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昨晚班班的分享有一点是相似的,和牛人接触,向牛人学习。
01
原先的朋友圈是比较固定的,若是全职妈妈的话,朋友圈更窄,在我还没链接牛人之前,我通过向同行前辈学习,换道前进的脚步有点凌乱,当我把新的信息和原有信息整合在一起,开始从中发现问题,调整方向继续前行。
加入小灶群之后,开始扩大生活圈,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行业,给我带来各种新鲜的体验和认知。
02
自相矛盾往往隐藏在一些细节之中,很难察觉。比如有些人见到我们的收费标准挺高的,觉得这赚钱也太轻松了,这个行业发展前景又很好,要不我也入行试试。
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不过请先保持审视的态度,推导一下这是否附合逻辑,凭什么要收费标准高呢?
也许可以先问问业内人士,或者当一段时间的志愿者看看是否适合你,在入行前有一个基础概念。
基于前面两个步骤的成果,对趋势进行分析,前景是乐观的,为什么入行后需要持续的学习和沉淀?为什么这么多人去学习,真正执业并能以此生存下去的没几人?
找出其自相矛盾的地方,你的洞察力足以识破大部分的假象。
03
有位妈妈学习了自然分娩后,入院后医生通知需要药物干扰,她知道已经是有明确使用的指征,果断决定使用药物协助,最终顺利分娩。
这种方法的要点在于“抽离目标”。也就是把目标的限定条件去掉:这位妈妈的目标是“顺产”,而不是“无药物干扰顺产”,只要打破了无药物干扰,正视核心目标就是顺产,药物做为工具协助自己实现目标,有指征就要果断使用它。
作者就把具有“打破预设前提”这一特征的方法叫做“急中生智”。
不想被温水煮青蛙,坐井观天,多多练就把握核心、多视角审视问题的能力,未来成就将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