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一直是我想要去的地方。这次,终于得以成行。
一家人下午出发,先是在山脚下的翡翠湾住了一晚,准备一早就出发。爬完后,又因为腿脚实在酸痛,只得在黄山脚下又休息了一晚。
我们是从云古寺步行登山入口开始,一步步、一级级爬到了云鹤岭。期间几次在心里后悔,没有一丝力气,感慨克服地球重力太难……好在最后坚持了下来,欣赏到了无边的美景,之后乖乖的乘坐索道下了山。
黄山给我的印象是石头大、树木多,石头太大,树木太多。起初在山脚下,我就被它的连绵起伏、巍峨壮阔惊到了。抬头望去,树木蓊郁,山峰陡立。开始登山,光是进山大巴就坐了大概15分钟,盘旋而上,山路十八弯。终于下了大巴车,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跳下车来,喊了声:爽!确实是爽!此时海拔已经700多米,凉凉的,甚至是冷冷的空气,顿时让人精神抖擞。
稍稍整顿下行囊,我们就开始迫不及待的登山了。起初步履是轻松的,登山的石板路像是快乐的音符被我们踩下。我们一边攀爬,一边欣赏沿途美景。在路过一处几近干涸的溪水时,还在石缝间还发现了一只正在冬眠的青蛙。我赶紧让孩子们离开,不好扰乱了它的美梦。黄山的岩石太大了,一路上嶙峋的巨石上全都长满了像青苔般的花斑,用手摸过去,斑斑驳驳,非常的粗糙,这应该就是风霜的洗礼吧。黄山的土很少,但植物却很多,你经常可以在石头的牙缝间发现一株生机盎然的小草,根基不深却向阳而生。现在是寒冷的冬季,也有很多树木露出了干枯的盘根错节的根系,不知它们又在怎样探寻着自己的生命呢。再往上爬,开始出现了山泉。那是从高处的一块大大的岩石下缓缓流淌出来的,只有薄薄的一层,然后七拐八弯,又从低处的岩石下流淌出更细更小的泉水,最终来到了最下面的游客触手可及的岩石边,一块恰巧带有手掌般大小凹坑的石头接住了它。儿子戏说这是仙人的洗脸盆,确实很像。于是我边点头边把自己的手指从清凉的脸盆中拿开了。
继续攀登,我被黄山的松树震惊到了。我感慨,黄山的松树,仿佛只喜欢生长在最高处、最险峻处,而且又是那样直、那样挺拔秀美。上接天光云影,下踩悬崖峭壁,好不苍翠坚韧!云鹤岭的松树,我不知道是不是迎客松,但是那苍翠的松枝,一层一层的舒展开来,映着蓝蓝的天空,实在是叫人心生喜悦!女儿忍不住大喊:黄山,我来啦!
是的,黄山,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