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是一个两三米房子都敢跳的小姑娘,单杠上随意转圈和倒挂,现在回想起来真像个猴子。几个月大的时候,晚上睡觉不老实,转来转去的从炕上把自己摔到了地上;学滑冰的时候更是不知道多少次后脑勺砸冰面。
以前我会戏说“胆子大又命大的人一定是老天爷安排了重任要完成”,可谁知道活了快半辈子了,现在每天都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给老公捏脚。而且,胆子越来越小,连一个四个轮子的车都不敢开。最近一次在新疆滑雪,更是糗到下坡摔到红色的安全网里,之后又拉着网死活不撒手。
滑雪可能是大部分人都不讨厌的运动吧,除了我那个运动神经衰弱的上铺,好像还没见谁咬牙切齿的说“完全不喜欢”。滑雪圈对它的定位是“白色鸦片”,上瘾又烧钱……
十几年前第一次滑雪是在上海莘庄的七星滑雪场,因为有滑冰的基础,对速度完全不怕,所以没几分钟就鹤立鸡群。
在那个室内人造雪场里,我找到了一种飞翔般的喜悦。
此后再进滑雪场已是十年后。
十年后,我竟然选择了单板。其实选择单板的原因主要是虚荣。有一次在电视里看滑雪比赛,发现那些国际单板女选手比赛时很酷,摘帽后很美。
学单板是跟着白鸦俱乐部开始的。有领队教你,有小伙伴帮助交流,滑雪俱乐部绝对是滑雪菜鸟的首选。我不怕速度,平衡感也好,所以站立、推板、落叶飘这些基础都不难上手。只是一直遗憾,以我的水平,单板的姿势很难让人有飞翔的感觉。
第一次外滑去了长白山万达。万达是一个各项设施都很完备的滑雪度假村,只是那次我把自己摔的有点儿惨,还担心的偷偷去医院拍了个CT,虽然没事儿,但至今对万达没有好感。
就是从那次以后,我开始害怕速度,加之囊中羞涩,就没再滑。直到两年后,和兔子君一起去乔波,练着练着突然学会了换刃,信心又回来了。
“恐惧”是生命得以长久的根基。只是如果一“恐惧”就放弃,那不是剥夺了生命感受世界万千的权利?残忍、自私!
新疆阿勒泰将军山滑雪场的单板装备并不好,不得已改滑了双板。本以为十几年前轻松“飞翔”的基础,可以直接晋级一个中级小坡,谁知剧情后来走的有点儿偏。
牢牢扎住安全网的场景,超出了我对自己胆小的认知。但它发生了,而且坚如磐石。
发现了这样的自己,我并没有觉得羞愧,骑虎难下的体会着每一步的艰难。那一刻,我意外的看见,自己对身体和生命是那么珍惜。
在后来的几天里,继续和放弃一直陪伴着我。放胆一个人做吊椅车,再放一点胆,辛苦的控制速度蹭下来,然后再多一份信心屏住呼吸滑下来…每一次练习都会多一点经验。虽然很慢,但那是进步的趋势。
回家的路上,我总结了两句名言送给兔子君: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失败耐成功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