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听说过这个电影的名字,但是当时的我只会对神偷奶爸、变形金刚、海绵宝宝这类电影感兴趣,看一场电影笑一笑就过去了,因为爱收集会收集一些影视周边,更不会去写观后感,甚至认为写观后感是件很无聊的事情,现在我渐渐开始喜欢上了这种方式,看一部有意义的电影并写出感受,十年或者二十年以后再看一遍,可能会有另一种感觉。看这部电影是被推荐了一本书,刘墉的《我不是教你诈》,看了大概10页就看不下去了,也没看懂讲的是什么,可能是书里面的内容并不吸引我,没有看下去的欲望,老师就把这个电影甩给我,“推荐你看《爱乐之城》,看完了这部电影咱俩在讨论,你就知道我为什么推荐你看这本书。”看名字就知道这部电影是跟音乐有关,歌舞电影说实话我不是很能欣赏,但是这部电影彻底推翻了我对这类型电影的看法。以前看过唯一一部歌舞形式的电影就是《冰雪奇缘》,冰雪奇缘毕竟是3D动画电影,和爱乐之城感觉还是不同。
电影拍摄那种专业性质的问题作为外行人当然是看不懂,看了三十分钟都没看懂演的是什么事,只是觉得音乐好听,表演不错,色彩搭配让人看了很舒服。就知道电影想表达女主角米娅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演员,因为生活所迫只能在好莱坞附近的一家咖啡厅里当收银员,工作之余去参加各种影视视镜,但是从没成功过,在一家餐厅里遇见了在餐厅演奏的男主角塞巴斯汀,第一次听塞巴斯汀弹那首歌(City of Stars)让男主看起来整个人都在发光,米娅说“我刚听到你弹琴,我想…”这个场景让我在结尾在看到时瞬间泪崩。
这部电影是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叙述的,在春天相遇生出萌芽,在夏天相爱到热恋,在秋天发生分歧渐行渐远,在冬天矛盾加深而离别,类似的叙事在张艺谋的《英雄》里也见过。确切的说当我看懂这部电影,是从他们在好莱坞山顶迎着紫色黄昏跳《雨中曲》这段开始,两人最初在这种浪漫的场景下互有好感,因为音乐结缘,两个人都心怀梦想,一个执着与做演员,一个梦想开爵士乐的俱乐部,两人在一起都相互支持彼此的梦想共同努力着。塞巴斯汀执着于传统即兴爵士乐,也就是这种执着的追求和闪耀的才华,吸引了米娅。米娅给塞巴斯汀的俱乐部取名“小塞”,塞巴斯汀也鼓励米娅写剧本做演员,这种看似很甜蜜的故事却很短暂。
共同为梦想努力,虽然越努力越幸运,但是两人的感情却越来越远,有一段场景我印象很深刻,男主角为了女主角希望他找到一份安定的工作,签下了他并不喜欢的乐队,弹着自己喜不喜欢的电子音乐,拿着一份可观的收入,世界各地开巡回演唱会。可是女主角觉得他变了,变得没有了自己的梦想。
“爵士乐?有谁喜欢爵士乐?你不是也不喜欢爵士乐吗?”
“因为你,我开始喜欢爵士乐了。”
“可能你喜欢我只是因为我当时很潦倒,那时你的自我感觉更好些。”
在这里很多人都会觉得女主角这样做很自私,其实两人分开时间长了,沟通少才会导致分手。男主角接到了一个电话,让女主角视镜演员的机会,他联系不到女主角但是记得她家在图书馆前的房子,男主角肯定是找了很多个图书馆才找到她,并说服她去参加视镜,正如人们所说:有梦想只要坚持下去,哪怕失败一千次,也许就会在一千零一次梦想成真。
在五年后女主角最终实现了她的梦想,成了著名的演员,结婚成家有了孩子,男主角有了自己的爵士乐俱乐部当了老板,偶然的相遇还是那首熟悉的音乐,“欢迎来到小塞”,当(City of Stars)再次响起,看到这里的人都会感动的流泪。
画面飞速的设想:最开始相遇时的餐厅,两个人一起努力实现梦想,直到最后结婚生子,一起走进这间“小塞”俱乐部。就好像是五年后的一个夜晚,当你再次听到这熟悉的旋律,就如同五年前第一次听到这首钢琴曲时那样。
这部电影的剧情其实很俗套,甚至在现实社会中每天都在其他人身上重复上演类似的故事,可就是这样俗套的剧情会给人一种代入感,相信每个看过电影的人都会想到心里那个错过的人,电影的泪点就在于音乐,音乐本身就会给人输出情感,每次喜欢一首歌除了欣赏旋律,更重要的可能是人们更爱的是音乐里的歌词和故事。
我个人认为喜欢上一个人只有那么一瞬间,因为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些特质,甚至连缺点都可以被美化,可是当因为一些事情而错过这段感情,放下一个人,却要用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永远也不能释怀,因为相遇总是有理由的,人的成长和即兴的音乐一样,一首歌每次都不一样,每天晚上都不一样。很久之后再次相遇,经过努力改变提升的我,也会是与之前不一样的。
最好的感情就是让自己成长,我爱你,但我不会祈求你留在我身边;我爱你,但我不会纠缠你;我爱你,我当然可以告诉你我喜欢你,想和你在一起。我也会伤心失落难过,但我并不会要死要活,我会努力成为优秀的自己,更值得被爱的自己,发出熠熠夺目的光彩,在面对你时依然能够笑的灿烂和自信。
我想当我学会弹钢琴时,我要学会弹得第一首歌一定是 “City of 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