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胡图图!
加完班,在单位等接的状态。周末俩天重感冒,床上瘫了俩天,感觉就通透了,我这个人就是走一段路,就一定得停下来好好复一下盘,要不然就不能继续往前走的那种。比如我是那种时而觉得结婚很好,又时而觉得跟一个人在一起一辈子是几乎不可能的事。
总结了一下,我觉得的我属于那种高敏感人群,高敏感人群的特点之一是很容易由于信息过载导致情绪过载,但信息过载几乎是每个现代人的生活常态,每人每天都在垃圾信息的海洋里挣扎着呼吸。我之前就感慨过,如果想要保持专注、有一点有质量的输入和输出,就得保持适度的闭塞。
现在就更觉得,对于高敏感人群来说,哪怕只是想要不过度消耗地正常生活,都需要保持相对的闭塞,要谨慎筛选自己接收到的信息,预防不必要的情绪损耗。
因为我们真的,动不动就需要缓一缓,可能在别人看来都觉得纳闷,你们这也没耗费啥体力啊咋就一副身心俱疲要缓缓的样子——光是在脑海里process遇到的人的氛围、事情的细节、信息的碰撞,就已经让我们主板过热了,是真的要缓一缓才能继续运行。
我最近最大的成长就是学会过滤那些没有一丁点儿用的人生建议,和道德绑架,没兴趣在乎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定位,做好自己就很不容易了,为生活找重点,没时间浪费。
最近经历了很多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我不断的惊叹于个体之间认知的偏差。三观不合,就是因为认知不同所导致的,认知是价值观的直接导向。而造成认知差异的因素有很多,譬如原生家庭,受教育程度,工作环境等等。
认知层次越低的人越固执,他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而认知层次不同的人很难相互沟通,上帝视角,婴儿模式,以自我为中心,认知体系中,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判断标准,此外没有任何参照,他们的特点就是,我喜欢的就是对的。以自己经历的东西去解释过去,预测未来。认知半径只有一米,只要超出一米,那就是错的。
简言之认知就是相信。你愿意相信你爸说的话,那么他的三观就是你的,所以你需要读一些书,干一些事,去看看他的三观以外的东西,当然也要判断哪些该信,那些不该信,比如秦始皇真的存在吗?耶稣真的存在吗?人是猴子变得吗?于是,有了虔诚的信徒,也有了坚定不移地唯物主义者。愿意相信的那部分,就进化成为我们的三观。眼见为实是最直接的相信。比如下面这张图,放大看是没有红色的。
造成视觉偏差是因为绿色是红色的补色,人眼看多了绿色,再去看白色的东西就会有红色的感觉,反之亦然。这叫做人眼的补色原理。这也就是为什么手术室的墙壁和器械经常是绿色的,因为眼睛看多了红色的器官或血管,看白大褂或者白墙就会产生绿绿的幻象。所以才用大量的绿色休息眼睛。但这些知识书上才有,所以我们需要多读一些书,多看看世界去增加认知半径。
但同时,一个农夫不懂交通规则,你不能说他蠢,一个科学家不认识水稻,你也不能说他蠢,他们都只是不太理解,所以,观点不一样的时候,希望可以求同存异,不要带着优越感去否定别人,这个世界绝对不是非黑即白的。
我很讨厌别人用自己的三观去要求别人怎么做,有人说独生子女自私,俩个孩子好。没错,俩个孩子是可以童年陪伴不孤独,但你也不能说独生子女不好呀,至少,不会兄弟阋墙。月入三千的公务员看不起月入过万的快递小哥,因为他没有五险一金;销售出奇迹的地方看不起香了五千年的公务员;没上过一天学的爷爷,可以根据生活经验精准的判断一些事情,常有一个理论说,命运这种东西常常在一开始就写好了,但是却在终点等你。他们现在越来越接近答案,明明知道前面风雨如晦,却平静地走过去,像什么都不知道一样,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英雄主义,山霞晚照,滔滔不尽。你不能说独生子女好还是俩个孩子好,也不能说公务员好还是自由职业好,……求同存异太重要了,尤其婆媳之间,要相互依赖也要相互独立,既要相互尊重也要相互妥协。不要试图拉拢家中的男人站队,最智慧最正确的方法就是各自有各自生活,少用自己的眼光看对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喜欢自己,比喜欢别人重要。
所以高敏感人群保存精力的方式之一就是,多一点沉浸式的行为,沉浸式阅读、沉浸式观影看剧、哪怕是沉浸式游戏,专注于手上正在进行的行为,不要总是东摸西摸,不停地切换状态,以前我也会热衷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不了时代的弄潮儿也想知道弄潮儿们都在做什么,现在则把注意力尽可能地放在自己身上,放在自己真正有极大兴趣的事物上。
觉得人生阅历到了一定阶段,才能养好一个孩子,想做的事早点儿做,越往后试错成本越高。相比于丈夫出轨,我更担心的事他魅力不够,我不喜欢他了,保持自己的独立和勇敢,接纳自己是一辈子要学习的事。
灵魂的一半是学识,另一半是支撑风骨的涵养。
承认自己的有限,少一些道德论断,美名胜过大财,恩宠强如金钱。不要轻易的论断他人,因为我们的认知是有限的,我们很难获得随意道德评价,所拥有的全部信息。焦虑诞生于不作为,只想跟懂自己的人说一声幸会。
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