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亮了,
让你睁不开眼,你感觉双腿有些沉重,
但你还是迈出了第一步,突然沉重的双腿变得松软,好在你勉强撑住了。
台下一排排的眼睛紧盯着你,你像陷入了群狼中,又无力逃脱。
突然,一个戴眼镜的小子扬了扬稀松的八字眉,
然后大声说:“嘿,你牙缝中有韭菜!”
等等,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
没错,就是因为那次,你一直心有余悸,从此演讲就成了一种莫名的恐惧,甚至超越死亡。
不过,你一直暗自庆幸,不用像特朗普一样做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讲,不用像罗永浩一样在上千人的会场召开发布会。
然而,现实却总会无情地打脸:
——下班之际,领导推门而入,告诉你明天做一个工作内容分享;
——酒席宴前,觥筹交错之时,你的死党突然推举你给大家讲几句;
——创业融资,你想展示项目优势,投资人却虎视眈眈看着你,蓄势频频发问。
这个时候,那种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大脑一片空白。
其实,这样的人并非只有你一个,只是我们在进化中求生的本能造成的。
人类大脑里有两个微小的杏仁状神经组织,叫“杏仁体”,一旦你遭到威胁,它就向你的身体发出警告,你会汗流浃背并随时准备战斗或逃跑。最不幸的是,大脑中语言处理的前额叶也变得因供血不足而迟钝。
别着急,面对这种“杏仁体劫持”,有两位大师已经总结出了一套完美的体系,并创作成了一部经典著作——《高效演讲》(As We Speak)。书中着重写了演讲内容,风格以及演讲时的状态,这将帮你打造一场完美的演说!
神奇的“3”
既然你已经决定要演讲了,充分的准备就必不可少,并且是保证你发挥的重中之重。
会议上领导漫无边际的演说一定让你很早就觉得冗长而乏味,所以你决定不要达到这种效果。
那么,试试神奇的数字“3”,这将让你在处理公众演讲或甚至是即兴演讲时游刃有余。
内容准备的三原则
1.结果。你要带着目标准备内容。
比如,我的演讲结束后,董事会将通过我们的项目。这样的结果一定是清晰明确的,就好像你已经实现了它,因为只有你带着确信的结果去演讲,听众才能感到你所讲的是令人信服的。
如同你不愿听别人的长篇大论,为取得想要的结果,你需要观众知道的事情也一定要简洁,并且尽可能把它们归结为三件事,因为我们的大脑总是偏好“3”!
2.关联。从听众的角度准备内容。
你兴致勃勃地讲了一个小时,慷慨激昂,如痴如醉,但台下却时不时传来手机低电量的告警音。
为什么没人被你的热情吸引?因为你讲的内容跟他们没有关联性。
孙正义指导软银的员工时,总会讲到“捉鲤鱼的正雄”。在日本有个叫上村正雄的人,他独创了一种捕鱼方式——让鲤鱼投怀送抱。在寒冷的冬季,他在河边生起篝火,当他身上开始热的时候,就跳入河中。鲤鱼在冰冷的河水中突然感到暖意,便聚拢过来,他只要轻轻将鱼抱起,就实现了丰收,一天便能捉到百余条。
听众就像那冰水中寻找热源的鲤鱼,当你的内容足够吸引他们,让他们觉得你说的正是他们渴望接收到的,大鲤鱼便在你的怀里摇曳着多彩的尾巴。
3.要点。清晰有力传达重点。
你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来精心准备一次演讲,遗憾的是,晚上听众一碰枕头,你说过的大部分内容都被忘记了。但你想要听众记住什么呢?
你的要点就是听众忘记演讲后还能记得的东西。
同时,这个要点也要在演讲中尽快呈现给听众,可以是容易记住的一个短语或句子,不要试图把最好的放在最后,因为听众很可能听不到最后。当然,你可以尝试着做“30秒电梯”的训练。
麦肯锡公司一次咨询结束的时候,麦肯锡的项目负责人在电梯间里遇见了对方的董事长,董事长要求听取项目的情况。但负责人没有准备,无法在电梯从30层到1层的30秒钟内把结果说清楚。最终,麦肯锡失去了这一重要客户。从此,麦肯锡要求公司员工凡事要直奔主题、直奔结果。
快速架构的三要素
1.坡道。巧妙开头,勾住听众。
坡道就是演讲开始时你说的那几个句子。它应该马上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并且有足够高的坡度,为你接下来的演讲构筑强大的势能。
早上好!很高兴各位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听我在这里演讲,我也特别感谢董事局成员,是他们组织了今天的演讲。我演讲内容的材料,助理马上就发给大家。卫生间在大厅的后面。我对今天的主题很感兴趣,并准备了88页的PPT...
这样的开头场景似乎是经常见到,发现问题了吗?
听众关心谁呢?他们自己。
这样的开头里“有我没你”,并且花费大量时间介绍无关紧要的内容,把大家的注意力送到助理那里,最后又通过88页的PPT吓住了所有听众。
好的开头需要什么标准?
——以“你”开头
——把听众带入想象中
——让听众震惊
——来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2.路线。循序渐进地介绍。
终于,每个人都被吸引,不约而同地放下了手机,准备听你精彩的演讲。
这时候,你就是台上的导演,高举手中的旗帜,大吼一声:“跟我来!”然后带领听众游览沿途的风光。
现实中的导游总希望景点越多越好,以便中途能穿插更多的购物场所。然而你却一定要告诫自己,只有三个景点!除非你想像真正的导游一样,时刻面对一排排昏昏欲睡的乘客。
大萧条时期,罗斯福进行了一次新闻广播演讲,面对全国处在焦急中的民众,他说:“...我要告诉大家,过去这些天我们都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以及我们下一步的计划...”
看看他的路线:做了什么——为什么要做——下一步计划
明确的路线像一张精致的地图,让你的演讲更加缜密而具有说服力。
3.甜点。意犹未尽的收尾。
你注意到听众们都兴致盎然地听你侃侃而谈,不免轻松而得意。
以Q&A环节在高潮中戛然而止吗?NO!
更加巧妙的结尾是,在一顿大餐过后,送上一盘美味的甜点。
——在结束前,我希望大家会有这样的想法...
——按照这个项目的描绘,想象一下...
甜点最重要的作用便是,把听众从理性的思维框架中拽出来,在感性上引起听众共鸣,创造一种神合一处的感觉。
启动身体
你现在已经对内容做好了充分准备,每个环节都完成了预演。
但聚光灯亮起时,你的身体突然就不受控制了。
不过你只需要启动你的身体,调整到最佳的演讲状态,马上就会焕然一新!
从进化的角度上看,我们本能地更关注消极的方面——毕竟这是让我们活下来的能力。但正是这种本能禁锢了我们演讲能力的表现。
不过科学已经证实,当你改变身体时,也改变了自己的情绪,试试下面两种感觉:
——呼吸短促,来回踱步,肩膀下垂,眼睛飞快环顾四周,双手紧握,你会有什么感觉?
——站起身来,提肩抬头,露出笑容,双臂伸展,你又有什么感觉?
感觉到两种状态的不同了吗?当你的身躯在进行积极的活动时,你的心态也会变得更加积极自信。
现在你感觉怎么样?聚光灯是不是格外的温暖?
连接听众
该是塑造个人演讲风格的时候了,但别忘了与听众的连接。
1.声音
你稳健地站在了台上,清了清嗓子,张了张嘴。
等等,我需要一种什么样的声音?
——当音调提高时,意味着欢乐、慰藉。想象一下你跟婴儿说话。
——当音调降低时,意味着权威、自信。想象一下领导给你布置工作。
同时要注意你的声音不能一成不变。我们的大脑会对没有变化的事物选择忽略,因为没有变化意味着安全,不会引起重视和警觉。
一位学生眼中好的老师,讲课时候一定是声音多变的,用于强调课本中的重点内容。
2.动作
由于“杏仁体劫持”,你在台上很可能会做一些动作来让自己放松,一定要让你的身体与你说的话保持一致。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你在台上要尽量避免一些习惯性动作,比如手插在口袋中或者拽着衣角,这些不仅是不自信的表现,更会被讲台放大,让你说的话缺少信服力。
3.看
在一片寂静中,要确保你的听众能够看到你,并保持眼神的交流。
你的眼神传达出你始终在关注着听众,并且是在对着他们演讲,而不是把脸挡在演讲稿后面或者盯着PPT。
书中作者尚恩有次接受按摩治疗师的培训。按摩师教给他的一课就是:永远不要让自己的手离开客人。你必须时刻与你正在按摩的身体接触。你的工作就是要让客人感觉到安全、受到保护。
现在你会发现,原来演讲不过如此!
充分准备演讲内容和结构,把握“3"的原则,然后调整好演讲时的状态,最后形成自己的演讲风格。
聚光灯再次亮起,你的状态极佳,台下掌声频频。
散场后,那个戴眼镜的小子又找到你,
悄悄告诉你:
“嘿,你牙缝中的韭菜在聚光灯下棒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