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普通的日子都有值得被记录的。
人的一生就是看见自己的过程。
记录,只为看见自己。
很触动我的《奇葩说》一期辩题是:父母提出要和老伙伴去养老院,我该支持还是反对。一些辩手们都讲得很精彩!
肖骁(反对方):
以一贯drama的方式演绎了一个画面,父母要想去养老院,如果得到子女的支持,父母反而会很生气,因为实际上老年人提出想去养老院是为了试探子女的态度,如果儿女不同意父母去,舍不得父母,会给老人更多的安慰,父母反而可以向其他人炫耀自己儿女孝顺。所以儿女的态度是关键。
不同意父母去养老院是为了“报复”父母。父母在儿女小的时候限制儿女的自由,担心子女的安全,现在父母老了,需要我们照顾了,子女也会担心父母的安全。他要报复父母当年限制他的自由。这其实是中国式严厉与狭隘的爱。
父母去养老院的原因:
为减轻子女的负担。但实际没有真正减轻子女负担。比如探望父母的次数也可能是老人们相互攀比的方面。
子女忽略了他们。子女忙着挣钱是本为了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忽略了他们。
“每次在辩论时当他紧张、害怕、失措、头脑一片空白时候会聊到他妈,这样会使他安静和放心,实际上肖骁在这一期里最让心暖心的就这一段,妈妈给每个人一个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让是不能别人来寄托的,所以这份责任更不能由其他人来承担。”
陈铭(支持方):
首先要对父母去养老院的这个决定进行判断,如果是真实而具体的,这意味着父母已经真的想好了,这时候儿女的支持会让父母去养老院的路上比较洒脱,因为他的首先是考虑儿女的感受。
人们的价值观往往会影响人们对环境选择,实际上是因为环境铸造了人们的价值观。父母和儿女在一起生活,只能帮子女做饭、带孩子。这是子女们在面对老人的退休生活时,用自己的理解对父母的生活一个刻板印象。老年人的生活除了儿女理解的带孩子、做饭以外,还应该有更多的精彩。现实生活当中,老年人与自己的子女在一个城市里分开居住,或老年人在家乡,而子女在北上广打拼。对于父母来说,即使不去养老院,也只是在一套房子里孤独生活而已,而现在家庭当中缺乏养老院的必备设施,当父母真正出现需要儿女的时候,子女无法及时出现在父母身边。
马薇薇(反对方):
首先对陈铭的发言进行了反驳:设备齐全养老院费用太高,大多数家庭都承受不起,而普通的养老院对老人的照顾基本上都不会比子女做的更好。甚至自己的房子都是父母添钱买的。
一生放纵不羁爱自由的人,从年轻的时候价值观已经形成。“我们爱向这个世界的探索,我们要看到宇宙的疆界,我们也要永远看不到的宇宙的疆界。”父母那一辈人,要结婚生子,喜欢的家庭生活,到了老年突然决定要去养老院,肯定是因为家庭出现了矛盾,不是我们不爱父母,也不是父母不爱我们,而是因为老人感觉到自己不再被子女需要,他们就会特别懂事地选择离开家。父母懂事,我们不懂事。如果老人们退了一步,我们也真的要进一步吗? (一个漏洞:爱探索的人很多也是做父母的,不结婚或生子的毕竟少数。)
即使养老院再专业,但没有爱。 老人实际上都是老小孩。不萌,粘人又闹人、又固执又挑剔。养老院很难满足他们的。小时候父母送我们去幼儿园,那你想跟幼儿园老师生活在一起,还是和把爸爸妈妈一起。对比幼儿园去理解父母是否真的想住养老院。(虽然很有道理,但从辩论角度例子不恰当。孩子去幼儿园是为了学习与成长,而父母去养老院只是为了长久的过下半辈子,完全不一样。)
对于老人来说,子女的照顾比养老院的照顾肯定会更好。而父母对子女的需要就像我们儿时对父母的需要一样,无论养老院多么专业,父母都会能感受到这里的照顾没有爱,而他们的晚年是被金钱构筑的晚年。老人们在最终离去的时候,会胡思乱想,认为自己活得太长钱不够用,自己活的太短儿孙福没有享够。让老年人去养老院就是把他放逐在家庭的亲情之外。
反驳陈铭说的选择:
真正的痛苦选择不是一对一错,更不是两个对的,而是两种选择都是错的。
我们选择让父母去养老院,还是选择不让他去?实际上是选择我们更能背负哪种错误带给我们的代价。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你可选择让父母去养老院自己轻松的生活,也可以选择吵吵闹闹的一起生活。选择后者这一辈子对得起他们,如同他们对的起你一样。
陈铭奇袭说父母可以有自己追求的时候马说:
“上一辈的人,没有自我,为别人牺牲一辈子,却要容忍自己的孩子突然有了自我。在他们六七十岁的时候,告诉他:你是风筝,你是雄鹰,你要展翅。他们飞不动了。”
举例自己爸爸即使留过学,老了用现在新科技都怕。他们渐渐变得胆怯和懦弱了,他们需要儿女的保护。
所以立出儿女观点:
我做儿女的时候要求自己做最好的儿女,我做父母的时候要求自己做最好的父母。我在做儿女的时候,绝不期待父母为我做什么。(指成人的子女。)
陈铭又奇袭父母可能是真心自己想住养老院后,马薇薇回答:
“我爸妈到北京看望我,因为合租关系,不想给我添麻烦,选择住宾馆。我知道我爸不愿意住我家是真心的,可是这种真心我就这么受了和坦然无愧吗?若真的有一天他们特别懂事的说,‘我们去世界上最好的养老院吧’。他们也一定会像我们平时给父母一样报平安的—‘我在北京特别好,一点都不累。’这些是真心的,但不一定是真话,那是情话。”
黄执中(支持方):
东方的话题。中国人习惯了讲话不全真。话说三分,留七分。七分要猜。用真心猜真心,错过好多心。好浪费。那为什么不谈,没有说真话习惯,习惯了客套。所以他建议要给爸妈讲真话。问父母自己哪里错了,自己去改。(1.但我觉得讲真很多时候很难。2.人生很多事都可以改和提升了,但也有很多时候你尽力了,但还是不够。比如有的孩子再怎么努力就是不能照顾好父母,生活的压力太大。)
带回辩论题目,题目是父母提出要去,而不是讨论孩子要不要送父母去养老院。若他真的要去,不要带他们做决定,放飞他的自由。(但其实题目是问孩子的观点,孩子有反对权利。所以也有漏洞)
家的定义一直在变化。比如他现在都是"回"台北老家,和"回"北京工作。(玩概念,听起来很对,但对象错了,那是对孩子。但对父母而言,我们工作的地方不是他们的家,你是回你的家。马东也指出这个漏洞)
虽然黄执中赢得不少掌声,太理性但其实没有说服力。第一个观点说讲真话会减少浪费真心,但很难操作。后面两个论点都有漏洞。
二排议员(反对方)范湉湉讲了一个新角度:
对于她这种单身,没有男朋友/老公的人,有权利要求得到父母的爱,所以要和他们一起住。回家过年,父母不在,还回什么家。
“我需要爸爸妈妈,我爱的人在哪里,我的家在哪。不要忽略我们子女的家。”(单这一句话引爆了全场的泪点。)
罗振玉(反对方):
我们老到需要24小时监控与照顾时候,湖光山色对我们一点屁用都没有。我们只是把自己像一块肉,塞进了一个冰箱里,我要么需要保鲜,持续地活着,但是毫无活力。 医院让人恐惧,很多程度上是因为医院里每一件事都按时发生,药品定时到达,床单定时更换,医生按时轮班,就连尿液都要定时用一个表有刻度的袋子收集。照顾病人的人们也能感受到这种自发性被磨灭了。”生命的自发性一旦进入那个冰箱就完蛋了。要是我买了保险,老了会住吗?可能不会。创业者可能想台湾的王永庆先生那样90多岁死在去美国考察新投资项目的路上。我们可能无法容忍像一块肉被塞进一个装上了各种器械得到完好呵护的冰箱。
(描述加都文字,其实是把假设自己老后的想象,他这类人应该不会选择养老院无趣的生活。 其实和陈铭说老年人应该还有自己追求一样。但罗胖是在说自己,并不是很多老人都愿意探索一生,且还有个前提:他要能像王永庆一样身体足够好。)
蔡康永(支持方):
前提:钱会阻止很多人想做的事情。所以辩论请不要把钱扯进来,因为我们该做与不该做的事情就会混淆到别的地方去。
(要是跳出钱就不会有去养老院的问题,因为大部分人去养老院就是因为缺钱,才去为了挣钱而忽略了亲情;当然即使不谈钱,也会有此类问题,不去养老院也会离开家。钱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现实就是不仅仅物质上可能为父母做的不够好,精神上也可能如此。何况简单的人与人相处,都是那么难。所以这才是生活的真谛,不管你是哪个阶级的,你都会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老人,提前是人,后是老,他最为人享受做决定的事,不要剥夺老人做人的权利。你看过的事他都看过了。他那个年代的五月天都看过了。他的时间更珍贵。他们经历过我们所在乎的事,而他们要选择一个他们还没有经历过的东西。美好的家庭生活他们经历的年数比你还多个几十年。他们没有经历过的事在他们没有扮演家庭角色的打扰之下过他们自己的生活,也许不好,可起码是他们没有经历过的。
张泉林(支持方):
老人不能独自生活。通过采访明白什么是老人味。老人独自在家,不敢洗澡,所以尽量不洗。怕危险,怕造成负担,怕影响生活质量。
现实情况:空巢老人有50%。即使我们爱父母,可没办法生活在一起。
马东(反对方):
即使把养老院想得太好了,能解决吗?养老院的概率我不放心。我妈对我是100%。
我妈不是很蔡康永聪明的那种,不能做决定。
讲真话,不太可能。
“妈,你上当了!”
“你叫我怎么不上当。没人陪我,我只能一个人看电视购物。”
总结:为人子,只能是反对。
女神宋佳反思自己:
平时太粗条,说话直。以为父母也会讲真。还真的相信了父母的三分话。以后要学习听到那没说来的七分话。
正如马东说,一个真话题在奇葩说的现场就是超越输赢的,而且是超越立场的。但我认为在东方,尤其是当下,无论怎么辩论,我们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反对。因为当下的父母他们确实习惯了这种家庭生活,且他们会理解或心疼当代压力大的年轻人,所以无论如何父母都为子女着想,所以子女一直会觉得亏欠父母。
何炅实用性地最后总结说:相信你们看了本期一定会对自己说,以后要对我爸爸妈妈好一点。但我敢打赌,一周后你一定会而忘了。既然如此,建议把想念爸爸妈妈与自己喜欢的事联系在一起,养成习惯如同做成连锁反应。
你会不会觉得扫兴?但我觉得把任何事情都跟父母联系在一起的时候,都不扫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