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观点,不一定对》
在古代农业社会,绝大多数人都在户外劳作,皮肤越白的人就意味着离劳动越远,社会地位越高。
随着工业化程度加深,美白很快就不再流行。大多数人的工作环境变成了工厂车间和办公室,白皮肤失去了特权色彩,取而代之的是小麦肤色——欧洲大陆日照较少,足够有钱又有闲的人才能去海滩度假晒太阳。但这种流行无法在东亚获得市场。东亚地区日照充足,女性天生肤色较深,晒黑的皮肤难以清晰地展现社会地位。
面膜是一款只作用于角质层,几乎不影响真皮层的产品。这意味着,在天花乱坠的功效中,面膜只有基础的清洁、保湿功能是真正实现的。
2013年,中国生产了7294.3万吨西瓜,占全球西瓜生产量的67.4%,其中仅有6万吨西瓜出口。再加上28万吨进口量,平均每个中国人拥有108斤西瓜。
西瓜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扬光大,除了多地昼夜温差适合西瓜生长和发育,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对于“消暑”的需求。西瓜显然是“消暑”的最佳食物。西瓜有90%以上的含水率和6%的含糖率,在如此高水分含量的甜味水果中,只有杨梅和葡萄可以与之匹敌,但无论是保鲜能力还是易运输能力,西瓜都远远强于二者,在古代的运输条件下也仍然能以新鲜状态运抵远地。
长江中上游的大部分地区恰好与太阳辐射年总量低于110千卡的热量区相重合。那里的人之所以重口吃辣,是因为晒不到太阳。
大众饮食文化的传播和流行方向,总是从劳务输出地区向劳务输入地区流行,而劳务输入地区的饮食却很难在劳务输出地区大面积流行。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或许非常容易给我们直观印象,中国户籍人口流出比例超过10%的省市一共有6个,按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排列如下:安徽、江西、重庆、贵州、四川、湖南。属于嗜辣地区的四川、湖南、湖北、重庆、江西、贵州、云南七省市,向外输出人口3684.2万人,占全国向外输出人口总数的43%,他们覆盖了中国所有地区,所以我们能非常容易感觉到全国都在嗜辣。
人口总是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因为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越多。
从传播学角度来说,特征越是单一、鲜明、强烈的东西,辨识度越高,越容易在同类中获得更多注意力。
辣其实并不是一种味觉,而是一种类似触觉的感觉。辣椒素是直接刺激口腔黏膜和三叉神经而引起的一种被烧灼的疼痛感。
当人类吃下一口辣椒时,趋利避害的本能告诉我们自己正身处危险之中,然而理性又告诉我们自己很安全,这种安全享受危险的感觉,能给人带来极大的快感。
天山南北降水量差距很大,北疆山地草原有北冰洋水汽进入,降雨量与内蒙古东部相当,而高山环绕的塔里木盆地是最干旱地区。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的说法最早出自清末民初笔记汇编《清稗类钞》,从一开始,这个词就是贬义的:“时人以九头鸟能预知一切,故以之比聪俊者。后更转以讥狡猾之人,而曰:‘天上有九头鸟,地下有湖北佬。’盖言楚人多诈故也。”可见,“九头鸟”自始就是讥讽人用的。
李希霍芬的说法,却很可能从另一面接近了事实真相:在“九头鸟”的说法出现的时代,湖北的农民群体是全中国最聪明彪悍的。
由于黄河和淮河的定期泛滥,当地居民无法稳定的积蓄财富,长期以来形成了注重短期行为、为生存不择手段等行为偏好,进而导致周边的河南、安徽、苏北成了被地域攻击的常客。
无论女生的数学成绩相对男生是高是低,女生在文科领域始终能占据巨大的相对优势。
“延迟满足”其实就是通常说的放弃眼前诱惑的耐受力。
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延迟满足能力强的人,前额叶皮层区更活跃,这个区域负责解决问题、克制冲动行为;而延迟能力较低的人,中脑更活跃,该区域位于大脑深处更原始的部分,与人们本能的欲望、快感及成瘾有关。
东北人对即时满足的追求使他们把时间花在“唠嗑”上,于是他们成了中国最有综艺感和表演天赋的人群。
稳定和平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培养延迟满足能力强的人。
克制、忍耐是违反人自然天性的特质,但在注重保护和积累财富的社会,会通过强烈的竞争压力不断筛选,并形成自我规训文化,逐渐抑制住天性中的冲动、好斗——这是狩猎采集社会利于个体和部落生存的特质。
东亚经历了比欧洲更漫长的精细农业,人口高密度的竞争压力培养出举世无双的吃苦耐劳和精打细算能力,在工业化上总是比其他非西方国家有更卓越的成就。
无论是过去的苏联、东欧,还是今天的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这些初高中数学计算能力较强并且数学竞赛水平高的地区,唯一的共性就是它们有着强大的国家应试教育体制。
数学竞赛所需的是熟练和技巧,不依赖天赋,转而依靠大量的集中培训亦可取得成就;而高等数学的研究和学习则靠持久的工作和深入的理解,与技巧性的算术(arithmetics)不同,数学研究讲求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对复杂多样的数学问题有深刻理解力远重要于特定类型问题的求解。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悬念是一种问题未得到解决的状态,它使读者困惑的同时,也在潜意识中(难以控制地)开始了寻找破解之法的尝试,被心理学称为酝酿(incubation)。“酝酿”是大脑自动地、基于直觉与生活经验的判断,试图使用自己熟悉的认知方式来解释一个事件或现象发生的原因。因此,优秀的作者一定不会让情节的发展完全符合读者的预期,当悬念解开,打破了思维定式,重构了因果关系——“原来如此!”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
中国式的英雄主义不建立在超众的个人能力之上,而更强调个人为集体的服务。
为了保证配偶的忠贞,雄性表现出暴力的屡见不鲜。比如果蝇精液里的性多肽,就可以显著降低雌性再次交配的欲望。而广大雌性面对可能出轨的配偶也绝不手软。例如有一种埋葬虫(Burying beetle),夫妻双方会共同保卫一具尸体,用于产卵和喂养后代。但偶尔它们会遇到巨大的、可供多个雌性产卵的尸体时,心痒痒的雄性会试图释放性外激素吸引新的异性,而雌性则会施以撕咬、踢打、戳腹,制止雄性出轨。最极端的一种情况是蜘蛛——在交配结束后,雌蜘蛛会在肉体上消灭雄性,杜绝配偶一切出轨可能性。
在物质匮乏的时期或地区,物质资源显得尤其重要,雌性对雄性的依赖会大大增加,雄性在博弈中的筹码增加,享有择偶的主动权。而食物充足的时候,雌性因为生育代价高,卵子成为稀缺资源,择偶时就会挑剔起来。
在中国,社会地位高的男人,在穿着上却很随意。很多时候,一个男人在服饰上体现出来的随意和舒适程度,反映的是其身份和地位。
提升个人的仪表形象,显然是一件需要耗费时间和金钱的事。对女性来说,对仪表形象的投入,总是能带来正面效用,它的边际效益递减的特征并不明显;对男性来说,对仪表形象的投入正面效用很低,或者说边际效益递减得很明显。
在中国,某种程度上,男性的魅力来自金钱和地位,而女性的魅力则是年轻和貌美。两者是互相成就的。因此,中国男性才普遍不重视仪表形象,更不在乎牙齿的形象,即使是需要频繁在镜头前出现的演员也是如此。当然,这种男性演员通常会被称为“实力派”,因为他们是不靠脸吃饭的,也不认同那些靠脸吃饭的“小鲜肉”。
犹太人在大流散之后处境悲惨:丧失故国、散居各地的犹太人,无论最初在罗马帝国境内,还是后来在西方基督教世界和东方伊斯兰世界,皆属于“少数民族”,那些拒绝改宗的犹太人,长期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
留给犹太人的只有少数被封建关系所遗漏的边缘行业,这些行当的共同特点是:因没有垄断权而极富竞争性,需要一颗精明的头脑,读写和计算能力很重要。因此,犹太父母可能更愿意投资孩子的教育,提升其读写计算能力,以及运用理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犹太人的智力优势是近一千多年中犹太民族在严酷选择压力之下进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