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6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刘磊磊课题组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8.2)期刊在线发表了“Contributionof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SfGATAe to Bt Cry toxin resistance in Spodoptera frugiperda through reduction of ABCC2 expression”的研究论文。该团队利用DAP-seq等技术阐明了转录因子SfGATAe对毒素受体基因SfABCC2表达的调控机制,并全面阐释了这种转录调控机制对草地贪夜蛾Bt抗性产生的重要影响。这项研究为探索SfGATAe在抗性机制中的作用,并为开发以SfGATAe为靶点的生物农药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ABCC2转运蛋白属于多次跨膜蛋白,其不同情况的突变能引起机体对Bt毒素不同程度的抗性,SfABCC2转运蛋白介导的草地贪夜蛾对Bt毒素抗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鳞翅目昆虫中特异性毒素受体的转录水平调控与昆虫Bt抗性关系知之甚少,GATA转录因子属于锌指蛋白家族,包含位于NH2末端区域的转录激活域、两个高度保守的锌指区域、一个核定位信号序列和一个未知功能的COOH 末端域,GATAe 通过调节中肠组织特异性基因的表达,参与中肠干细胞的发育和分化。
该研究团队运用了DAP-seq技术,以高通量、高分辨率的鉴定了SfGATAe的直接转录结合位点。该研究共识别出了19,740个结合峰,其中1,507个位点位于启动区。该研究通过构建一系列截短载体,并利用双荧光素报告系统评估了每个构建对报告基因的驱动能力,并成功鉴定了调控元件的关键区域。通过酵母单杂交实验、DNA pull down和定点突变等实验,确定了转录因子SfGATAe在ABCC2靶基因中的核心控制位点。
转录因子SfGATAe在草地贪夜蛾时空表达分析表明,SfGATAe的在中肠表达水平都显著高于非中肠器官,中肠中SfGATAe的增强表达可能表明其参与调节昆虫代谢或解毒过程,尤其在调控Cry1Ac毒素受体ABCC2方面的重要作用。
SfGATAe表达水平降低导致SfABCC2受体表达减少,进而导致幼虫对Cry1Ac毒素的敏感性降低。SfGATAe与SfABCC2基因启动子内的关键结合位点的结合调节了SfABCC2蛋白的表达。SfGATAe在肠道内表现出高水平表达,敲降SfGATAe表达,幼虫体内SfABCC2的表达降低。该研究加强了对鳞翅目害虫中ABCC2的后转录调控的理解,为进一步探索SfGATAe在调控Cry1Ac和其他杀虫剂抗性机制中的功能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