坨华丽的垃圾。
再也出不了像《后天》一样的灾难片了,因为它本身就像流水线上精心产出的灾难。
国内近些年动漫影视是肉眼可见的兴起。
其背后不仅是工业的成熟,资金和人才的充足,更重要的是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可以挖掘的精彩故事说实在太多了。
四大名著里边随便拿出来一本,可以改编塑造的人物故事就超过迪士尼全部。
刻在中国人DNA里的温良恭俭让、反抗、叛逆、侠肝义胆这些品质作为底蕴怎么编都能产生让人耳目一新的故事。
中国老祖宗写出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西方人还跪在教皇面前购买赎罪券呢。
对比国外的绿巨人、白雪公主、灰姑娘、蜘蛛侠岂不是降维打击?
再说中国的动漫影视工业:彩条屋影业与追光动画作为国内动漫影视的标杆,cg特效技术水准已经不输皮克斯动画了。
彩条屋通过投资不同的动画公司并给予创作者自由度的方式,实现了作品的多样化和高产出。
参与《哪吒》制作的中小公司超过几百家,全部都是中国本土发展起来的,技术也是自己一点一点迭代的。
对了,我在电影片尾还看到了我们公司所投资的一家武汉的动漫公司:两点十分。据说敖光的脸是借鉴了他们创始人的样子。
追光动画虽然总是棋差一招但它通过建立稳定的动画电影制作体系,保证了作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在技术和制作流程上更加精细和成熟。
它在数字技术和人才储备上都很完善,可谓五脏俱全,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作出的白蛇系列,新神榜系列2023年的《长安三万里》也是业界经典。
今年追光还有《聊斋:兰若寺》希望补足一下以往剧情的缺陷。
叙事水平如果稍许提高,想不火都难。
除了追光和彩条屋,国内还有很多实力不凡的动漫影视公司,他们正在逐渐取代吉卜力、迪士尼。
去年咸鱼经济报告中“谷子”交易增长400%,今年国内手办厂商们没过春节缝纫机已近踩到冒烟了,哪吒敖丙的布偶市场上价值上万。
随着共识经济的崛起,大家越来越愿意为体验买单,相信将来还会有更多中国传统故事创造各种记录。
所以这次《哪吒》能创造历史其实不是偶然,而是中国动漫的必然。
哪吒在传统故事里不同时期以不同的形象出现 。
而饺子塑造的哪吒是玩转生死的浪漫,是穿越一生的少年。即佩桃木降妖剑,又会一招不要脸。日常扮演着霸道总裁,时刻准备当夺宝奇兵。
可能和以往形象有所出入,但好玩好笑好深入人心。
不是哪吒本该是什么样,而是人民喜欢什么样的哪吒。
时代在发展,思想在进步,文化也应该与时俱进。
一个民族崇拜什么样的英雄形象,就会有什么样的英雄源源不断的从这个民族里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