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教育厅挂职,有幸被委派参加了两次省一级特色高中评估活动,在评估中跑了全省各地近十所学校,参与了汇报会、反馈会、巡视课堂、家长访谈、指标评定等工作。近来,挂职结束,反思这项工作,感触良多。
各级各类学校,唯有普通高中,奋斗目标最为明确,那就是高考,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竞争最为激烈,以至教与学也最为艰辛。在高考棒直接指挥之下,不少普通高中千校一面,苦学苦教,惟“分”是从,使学校成为争分机器,失去了本该拥有的育人特色。
在这一背景下,自2011年起,“浙江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评估”作为浙江省推进高中新课改的措施之一,取代原来的省级重点中学评估,有其重要的进步和历史意义。经过几年推动,创特评估与高考改革配套,创特评估与政府现代化创建挂钩。不少普高学校在政府重视下,经过自身努力,梳理办学理念,研发课程群,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成长平台,也提升了自身办学层次。
近来利用空余时间整理了一下评估资料,感觉从督导角度,可以帮学校梳理一些思路,指导学校形成一些常态的办学机制。以下是6个督导视角(思路),供参考。
一是教师队伍与学校发展的融合。学校发展靠全体教师的推动和努力。校长是学校发展的领导者、引领者,要带领教师们参与学校发展的策划、设计、实施和监控。所以,学校一定要把办学理念、特色创建的一些思考告知教师,让教师一起研讨,一起设计,以形成学校发展的合力。学校在发展中,一定要处处有教师们的思考,处处有教师们的推动。
二是办学理念与具体实践的融合。办学理念是对办学实践的提炼,也是对后续办学实践的指导。办学理念一定要与办学实践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才能使学校真正成为一所有灵魂的学校。
三是育人目标与课程设置的融合。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以此为目标,设置怎么样的课程。课程是育人的保障,也是达成目标的策略。育人目标一定要与课程设置密切融合。
四是主干课程与拓展课程的融合。主干课程是育人目标核心保障,拓展课程是有益补充,拓展课程要围绕主干课程所要达成的育人目标,起到辅助和强化作用。
五是课程系统与管理制度的融合。课程体系的建立,一定要有合理的管理制度加以配合,否则课程设计得再完美,也会实施得毫无效率。
六是社会资源与学校课程的融合。从育人目标,从办学特色思考,在学校课程基础上,还可以整合哪些社会资源成为学校课程的有益补充。社会资源是学校课程的拓展,可以是空间上的拓展,也可以是内容上的拓展,还可以是师资上的拓展。
做教师时,慢慢要学会评论教师上课;做督学久了,也不得不慢慢学会评论校长办学,但毕竟自己并未做过校长,外行话在所难免,细节评论难以切中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