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基层长篇纪实小说] ( 续篇102)
水竹凹
作者:蒋春木
102、土坯茅草棚
在水竹心里,养鸡的真正目的,是取信于乡亲。
水竹在乡村工作了几十年,他太了解中国农民的疾苦,深知中国农民的秉性。
中国农民自古以来,就是个弱势群体。但是,他们却偏偏承载了几千年的中国文明。
中国农民是最朴实、最坦诚的群体,但他们又是最可怜、最可畏的社会基石。
他们可敬的时候,能让你感激涕零。但是,他们可怕的时候,也能让你胆战心惊。
他们习惯于忍受。那是因为他们长期受致于人,受致于这个社会。忍受,他们才能适应于环境。
他们盲目于跟风。那是因为他们缺乏基本的教育,缺失基本的社会资源。跟风,只是他们本能的反应。
面对这样的群体,你往往说的天花乱坠,他们也不会相信你。甚至,他们会远远的躲着你。
因为,你说的越高远、越宏伟,在他们眼里,那只是个传说,只是个故事,与他们豪不相干。
但是,你往往不经意间,做了一件他们认可的事,他们立马就会相信你、信服你。
那怕只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是,那件小事在他们眼里,是看的见、摸的着的,是实实在在的。
中国农民往往不听你怎么说,只看你怎么做。
水竹深知这些道理。所以,自从回到小山村,他就默默的从养鸡做起,从一些小事做起。
他知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自己必须一步一个脚印。
自此,他成了乡亲们关注的人物。这不仅仅是他的身份、他的灾难、他的过去。
重要的是他的现在。他的一言一行,他走的每一步,让人感到自然而又真实。
小山村的人,渐渐的有了共识,乡亲们私下里由衷的称道“水竹夫妻俩是个干事的人!”。
这正是水竹期待的目的和效果。他深知在这个小山村里,要做到“上下同欲”的现实意义。
如果没有这个共识,没有乡亲们的信任,他后面的每一步都将寸步难行。
鸡场里鸡、鸭、鹅寥寥可数了,周小玲一下子感觉轻松了很多,甚至感到自己无所事事了。
一天,她嘟嚷着小嘴,不甘的问道“老公,我们是不是再养一批小鸡啊?”。
水竹笑着摇了摇头,微笑的告诉她“不养了,现在不养,以后也不养了”。
周小玲不解的问道“这一批不是养的好好的吗,不养鸡了,那我们以后干什么呀?”。
水竹轻轻的刮了下她的鼻子,笑着问道“怎么,不相信你老公吗?”。
周小玲头点的象小鸡啄食一般,连连回道“信,信,信……”,扑上来就亲了水竹一口。
水竹轻轻的按着她的双肩,一脸平静的说道“下一步能不能成功,就看你的了……”。
周小玲瞪大了眼睛,惶恐的说道“老公,你别吓唬我啊,我那有那本事啊”。
水竹什么也没说,他让周小玲烧几个菜,晚上请二狗子来家里吃个便饭。
到了晚上,二狗子一进门,就抱怨道“二哥哥,你真是的,我请你你不去,反倒请我吃饭……”。
二狗子大名叫水旺财,也只比水竹小几岁,不过从小到大,村里人都喊他二狗子。久而久之,知道他大名的人反倒没几个了。
水竹和二狗子对饮起来,几杯酒下肚,二狗子就嚷道“二哥哥,你一回来,我就看出,你是个干大事的人……”。
二狗子和水竹碰了一杯,接着说道“你今天找我,肯定有事,你就告诉我,怎么干就行了,我什么都听你的……”。
水竹拿出一张杜雨绘制的垂钓区示意图,又拿出几张自己手绘的草图,摆在桌子上。
他边指着图纸边说道“你我兄弟合作做点事情,你把鱼塘按这个图纸改造下……”。
这时候,周小玲也凑了过来,她一眼就看清了,这就是一副垂钓图啊。她一脸好奇的看着水竹。
二狗子也明白了,一拍大腿兴奋的说道“二哥哥,你放心,明天我就干……”。
水竹一再强调,那几个钓台,一定要按图纸来,越土越好,上面就用毛草或稻草,下面一定要牢实。
水竹还告诉他,钓鱼的收入归二狗子。另外,让他多投放些鱼苗,多养些鸭、鹅,那几个棚舍也无偿的给他使用。
二狗子高兴的直跳,一连声的说道“行,行,我听二哥哥的……”。
第二天,二狗子真的动起来了。他拉来了一大堆杉木、毛竹、稻草,每干一步,他就跑来请水竹去看看,生怕自己干错了。
鸡场这边,水竹也悄悄的动了起来,他请了几个堂兄弟和侄子,把房子清样和施工图纸摆在桌面上。
四、五个人一看,都止不住的笑了起来。
其中一个堂兄不解的问道“水娃啊,你这不就是土坯草棚吗?这也太简单了,你喊几个娘们来也能盖啊……”。
水竹淡淡的笑了下,说道“你说的对,就是土坯草棚,不用一砖一瓦……”。
接着,他详细讲解了施工要求和细节处理。
几个人说干就干,有人拉黄土,有人拉稻草,有人和着稀泥,有人制土坯,有人挖墙基……。
干着干着,村里又过来几个人帮起忙来。
周小玲在厨房里也忙活起来。
水竹要求她从今天开始,每一餐都必须按正规的农村酒席来办。凡是晕菜都必须用大锅烧炖。
同时,水竹还请三婶,在村里找了一、二个会烧家常菜的妇女过来帮忙。
他特意叮嘱周小玲,要学会她们的拿手菜。
不到一个月,二狗子的鱼塘基本改造好了。
鱼塘边新搭了六个毛草亭子,周边是毛竹护栏,水塘四周修建了一条环形的砂石道路。
水竹看了很满意,心想明年开春,让二狗子多插些垂柳,种些莲藕,要让这片水塘变成荷花塘。
鸡场附近也出现了五个毛草土坯房,看起来比较零散,但却散落有序。
从外面看,就是个不起眼的鸡舍、瓜棚,是六、七十年代,单身汉居住的房子。
但是,里面却是“茅屋人看小,我居殊觉宽”,别有一番风味。
每个茅草房子不到二十个平方,外面一个小客厅,摆着一套八仙桌、四条长条凳。
小客厅的正面,摆着一张长条案几,案几上放着一尊主席石膏像,还有一尊香炉,两边是红色的对烛。
中堂悬挂着毛主席肖像,两边是红色的对联。客厅墙上挂着一、二张六、七十年代的年画。
这些年画都是在网上搜购来的。就连大门和中堂的对联也是那个年代的标语。
客厅里面是一间小卧室,放着一张旧式的架子床,床前放着一个老式的脚踏。
小卧室里有一、二个老旧的家具,还有几个旧式的生活用品。
五个土坯茅草棚里,所有的家具、用品,除了卫生间的用品,都是老旧的物件。
那是前段时间,水竹请自己的堂兄弟水文,在外面专门收购的。
小卧室通着外面山墙的卫生间。里面淋浴、坐便器等一应俱全。
毛草房从外表看,粗糙不堪,就连镇上的土地规划员来了,也是摇摇头,没有干涉。
里面却是粉刷一新,整洁清爽,地面上铺着一色非常平整的青砖。
土坯茅棚里,既让人感觉不到一点城市的气息,又让人立马生出些许怀旧的情愫。
这五间土坯茅草棚,是水竹精心设计和布置的。他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有了这几间样板房,他相信乡亲们以后就知道老房子怎么安排了。正所谓“大姐做鞋,二姐看样”。
水竹看着、想着,年后的重点就是绿化了。
他想开春以后,把农场变成花木果园。那些土坯茅草棚子,用葡萄架连成回廊。
茅草棚之间,栽些成林的果木树,放些老式农具,作为景观点缀,也是装饰品。
其间,再摆一些石桌、竹椅、藤椅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