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怎样才算节俭
【旧知】
老一辈的节俭就是: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剩饭剩菜,热锅三遍。”
“别人家的破盆儿,自家的宝。”
……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节俭是每个家庭,尤其是家庭妇女们持家必备也是必需的一种美德。
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需要节俭吗?到底怎样才算节俭呢?
不久前,女儿幼儿园的园长和老师们来我们庄宣传招生。跟园长闲聊才得知女儿的小班班主任某老师已经离婚五年了。
这怎么可能呢?!
某老师形象甜美,说话温声细语的,对待孩子特别细心、耐心,女儿小班的宝宝和家长们对她评价都不错。
看她朋友圈的状态,每天下班后给三个宝贝女儿们做好吃的,星期天母女一起打扫卫生,布置房间,一起逛街,假期去不同的地方旅游、吃美食、买新衣服、拍照……生活简单、充实而美好。
让人怎能想到这样会持家、会挣钱、有颜值的贤妻良母已经离婚五年了呢。那个男人是瞎了眼吗?!
细问才得知,原来某老师以前不是这样的。以前她和老公一直在北京打拼,老公上班挣钱,她就在家照顾家小。为了减轻丈夫的负担,她想尽办法减少家庭的吃穿用度,有时候几年也不给自己买一件新衣服穿。
后来老公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需要不断的应酬。刚开始老公和朋友聚会的时候还会带上她,可是她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慢慢地老公也就不再带她外出了。而她也没有意识到任何问题,直到老公跟她提出离婚,理由是他遇到了更合适的人。
她没有办法,只好带着三个女儿回到了娘家。消沉抑郁了一段时间后,痛定思痛,在亲友的鼓励下重新开始:穿合适的衣服,梳精致的妆容,面含桃花,笑语盈盈,终于走出了那个男人带给她的阴霾。
外人得知都不免诧异,不胜唏嘘。谁能想到一对夫妻,床头伴侣,最终分手的原因竟是她上不了台面,太过节俭?
那现代社会,我们到底还需要节俭吗?
答案是肯定的。
【新知】
富兰克林在他的自传“致富之路”中指出了节俭的作用:
“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节省自己的收入,他也许一辈子累死累活,到头来还是不名一文地死去。”
“丰足的厨房造就了薄弱的意志。”
“维护一种恶习,等于养育两个孩子。”
“谨防小花销,小漏洞可以沉大船。”
可这在以貌取人,攀比成风的现代社会还适用吗?
答案也是肯定的。
富兰克林提出的13项美德名目,对其中的“节俭”的规诫语是这样写的:
“不花于己于人没有好处的闲钱,杜绝浪费。”
那么给自己买合适的衣服,梳精致的妆容算是花闲钱吗?投资自己,报班学习算是花闲钱吗?偶尔饭菜做得多了,肚子已经吃饱,饭菜只能剩下算是浪费吗?把已经明显变味的剩饭剩菜倒掉算是浪费吗?
当然不是。因为这些于人于己都是有好处的。或是对别人的尊重,或是提升自己,或是为了健康,都能让自己和家人保持良好的状态,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更好的机遇,怎么能算是花闲钱,怎么能算是浪费呢?
你认为富兰克林在跟对手进行商业谈判时,在向英国皇室控诉殖民地领主的自私行为时会穿得朴素一般吗?肯定不会。
所以,不管社会如何变化,我们都要拥有和发扬节俭的美德。
当然到底怎样才算是节俭呢?我想你已经找到答案了,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