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们结束久违地深聊后,我又翻开了这本书,维罗妮卡的心理发生着强烈变化,由恨转化为爱,再到求生。在一翻自我较量之后,她终于明白自己痛苦的所在――她没能追求自己的梦想成为钢琴家,沦为了平庸者,而她对这平庸厌倦,感觉无意义。
从牧羊少年到维罗妮卡,保罗·柯艾略似乎一直都在引导我们去追随自己的内心,即使我们的疯狂会让我们显得与世界格格不入。我想到今天和朋友的谈话,他说我是理想主义者,从三年前就这样觉得,和他们三个人不同,他们是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而我可能不行。他说觉得我很特殊,我的人生可能会走向两个极端,很好或者很坏。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是很诧异的,但慢慢读着维罗妮卡好像能理解一些了。可能我所做的许多事情,真的不符合大多数人的选择,某种层面上打破了他们认知的常规了吧。
但或许他们还不够了解我吧,我并不想和这个世界闹成怎样,我不过是想尽量地让自己快乐一些,想让自己的生命少一点遗憾,想尽量地以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被生活打败也好,打败某些现实的生活也好,我没什么特殊的,可能只是多一点胆子罢了。这也或许归功于我的童年,因为童年母亲严厉的管教,我只是很好遵循社会所教导我们规则的去学习、去讨好大人,我觉得或许那并不是真正的我。我开始解放自我,开始不断地突破原有的生活。我离开家乡,其实不止是喜欢这里的人文环境,还是为了在陌生无熟人干扰的角落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我不知道我将走向何处,但是我无法劝说自己停止尝试,毕竟我们都只有这短短的一生啊。
书摘:
我再一次喜欢上了太阳、山川,还有麻烦事。生活缺少意义的责任不在别人,而在自己,我现在接受了这个事实。我想再一次看看卢布尔雅那的广场,再一次体验爱与恨、绝望与烦闷,再一次感受日常生活的简单与琐碎,这些也正是人生的乐趣所在。如果有一天我能离开这里,我还想当个疯子,因为所有人都是疯子。糟糕的是有些人不知道这一点,他们只对别人的发号施令乐此不疲。
大家拥有的都只有现在,而且总是十分短暂。一些人觉得自己拥有过去,有了一定的积累,也将拥有未来,而积累将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