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苦对孩子只有反作用,潜意识的一种感觉。关于学习这件事需要重新认识,了解孩子学习的特点,才能引导孩子爱学、乐学。
面对孩子不爱学习,如何让孩子爱学习,将分为三节课。
今天来讲第1节课:不同年龄段学习动力的来源与特征。
在学习上不同的年纪,会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分析心理特征可以从认知和意向两个方面来探索。
认知因素,又叫智力因素。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决定认知速度以及水平。
意向因素又叫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注意情感、意志。
其他因素:注意力特点,情感特点,个性特点。
小学生的认知处于发展初期:思维从具体向抽象过渡,记忆方式以机械记忆为主。
注意力容易分心,意志力比较薄弱,情感比较丰富,惧怕老师,个性上好动与模仿,易于接受暗示。
小学阶段需要一个稳定的约束与反馈机制。
约束机制,孩子所处环境是否对孩子有约束作用?
小学阶段: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在逐步提高史实,给孩子建立规则意识,日常行为进行有效规范是非常有必要的。
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和物品管理的习惯。自我管理是小学阶段重要的能力。
核心:帮助孩子建立良好学习习惯,好的习惯推动学习进步,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习惯包括:
1重要的事儿先做,先把作业写了,别拖。
2,列出待办清单,从一年级就开始。早起清单,睡前清单。
3,计时习惯。
4, 阅读习惯。
5其他重要习惯,复习,预习听课,检查错题整理。
学习习惯需要家庭氛围的支持,需要父母的辅助。
反馈机制,从游戏里学到的奖励机制,家长需要正面反馈孩子的成长。
比如孩子写作,习惯性家长会指出哪句话写的不好,而孩子哪几个字写的好,往往就看不到。
应当及时表扬孩子,孩子得不到正面反馈,会失去动力。
约束机制加反馈机制,好习惯推动学业进步。
小学阶段成长变化很快,四五年级比一二年级可以说迅猛发展,更像青春期的初中阶段。
中学阶段的初期,孩子心理处于较为复杂的过渡期,依赖性与独立性,自觉性与不自觉性认知水平,认识能力还不那么高。
中学阶段中后期孩子心里逐渐趋于成熟,自制力有所提高,自觉性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要求进步。
中学阶段中后期是一个独立地走向社会的准备阶段。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开始快速的发展,不愿意满足别人的意见,自我评价开始越来越成熟,自尊心也越来越强,自我教育能力也会有一定的提高。
中学阶段也是问题爆发最集中的阶段。
如果小学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到了中学,孩子很可能对学习失去兴趣,沉迷于手机游戏,甚至出现抑郁压抑等心理问题。
青春期逆反。
不爱学习三种类型:无能为力型,自以为是型,浑浑噩噩型。
自以为是,思想很复杂,精神很匮乏。
无能为力,敏感,脆弱,沉迷虚拟。
浑浑噩噩,需要有人去启动,思维尚未打开。
针对不爱学习4个策略。
一打开眼界。
自以为是的人是没有真正见识厉害的人,优秀的人。
带着孩子去接近那些可以启发孩子的人,去找到那些人是作为父母的职责。
二 大胆去约束他的行为。
很多父母不敢和青春期的孩子对抗,不敢直面孩子的问题,很多青春期问题就是小学时没有约束。
三学习予以帮助
学习好的需要给他更多的学习策略,快速提分;学习一般的,要抓基础分;学习差的,要鼓励他先动起来,再次,与老师沟通很重要。
四与孩子交友
把孩子当哥们儿,闺蜜,放下身段,真心实意地和孩子交流。
尊重与爱才是孩子的根本需求。
中学阶段,初二、高三最有挑战,孩子临考前家长一定不要给予压力。
观察孩子的心理状态,如果出现悲观厌世,甚至自残的行为,一定要带孩子到医院去看医生,孩子的心理健康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