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邪是引起各种疾病的罪魁祸首,所以说它是百病之长。风寒邪气侵入人体后,会使人毫毛竖起,皮肤闭而发热,这时可用发汗的方法治疗;如果风寒之邪侵入经络,出现麻痹不仁或肿痛等症状,可用汤熨(热敷)及火罐、艾灸、针刺等方法来袪散。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气内传于肺,叫做肺痹,会出现咳嗽上气的症状。如果还不及时治疗,就会传行于肝,叫做肝痹,会出现胁痛、吐食的症状,这时可用按摩或者针刺等方法治疗。如果仍不及时治疗,就会传行于脾,叫做脾风,会出现黄疸、腹中热、烦心、小便发黄等症状,这时可用按摩、药物或热汤沐浴等方法治疗。如果还不及时医治,就会传行于肾,叫做疝瘕,会出现少腹烦热疼痛,小便色白而浑浊的症状,又叫做蛊病,这时可用按摩或药物治疗。如果还不医治病,就会由肾传到心,发生筋脉牵引拘挛,叫做瘛病,这时可用炙法或用药物治疗。如果仍治疗不好,10天之后就会死亡。如果病邪由肾传到心,心又将病反传到肺,就会引发寒热症,该病发生后三天就会死亡,这是疾病传变的一般次序。
如果是突然爆发的病,就不必根据这个相传的次序医治。有些病不是完全按照这个次序传变的,比如忧、恐、悲、喜、怒这五种情志之病,病邪就不依照这个次序传变而突然发病。比如因为喜极而伤心,心气虚弱则肾气会趁虚侵袭心;因为大怒而伤肝,则肺气会趁虚侵袭肝;因为思虑过度而伤脾,则肝气会趁虚侵袭脾;因为惊恐而伤肾,肾气内虚则脾气会乘虚而侵袭肾;因为过忧而伤肺,肺气内虚则心气会乘虚侵袭肺。这是五种情志过于激动,使病邪不依次序传变的道理。所以,五脏的疾病虽然只有五种,但是通过传变就有五五二十五种病变,这和正常的传变是相反的。所谓传化就是乘虚侵犯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