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将巴中八艺融入到听雨轩的一些思考 经过调研,听雨轩面积约八百平方,三十桌,一百二十二座,日均营业额约四千,虽然其占据了中交优质的商业位置及综合资源,但目前只能定位于服务本小区的业主,坪效较差,社会效益更是无从谈起,按照目前小区茶楼的定位格局,若巴中八艺只做常规性的导入,可以预期,其综合效益较难有突破性的进展, 巴中八艺是中交集团首创并持续倡导推动的巴中本土文化品牌,以巴中本土厚重的人文脉络为基础,用中交的全球视野及实力,聚英纳贤,引涓入流,抛砖引玉,最终实现中交,政府,民众三方共赢, 基于此,我大胆的建议,将听雨轩保留茶楼的功能基础上申请并调整为巴中八艺博物馆,经过与相关专业人士多方征询及探讨,此方案不仅切实可行,并能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对中交商圈的影响力更是不言而喻, 具体的操作流程, 首先中交邀请巴中市委宣传口召集市文物局,民艺协会,文联,文广新局等相关部门就创建巴中八艺博物馆进行专题论证研讨会,论证成功后即可按照相关流程进行调整,虽然创建巴中八艺博物馆会有一定的经费投入,但按照相关政策,政府不仅会给予相关经费支持,且每年都有运营经费的补助,中交也只存在前期垫支及助力,但回报受益却是巨大的,长效的, 上海中心是中国第一高楼,作为上海的地标,上海中心首先花巨资引入了观复博物馆和诚品书店作为其地标之魂,其作用正如太极之四两拨千斤,借力也,同理,中交在巴中如此之大的商业体量,没有文化的魂是不可想像的,这也恰如是中交布局巴中八艺的高瞻远瞩之处,于己,于民,于巴中,有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