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还是创业,哪个更有利可图?

选红色还是绿色?好像都不错

学了理财,准确地说接触了“量化”这个词之后,我开始明白——生活中的很多貌似模棱两可,理不出头绪的事情,其实都是可以变成数字,非常清晰地摆在我面前的。

在数字面前,我可以摒弃所谓的“感觉”,用一种比较理性的思维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

比如说,究竟是工作,还是创业哪?很多人都在这两个选择之中犹豫不决,左思右想,迟迟不能下结论。犹豫的根源在于什么?我不太成熟的以为就两点:

1.创业失败的风险有多大?

2.创业到底能带来多大的利益?


成不成功,涉及市场调查,项目选择,人脉关系,个人能力等等,综合考量下来就是一个概率问题。没有绝对的成功和失败之说,能做的就是优化方案,打好手里的牌,让成功的概率大一些。

创业能带来多大的利益?这些利益值不值得我放弃稳定的工作选择创业?

如果仅仅考虑钱这个问题,那我们不用感性地想,可以用精确地通过数字对比出来。

在开始进入正题之前,我们先引入一个概念:

折现:以后挣的钱折合到现在是多少。比如,你每年挣10w,由于通货膨胀的原因,一年后你挣的10w,只相当于现在的10/1.1=9.09w,也就是说钱的购买力下降了。


进入正题:假设你要开一家全国连锁的饭店,加盟费70万,第一年的装修费用是20万,每年净利润是40万,通货膨胀是10%。我们以10年期为限。

第一种情况:假设你没有一分钱,开饭店的90万是借来的,分5年还清:20w,20w,20w,20w,10w,利息是每年20%。

开饭店挣的钱:

开饭店挣的钱

也就是说,借钱开饭店,10年挣的钱,折合到现在是134.78W。

为什么要这么计算哪?第一年的钱不用进行折现,就是40W。第二年的钱因为有通货膨胀的作用,会贬值,那购买力相当于第一年的多少?40/1.1=36.36W。第三年的40万相当于第一年的多少?40/1.1*1.1=33.06,以此类推。
那欠款怎么算?第一年还20万,不用进行折现,但是要给利息。20*1.2=24W。第二年,要给两年的利息,并折算,20*1.2*1.2/1.1=26.18W,以此类推。

工作挣得钱:

工作挣得钱

很显然:创业(开饭店)是更有利可图的。


第二种情况:我们假设你会拿手里的钱进行投资,投资收益率刚好是10%,和通货膨胀持平。

开饭店挣的钱:

工作挣的钱:

工作挣的钱
工作挣的钱

创业再次胜出。


第三种情况:我们手里有100W。

开饭店挣的钱:

开饭店挣的钱

工作挣的钱:

工作挣的钱

再一次创业胜出。


第四种情况:我们手里有100W,并且进行投资,投资回报率是20%。

为了和前面的公式保持一致,我们假设第一年的投资是从收到年底的净利开始的。

开饭店挣的钱:

开饭店挣的钱

上班挣的钱:

上班挣的钱:

创业又胜利了。


可以讨论的情况太多了,比如通货膨胀如果变成8%,或者工资每年上涨,又或者每年的投资收益率是15%,上面的公式也会相应的进行调整。

在这里我们要讨论的其实归根结底并不是工作与创业的问题,而是----

如何把生活中的问题,归纳成条件,用量化的方式解生活的应用题。

比如,要不要读EMBA。你可以假设都EMBA的学费是30W,毕业后每年可以增加收入5W,通货膨胀是10%,以20年为期限。

通过计算,你会发现EMBA在今后20年带来的价值折合到现在值42.57W,明显比学费高,合算。但是如果调整每年带来的收入,比如每年3W,你就会发现不合算了,利用财务专用计算机计算,你会发现,一旦每年带来的收入低于3.5W时,就没必要攻读EMBA了。


量化思维可以应用到生活得很多方面,一旦意识到生活中的事情是可以用量化的思维去思考的时候,很多解不开的思绪就能很清楚地弄明白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