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父母特别强势地要求孩子,按照他们的话去行事,比如天冷的时候,父母会让你多穿件衣服,如果孩子不愿意的话,父母就会说:让你穿你就穿。
比如上培训班,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除了正常的学校生活,还要有各种各样的兴趣培训班,如果孩子不愿意去,父母就会说:我们这是为你好,你还不愿意,不懂得珍惜,你怎么这么任性呢?
比如孩子正玩的开心的时候,父母却要求孩子马上回家、吃饭、读书、写作业或者是睡觉,如果孩子哭闹不愿意,父母就会觉得你调皮,不懂事。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尊重孩子的情况呢?
1)因为历史
中国古时候特别注重孝道,在家里,必须听父母的话,父母说一不二,不允许忤逆,若不然就会认为是不孝,所以到了现在人们潜意识里都还是会认为孩子必须听父母的。
2)因为生计
作为父母,疲于生计,每天都忙前忙后,不曾停歇,自然没有过多的精力去照顾孩子的需求,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有书读就好了。
3)因为小
大人们认为孩子还小,什么也不懂,不需要考虑太多。
那什么是尊重呢?
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真正的感受,公平地解决问题。诚实地表达自己,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希望他能够理解,这样对孩子公平、对自己也公平。
很多时候父母从关心的角度出发,却忽略了孩子真正的感受,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学会理解孩子的感受:
他为什么不愿意穿,是真的穿得够多了,还是觉得自己穿得太多不好看,怕被同学笑话?
孩子为什么不想去兴趣班,是不喜欢,还是太辛苦了?
为什么不愿意马上回家、吃饭、读书、写作业或者是睡觉呢?
其次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
不愿意穿衣服,因为穿得够多了,那就尊重孩子的感受,不穿就不穿。但是你又担心他会冷,那就告诉他:爸爸妈妈很担心你会冷,你现在可以不穿,但要把衣服带着,好吗?
孩子不愿意去兴趣班,不喜欢那就不去,强扭的瓜不甜。但你又特别希望孩子能有一项兴趣爱好,担心他输在起跑线上,那就通过一些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从而改变孩子的想法。
就像最近马云爸爸唱京剧一样,马云爸爸说他小时候是特别讨厌京剧的,但是因为父母从小天天开着收音机听,导致他一直是在京剧的熏陶下长大的。首先要把树种子种下,耐心地浇灌,耐心地等待种子发芽开花。
孩子正玩得开心的时候,正是专注力最高的时候,你却不合时宜地出现了,用粗暴的行为打断他的专注力,强制要求他听你的指挥,这是特别不明智的行为,说不定你的一个不小心就毁灭了一个天才呢。
你想让孩子去做什么事之前,要先关注一下孩子正在做的事情,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要求。
很多时候孩子是可以理解我们大人的话语,所以不要再轻易地给孩子贴上不懂事,任性的标签了,他们是特别聪明可爱的天使,我们用对方法,做到尊重孩子,那么孩子也一样会给你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