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区,自己熟悉并能怡然自得的区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每个领域都能找到对应的舒适区。比如工作,熟悉的行业、熟悉的岗位就是舒适区,换个岗位、换个行业,就会感觉陌生、困惑、不自在甚至不自信。比如常驻的城市、同样都是舒适区。而曾经出生、成长的老家,即使每年都回去,也不会成为舒适区。
习惯,比如常去的超市、常走的路线,也是舒适区。
温暖的被窝,同样是舒适区,要离开温暖的被窝,跑进清冷的晨风中,也是一种考验。
但是,走出一步,就会发现新的风景。
第一次进入小区,是从南门进的,于是出门就走南门,南门成为出行的舒适区。发现东门去超市特别近,不用拐到南门再往东走,于是东门成为去超市的舒适区。
因为南门是出行的舒适区,在出行的路上看见一个小广场和小花园,偶尔看见有人在那里跳舞,于是以为这是附近居民健身的地方,晚上去了一次,确实有老有少,有音乐和有舞蹈,有健身器材。
休假时,早晨窝在床上,舒舒服服的,不愿起床,不愿出门,床成为舒适区,住房成为舒适区,于是懒癌发作,顺带身体的抵抗力下降了。
离开舒适区,真的需要极大的勇气,但静极思动,人不能憋太久;身体要好就需要锻炼,抵抗力要提高就要经常活动。
于是,在早晨5点50分钟时离开了第一个舒适区——被窝,换上宽松的、适合运动的衣物,6点30分钟时走出了第二个舒适区——住房,然后从第三个舒适区——南门跑出了小区,一边走一边在地图上搜索附近的公园和绿化区域。很遗憾,2公里范围内,即没有看到公园,也没有发现大片的绿色,倒是顺着南门外的马路往西走有条河流,步行大概20多分钟能到。于是一会儿跑,一会儿走,按照导航,往河流出发。
这是一个远离繁华市中心的郊区小镇,住房是新建的小区,人口较少,工作日的早晨上班的人们都往城里赶,在路上溜达的人特别少,偶尔遇到穿着休闲装的年轻人,看不出是去锻炼的还是上班的,也分不出是刚出来的还是准备回家的,心中有些好奇,这么大片区域会没有健身场所吗?不应该啊。
在左顾右盼中,在溜溜达达中,在嘀嘀咕咕中,来到了西行道路的尽头,一个丁字路口。南北方向的沥青马路延伸向远方,来往车辆不多。穿过马路是供人休憩的亭子间,有石头座椅和水泥矮墙供人休息。两边是林荫到。亭子间再往西是修剪好的绿色灌木丛和树木。透过树木可以看到波光粼粼的水面。还真的到河边啦。
我欣喜地走到灌木前,看到斜斜向下延伸到河水的原生态的草坡。是的,就是原生态的,没有修整好的道路,没有河边走道,只有杂草和裸露的泥土。河的对岸同样是原生态的,在河水和马路之间是杂草和泥土,马路离河面更近一些,无论是水平距离还是垂直距离。往远处看有更多的树,还有大棚,路是水泥路,道路窄、而且车极少,想来去对面马路溜达会更惬意一些。看看地图上过河的地方都不甚远,便决定绕道对岸去。
顺着道路往南走了一会儿,看到一座桥。走过桥,右转顺着河走。确实是一段惬意的路程,路很干净,偶尔1、2个人,偶尔一辆车,偶尔一辆三轮车。右手边是湿润的河、潺潺的水,左手边先是几座大棚,然后是整整齐齐的绿化带,高大规整的树木,翠绿的树叶、舒展的枝条。没有灰尘,没有尾气,没有夏日的燥热。
沿着河水走,路过我经过的亭子间,沿着马路拐到了又一座桥。这应该是个小水电站,河水消失在电站里。也没有它路,只能过桥。过桥后唯有向北的水泥路,东边、南侧都是树木,没有道路。
顺着水泥路走,经过一片菜地拐到了大马路上。路很宽,中间是隔离带。两侧车辆都很多。我往东走。那是我回家的方向。经过一个车站,发现有公交车直接路过小区。这说明方向没错,如果累了可以坐车回去。
继续前行,想起这趟车有个车站两边有修整的小路和绿化。虽然地图上没标出来,没准那儿有惊喜。
真的是一个惊喜啊。这是在地图上没有标出来的公园啊。一条马路将这公园分为东西两个区域。
公园西边区域,南北向宽度比较大,建有三大球场,篮球场、网球场、足球场,其中篮球场与网球场相对,中间是个小广场,足球场与网球场相邻,在网球场的侧后方。这真的是公共健身的好地方啊。不仅地方大,还人少。绿色的灌木丛修剪整齐、错落有序,并修建有可供人闲坐的大概40、50公分高的矮墙,将广场划分为大大小小的若干场地,大的可跳舞,小的可打拳。
公园东边区域,则是长条形的,东西向大概有1公里多,以步行道为主。在主路上专门划出了1米宽的健康步道,连路面都是深红色的,区别于主路的灰白色。还有一个小小的儿童游乐区。更巧的是公园的东边尽头就是我所住的小区。从北门出来一百米,过了十字路口就是公园步行道的起点。
这是多么好的健身场所啊。早晨跑步有好地方啦。撒花啦。所以,到四周走走,离开习惯的路线,走出舒适区,惊喜就在拐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