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男,不是男的,而是纯情妹纸一枚。
名字里为什么有个“男”字,这说来话也不长,就是重男轻女的爹,愤恨膝下无男,起了这么一个名字来增添家中的阳气。
也许名字对人真的有很大影响,也许父母对她的养育方式像对待男孩一样,若男从小就不是家里的公主,而是一个顽劣的“坏男孩”。
上学,迟到、旷课、打架是经常的,而且是把班里最厉害的男生打哭了,打得人家家长找上门。学习成绩一般,中游水平,不好也不坏。经常和一群男孩子在一起玩战争游戏,她还是个“将军”。经常把一群孩子带到家里,父母回到家,发现家里上演的“绝对是一场不小的战争”。
一切按照父亲的意愿在上演,小学、初中,若男就野蛮生长在旷野里,无拘无束,自由烂漫。
转变发生在高中,因为高中要住校,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有一次回家,母亲发现了异样,这丫头变文静了,说话不再咋咋呼呼,娇娇弱弱的。父亲常年在外跑生意,时常不着家,也见不上面,也就无从察觉。母亲也没太在意,觉得姑娘大了,懂事了,都说女大十八变嘛!
然而,过高二那年寒假,发生了一件大事,把父母吓傻了。若男怀孕了,还不到18岁的姑娘怀孕了。去医院做了人流后,父亲的怒火和母亲的不耻,每天像浪涛拍打着她不算羸弱的双肩,整个春节,家里充斥着责怨之声。但对方是谁,她始终未吐半个字。
已经不是少女的若男,经此一事,又从娇弱女变成了女汉子。首先是学习成绩,像开足了马力的跑车,一路超越,高二期末考试直接干到了第一名,不是班级第一,是年级第一。班主任见到她,惊得半小时没哈上嘴,下巴差点掉了:这还是那个娇弱的、长发飘飘的女子嘛?当然是,若男还是那样文静、娇弱,长发飘飘,但眼睛里藏着一团火,一团燃烧的火。此前成绩在班里一直20名左右,半年时间,年级第一,她都经历了什么?只有她自己知道。
后来的故事,可以想象,整个高三她成了整个学校的标兵和榜样。她考上了北京的知名大学,成了她所在中学的传奇。
如今的她,已是一家外企的高管,在男性丛林中杀出一条血路,成为董事会唯一的女性董事。
然而,年近40的她仍然单身一人。好友同事相问,只是淡淡地说:没遇到合适的。然而,真相却更加残酷。
当年高中的闺蜜来京,酒吧相聚。曾经的闺蜜多年未见,容颜已苍,不过此闺蜜是唯一一个知道她秘密的人,也是她当年最亲近的朋友。
“他,……怎么样了?”
“当年没考上大学,顶替父亲进了国企,结婚生子。现在国企改制,下岗了,在县城开了家餐馆,做个小本生意。”
“挺好!”
“你还在恨?你又不能杀了他,他已经活在尘埃里了。记住,不是每个男人都是男人,也不是每个男人都不是男人。”
“我懂你的意思。但要不是这恨,我也走不到今天。而走到今天却发现,我只是大部分时间正确。”
“所以,过自己的生活吧!”
“人是很奇怪的动物。父亲希望我是男孩子,善于揣摩大人心思的我也就按照他们的期望去做。到了高中,离开父母住校,青春期情窦初开,发现女孩子应该是另一种样子,也就换了一个活法,朝娇弱、文静去活,希望有坚实的肩膀依靠。也许是从小敢作敢为的缘故,强烈的生理冲动,让我们越雷池、尝禁果。当知道怀孕的消息时,看到他无助地手无足措的样子,我才发现男孩原来那么脆弱,那么不堪一击。你没有看到他当时的眼神,那是一种完全被打傻的眼神。”
“那个年纪,遇到这样的事,没有几个不被打傻的吧?你的要求太高了。”
“也许吧,可能是我父亲要求中的男孩标准太高了,原先要活成男孩的标准也太高了。没想到还会有这个样子的,完全无助地、傻掉的男孩。”
若男,一路冲杀,发现遇到的男人,都不是自己的对手,全部被她砍翻落马,惆怅之余,只能孑然独立。
偶尔,她会想起那个高瘦的男孩无助的样子和无助的眼神,嘴角浮现的不是轻蔑,而是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