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迷罗老师。
养生,不是简单的食补,比如,缺气血,吃红枣、煮参汤,结果流鼻血上火。
中医上有一个重要的进补原理:欲补先清。在进补气血之前,要先清理,体内如果有湿、热等毒素淤结,很难将气血补进来。如果吃了补品补不进来,反倒会加重体内的寒湿淤火。
欲清,则先通,如通经络,通肠胃,内在运化之力。欲补先清,欲清则先通。
具体补气血的步骤有四:
一、激活气血,提升气血运行动力。
二、气血疏通,打通内在运行通路。
三、提升运化,为气血升发打基础。
四、气血双补,脾胃为生气血之源。
如何自测是否缺气血?
气色好不好?气血不足脸色暗黄,无光泽。
有无气力?气血不足乏力,无精打采。
脑力如何?气血不足记忆力不好,思维不清。
体格如何?气血不足容易感染各种邪气。
精力如何?是否旺盛?气血不足经常没劲儿。
声音是否有力?气血不足声音低弱,虚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