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语文课重点在练习和复习上,这期间我发现学生背诵和练习中存在的问题不少。
平时的背诵,大部分同学都是理解记忆,所以难免和正确答案有些出入,这也在情理之中。相较于他们,我更关心的是一小部分后进生的背诵模式。例如我提问“蒙乃始就学”中的“乃”和“肃遂拜蒙母”中的“遂”,两个都是“于是、就”的意思,但仍然有孩子不会联系译文和词组区分记忆,死记硬背,所以难出效果。
至于练习题,平时积累的答题模板和技巧,学生们都能把握具体得分点,最不济也有个大概印象,知道如何去答题。但一小半同学的失分永远都在审题不清上,他们抓不住题目中给的先决条件,如“结合文章内容”“根据示例”等,做题时早已将我让他们保留做题痕迹的要求抛之脑后了,只求速度,质量自然难以保证。
我相信这在提醒我,更是提醒孩子们,思考的必要性是坚决不能被忽略的。教育绝对不是老师只管把课本知识一股脑地塞给学生,之后就万事大吉了。教育应该是不断关心,提醒要求学生积极思考,如此才能用活跃的思维打败难题。
我想,教育的意义不可能只是观摩那些刻板甚至乏味的书籍,更重要的是鼓励那些追求思考与创造的灵魂。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在思考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