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发表了一篇文章,终结了农村最不愿干村官的三类人,很短时间热评过万。也看出来人们对农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村官的轮廓在人们的眼中也渐渐清晰起来。
文章说第一类人是在外经商办企业取得成就的大小老板;第二类人便是农村中的正直人;第三类是不愿得罪人不想惹麻烦的村民。
当然千千万万个村官不是几类人就能终结到位的,说的也不尽然。
第一类人,刘强东属于能人不?京东CEO刘强东已经正式成为河北省阜平县平石头村名誉村长,圆了儿时当村长吃猪肉梦,刘强东声称5年内让村民收入提高十倍。江浙沪一带、东南沿海一带不乏企业家、腰缠万贯的老板、自己先富起来的行业带头人,回家乡带领乡亲奔小康的事例。
现实是现在单纯种地已经当不起村官了,“从前人们都居住在农村,村干部与农民一样种地,比一般农民多一份当村干部的报酬,所以村干部是很体面的工作。现在,只是种自家责任田的农民早就当不起村干部了”。
微薄的务工补贴已撑不起家庭的基本开销。也是每次农村换届都鼓励村里的能人来参选的目的。老百姓也有个自己说法,如果这个人自己的日子都过不好的话,那有什么能力来让全村人过上好日子呢?在古代应该就是说修身、齐家、治国方能平天下的道理吧。
很多人会说,有些人不要任何补贴还抢这干呢,村官的收入不靠这点补贴,更有甚者直接说光贪污受贿就够用的。
当然也有过黑恶势力的参与,也有过花重金贿选的现象,这种人的目的最终是和老百姓的利益背道而驰的,也是不会长久的,但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却是长远的,以至于一段时间干群之间关系越来越紧张。
村民从来都是嫉恶如仇的,凡事喜欢一棍子全打死,容不得你犯错,也不会给你机会,只要是有个例发生,那就是天下乌鸦一般黑,也让大部分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事的村官们莫名的背了多年的黑锅。
试问一下,现在账目镇代管、公章镇代管、项目统一招投标、入账一律正规发票、一事一议全程审计、村里有理财小组监管、村里备用金不超两千元等等,如此环境下还能有多少所谓的贪腐行为呢?
何为农村的能人呢?勤劳能干是必须的,能敏锐的捕捉到商机,能从容不迫的去生活,能把平凡的生活过的有滋有味,家庭和睦邻里之间和谐共处。有点闲钱、有点时间、有点思想、非常正派、会积累人脉,如果再有点责任心那就是村官的最佳人选了。
说的第二类便是农村中的正直人。这类人因为刚直不阿,不喜须溜拍马,看不惯村中的不公平现象,很是关心村情,但他们并不想当村干部,即使选上因为不愿贪污腐败,那点工资也养不活家人,还不如打工或做点买卖实在。
这根本就不属于农村的正直人吧?正直、刚正不阿是好的品格啊,你有你的底线和原则处事也不会有失公平,凡事任事不任人会得到更多人拥护。
个人认为这类人,一是虽关心村情但能力不足,不能妥善处理鸡毛蒜皮的琐事;二是没有个人致富的能力,自己生活困难哪有心思管其他的事情;三是心理还是有点阴暗,感觉没有贪腐就不是村官。
说的第三类人便是不愿得罪人不想惹麻烦的村民。这类人多是四五十岁事业算不上太成功但生活还富足的一类人,论能力也有,就是不想付出,也不想捞,怕村民戳脊梁骨。
这类人典型的小富即安,自己吃饱喝足了不管别人如何。凡事前怕狼后怕虎,老好人主义,唯唯诺诺不想得罪任何人。
都说城市水深,农村更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村民们没有工资的制约,没有福利的制约,大多靠一张道德舆论为标准的村规民约来规范村民的行为。但部分人连法律都不放在眼里、都敢践踏,这张村规民约能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说只有敢说话、敢出头、敢做事才能保一方平安,才能家乡的发展做一点贡献。说白了这部分人还是责任心少了一点吧!
也有部分人认为看透了村官的命运,辛辛苦苦一辈子,不管你成功与否,晚年处境都是一样的,没有福利,没有养老金,没有任何保障,但是有一大批恨你的人,甚至有些红旗村离任的村官,晚年回村一次都偷偷摸摸的。
实际每个人的一生都应该是跌宕起伏的吧?不管你走到任何位置,最终都会走向平淡。应该既能人前马后,又能享受孤独。心态平和一点,有能力担当的时候就勇敢一点,努力过才会无怨无悔。
贺雪峰则提醒人们警惕一些文学化描写引起的误解。“中国农村太大了,复杂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也超出范雨素的想象。”更糟糕的是,来自媒体人和一些作家的返乡笔记带有编造的成分,目的就是为了吊起人们的好奇心,“这加重了我们对农村的误解”。
农民不易,农业不易,农村不易,也希望社会各界走进农村、了解农村,借乡村振兴战略三十三年不变的东风,共同努力把农村建成人人向往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