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浑噩噩忙碌了整整一个月,趁着月尾尚未完结工作的间隙,终于可以静下来敲些字。
简书上最初自己树立的连续日更一年的计划已经失败。断更的那天情形和大多数简友一样,回家累的倒头就睡,一觉醒来收到了简书关于日更挑战失败的信息。世界上所有追梦的行为,其实根本就是个选择题,在做题时,我们必须选择放弃一些,才能通过付出得到你想要的。而有时候放弃的那一些,可能是你所不能承受的重要。
所以,不装B也不埋怨,日更失败也便随他而去,对于写作的热情,心在人在便好。
今天继续翻《资治通鉴》,接着长平大战后面说。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保卫战中间,夹杂了长平之战时期的各种事情。通鉴中以魏国不援助不参战的事情为代表,说明了赵国外交的失败及各诸侯对世界两大强国之间争夺头把交椅的态度。
其中,在魏国政府决议不援赵,作壁上观待时机捡漏一把时,有一名文人对魏国政府的错误决策进行了抨击。这位文人便是子顺,通鉴中说子顺是孔子的六世孙,即孔斌。关于孔斌的三件事其中的几段语录写的相当精彩。
第一件事是在反对大夫们关于秦胜赵对魏并无多大影响,还可能对魏有好处的言论时,他说:“燕雀处屋,子母相哺,呴呴(xu)焉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不变,不知祸之将及己也。今子不悟赵破患将及己,可以人而同于燕雀乎!”
这段话我感觉挺有意思。一是在后世陈胜吴广起义那会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古时经常将傻不拉几的人比喻做燕雀,燕雀招谁惹谁了?二是此话与“唇亡齿寒”其实一个意思,熟知的便是让人听的有些讨厌,在以后陈述面对突发的形势,还不知警醒,提醒多方利益纠缠的后果时,可以套用此句。三是但凡有意思或有哲理的话语,经常靠比恰当性和针对性的比喻深入人心。
第二件事是子顺被魏王聘用为相后,子顺下马了很多嬖宠之官,改事贤才,还改革了绩效管理制度,把无任之禄改赐有功。之后大家都懂的,这又得罪了既得利益团体,便谣言四起,说子顺的坏话。子顺这时说:“民之不可与虑始久矣!”并举例:“古之善为政者,其初不能无谤。子产相郑,三年而后谤止;吾先君之相鲁,三月而后谤止。今吾为政日新,虽不能及贤,庸知谤乎?”
这段话大义是说,改革的事,让子弹飞一会。但是,民之不可与虑始久矣这句话的意思给我带来了深深的困惑。由于看到的版本并未断句,而古文其实没有标点符号,所用的标点都为后世所加。由于断句的不同,会造成根本性的歧义。结合此语句出现的事件背景,可以理解为,民众只会看到眼前,看不到以后。但是,儒家学说的要义是要教化民众,此种译法,确是对民众的一种不屑态度。
还有儒家的一句名言,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前段时间杭州还是哪个城市在地铁站进行了张贴,引发了不少舆论,因为这句话如果如此断句的话,真的是不符合儒家价值观。因此,这句话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少关于如何断句的讨论,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使由之不可,知之”。不同的断句,带来了不同的含义。但最后的结果,目前,大家都在努力往儒家那种教化民众,仁爱的价值观方向靠拢。
而在通鉴中,商鞅变法前,在秦国政务厅卫鞅与人辩论时,也曾说过:“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这句话确是出于法家对于民众的观点。
子顺所说“民之不可虑始久矣”、商鞅所说:“民不可虑始,而可与乐成”。这两句话明面含义类似,包括柏杨先生的翻译都基本类似,放在通鉴战国故事前后,以儒家和法家改革之人口中所出,而司马老先生作为地道的儒家代表人物。这些条件综合在一起,再加上这是一本献与皇帝的帝王书,他究竟想说明什么问题呢?
第三件事是子顺从政不爽,魏王一计不用,一怒之下罢官了。有人采访他,问他今后去哪发挥才能。子顺说:“山东之国,将并于秦。秦为不义,义所不入”。子顺觉得没一个国家有希望,有希望的就是秦国,但秦国又行不义,不想去,便决定回家种地。不料回家呆了没几天,又有人采访,他说:“当今山东之国敝而不振,三晋割地以求安,二周折而入秦,燕、齐、楚已屈服矣。以此观之,不出二十年,天下其尽为秦乎!”
这几句话就不用说子顺对大势看的有多通透,毕竟我们都是开了上帝视角的。就说文中子顺预言不出二十年,秦统一中国这件事,简直是神预言。这个时期大概是前25x年或24x年,而秦统一六国时间为前221年。
这句话我并未找到出处,可能只在通鉴中出现,儒家造星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