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个服务型的社会,遇到的那一张张笑脸是谦卑的心态,还是被奴役的态度
我们无法逃避服务关系,人和人之间就是服务与被服务的,父母子女间、夫妻间、朋友间、同事间,没有单方面的服务,也没有单方面的享受,如果你不想服务这个人或者这件事儿,那就等于你自动切断与这个人或者这件事的连接,就此再见不见
抽丝剥茧看待这事儿,就是残酷,无情、冷血
我们很多时候去服务一个人,都是为后来自己能享受的服务而做
父母从小爱你呵护你,是等你日后可以如此般爱他们呵护他们(不信,那你就试试不呵护、不疼爱之后,将会怎样)
同事与你分享八卦,吐槽领导,是为了你也有同样心理,会迎合他(她)的所思所想,以达到不吐不快的“爽”(不信,那你只听不说看看,没多久大家就都消失不见)
朋友之所以能成为朋友,是因为你俩阶级一样,消费水平差不多,他(她)分享“聚划算的购物车”,你也能聊到奥特莱斯的打折季,有共同的认知,善恶认同度相同,彼此生活和工作也差不多,舒服的呆在一起,这已经是彼此服务(不信,如果有一个飞黄腾达,名扬千里,那另外这个一定慢慢产生隔阂,渐渐消失)
Gang这么多冷血的废话,是想告诉闯荡江湖的自己,没有谁都应该怎样,谦卑的心态和被奴役的态度都是为了能够更轻易的融入某个人或者某件事儿,或是某个阶层
不管是何居心,记得自己的初心,一切就都@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