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观“天下”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天下”是儒家所有的一种文化理念,一种济世利人的情怀和追求。
《孔子家语》中记载了一个“楚人失弓”的故事:
楚王打猎时丢失一张名贵的弓,但是他阻止部下去寻找,他说:“失弓的是楚国人,得弓的也是楚国人,何必去寻找呢?”
这件事在两方面显示楚王宽广的胸襟:一方面,楚王不介意失去弓,愿意让另一个楚国人得到;另一方面,他虽是君王,却不介意让一个臣民得弓,视君王与臣民都是平等的“楚人”。
孔子对这件事评论道:“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何必在意是不是楚国人得到弓呢?”
在孔子的心目中,每个人与天下的任何人一样,都是平等的“人”。
可见孔子心怀天下,楚国人、鲁国人在孔子眼里没什么分别。
在《礼记》中,孔子表达了他的社会理想,他所向往的“天下为公,天下大同”,是一种多元和谐的天下观,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这些体现了儒家先贤的博大胸怀。
儒家为天下担当的精神,后来被北宋大儒张载概括为“四句教”: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道家:观“太极”
道家之所以被称为道家,是因为他们的宇宙观,即“道”。
“道”是老子首先提出来的,这也是老子最伟大的地方。
但是在后世的道家、道教中,更喜欢用“太极”这个概念来表述他们的宇宙论。
“太极”就是道所产生的作用和变化,甚至就是道本身,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指的是阴、阳,阴阳两者相互作用,产生了万事万物。
有一部不太被大众所知的道家名著《黄帝阴符经》,它的开篇第一句话就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天之道”是道本身,“天之行”是道所产生的作用和变化,这两者合起来就可以用“太极”来表达。
与“观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热衷于实现救世理想的儒家不同,道家人物更喜欢“观太极”,体味“自然之道”,在这个世界上“和光同尘”。
就算有绝世的才华,道家人物也多是藏在幕后,比如鬼谷子,一生只下山一次,不在世上有所作为,但是他的四个弟子孙膑、庞涓、张仪、苏秦却是影响战国历史的重大人物。
秦朝末年,传授给张良兵法的黄石公,更是一个“神龙不见尾”的人物,也就在传说中成了神仙。
道家在历史上留下身影的,往往是世外高人,他们笑看红尘,偶尔出场显示真容,惊鸿一瞥,然后飘然而去。
佛家:观“自在”
大家都知道观音菩萨,其实完整的称呼应该是“观世音”菩萨,之所以被简称为“观音”,是因为在唐代时,为了避开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
观世音菩萨,又称“观自在”菩萨,鸠摩罗什翻译的是“观世音”,玄奘翻译的是“观自在”。
“观自在”这三个字,意义重大。
中国佛教学说的核心,可以说是一部只有260字的《心经》(玄奘译本),而《心经》的核心就是“观自在”。
“观”是对于宇宙人生真理的观察,由此洞见人生的究竟。
“自在”是指摆脱了一切束缚,从而得到身心的自由自在。
“观自在”就是达到了用智慧解脱烦恼的境界。
《心经》中用“心无挂碍”四个字来解释“自在”。
心无挂碍,就是没有妄念,没有偏执,也就没有烦恼,其实就是一颗平常心。
有人问慧海禅师如何修行,禅师回答:“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对方奇怪地又问:“难道别人不也是这样吗?”
禅师说:“不一样。有些人该吃饭的时候不肯吃,该睡觉的时候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是不同的。”
“千般计较” 不正是“心有挂碍”吗?所以,修行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道也只能在日常生活中去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