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读365本书成为可能。
问问大家为什么读书,过去的一年里,你读了多少本书,十本,五本,三本,还是一本,又或者是很多年都没有读过书了。
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大概很多人的目的不一样,但是我们从小听到最多的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是我们有几个人在书中找到了黄金屋,找到了颜如玉,书读了一本又一本,结果我们的日子还是那样,我们的命运没有改变,我们的黄金屋,颜如玉都没有找到。
作家二志成就为我们回答了我们为什么看了那么多书,什么也没有变。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
作者二志成:
从欠400万债到畅销书作家——读书成就了我
有这样一个人。
韩国的著名畅销书作家,被尊为韩国国民导师,出版图书20多本,销量超200万册,所写的书被世界各国所翻译出版。
但是28岁以前的二志成,阅读了7年的时间,至少读了2500本书的他,什么也没有得到,反而落得一身债务,欠债400万。
“我还要继续将读书进行下去吗?”
“这样做有意义吗”
这些内在的声音,击碎着他那已经脆弱不堪的内心。
可是很幸运的是,他选择了继续读书。
虽然“黄金屋”和“颜如玉”没有出现,但是,他顿悟了。
28岁的时候,通过对过往阅读的经验,对自己7年的读书做了一个总结“实际上自己一本书也没读”。也就是从这时起,二志成开启了用“心”读书,用“身体”实践书中内容的读书生活。
这样的转变,使他的视野得到了拓展,整个人对于生命的意义也开始不同了。因为此时的他,已经成为了一个拥有成功者思维方式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二志成找到了正确的读书方法,也明白了读书的三种类型与三个阶段。于是,开启了“1年读365本书的项目”。态度有了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就是要抛弃成功与我无缘的想法和做法,带着必定成功的信念去思考去行动,最后一定能成功。
为什么要读书,是为了“改变自己的人生而读书”。
书中的主人公会一,在家中欠债,工作遇到麻烦,女朋友分手,最糟糕的时间里,遇到的读书高手,开始读书,最终逆袭,公司升职,并与书友刘河英结婚,终于改变了人生。
奔跑得不够快,就无法前进
红皇后效应:若沿逆行的滚梯往上走,即便是跑步前进,如果速度不够快,结果还是停在原地。红皇后效应就是指这个现象。也就是说,如果自己的速度与周边环境变化一致,就只能是在原地踏步,无论如何都无法向前迈进。红皇后效应出自《爱丽丝梦游仙境》一书而闻名于世的作家刘易斯·卡罗尔(LewisCarroll)的另一本小说《爱丽丝魔境之旅》。红皇后是小说中的女王,也是国际象棋中的棋子之一,是奔跑高手。她对不论怎么跑也跑不出去一步的爱丽丝说: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就要用全力奔跑;要想去别的地方,就要用比现在至少快两倍的速度奔跑。”
企业中,一项新技术的开发会带出另一项技术,技术越改进,变化就越大。如果一个企业没有长远眼光,而只是热衷于短期竞争,其结果必然是停滞不前。停滞不前的时候,适应不了社会环境的发展,试想一下会怎么样。在九十年代有名的柯达公司和富士公司,在新兴的数码摄影技术带来巨大挑战,两家同时转型,不同战略带来了不一样的结果。其实柯达公司的失败,不是因为技术,真正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接受市场颠覆性变化所开辟的新商业模式。富士公司投身企业产品创新,数码摄影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公司重组等,华丽转身。
周围有很多比自己优秀的人,有了他们自己才能不断进步。就像在镜姐读书会这里,都是一群优秀的年轻人,和他们在一起读书,看着他们那么优秀,我一定需要比他们先行动,才能赶上他们。
红皇后的话是对的,和一群优秀的人在一起,你不双倍努力,就赶不上他们。
100天33本书
这只是读书的开始,并不是终极目标,100天33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在初始阶段培养读书习惯。重点放在培养读书习惯上,任何时候最重要的都是终极目标。
先找到100天里要读的33本书,要买的书一旦决定了,最好把33本一次全买回来,即使不富裕,也要买书。
当读书成为习惯,读书就像一天三顿饭
读书到底什么时候读,怎么读才好,其实重要的是当读书习惯达到一定程度时,不论早晨读,还是晚上读,也不论在地铁里读还是在家里读,都会像一天吃三顿饭那样不厌其烦地去读。”
感恩
如何去回报一生都难以报答的巨大恩情呢?那就是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帮助那些你认为需要帮助的人,自己带着感恩之心去生活,比别人对你说些什么都更高兴。”
每个人所希望的人生各不相同。想去理想的彼岸需要用很多石块搭桥,搭桥又必须先从第一块石头搬起,不要犯那种只有理想而不去做实事的愚蠢错误。”再高的楼不也是一层一层建起来的吗?任何事都需要一个过程。要学会掌握要领,还要有一定成功的信心。想法当然要有,然而
仅有想法桥也是搭不起来的,必须行动起来。一定要通过每天阅读培养读书习惯,为真正的读书学习打基础。不论是搭桥、盖楼,还是实现自己理想中的人生,都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事。”
“养成读书习惯后,下一步就是为了实现自我成长而读书了。”
就是利用1年的时间,读100本与自己业务有关的书籍。”逐渐清晰的目标——成为专业第一名。
100本书蕴含3000年的功力
争当领域第一名而制定的1年读100本书的任务。
从开始读书,我就认为有两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第一,像上学一样去读书,使自己得到成长;第二,向读书的人学习,不断进步。”
读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会像闪电一样瞬间就能搞明白业务中所有的问题,而是一个细雨润物的过程,变化是渐进的。通过读书实践,洪镇洙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一味地读书并不能使人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
不懂得反省的人
看看周围就会发现,有的人尽管读了很多书,依然是独断专行只顾自己。这种人不愿敞开心扉倾听他人意见,只喜欢炫耀自己的知识,无视他人的存在。不想反省自身或根本就不懂得反省自身的读书反而是有害的。问题在于以何种方式和何种态度读书。书的主体是自己。一定要懂得自己为什么读书,自己想通过读书改变什么。
从逃避到积极面对
多读与专业无关的书
种子不生长,不会有鲜花;人不满足,才能有成长
如果感受不到读书的必要性,就等同于不了解这个社会可怕的生存游戏规则。读书有用论这话没有错,因为读书相当于生存。要培养理想、准备未来,读书是必需的。”
不管事情有多大,只要一点一点地坚持做下去,终究会有做完的时候
1年读365本书,使自己的思维发生革新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