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餐厅和民宿都会备有煎茶,总觉得煎茶有一股很重的焙烤的焦香气,热水冲泡后焦香浓郁,还挺涩口,感觉适合做茶泡饭或者吃完寿司来一口,搭配甜点也还行,就是单喝的话实在不享受。
顶着烈日在外面暴走一天,回到民宿发现,茶几上的水壶里备有茶,倒出一杯来,发现是主人家提前准备的冷茶,保存在保温壶里。原本一身疲惫,身上都是汗,喝过一杯竟觉得瞬间清凉。而且冷泡的煎茶,竟然没有涩口的感觉,感觉非常清爽。
在商业还不是那么丰富的年代,夏天的冷饮还不是那么轻易的能在路边买到,不想让孩子喝太多可乐汽水的家庭,都会自制一些糖水饮料放在冰箱里。夏天到伙伴家做客,总能品尝到各家妈妈的精心准备。好像在瓶装饮料以及路边饮料店盛行的今天,那种「打开冰箱,就能喝一口自己做的饮料」的生活情趣,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我真的很想和发明冷泡茶和冷萃咖啡的人握个手——这种颠覆以前我们认知的制作方式,因为没有热水的高温释放过多的茶多酚和咖啡的酸,竟然让茶和咖啡都呈现出更清冽爽口的口感,感觉更适合夏天。而且做法超级简单。
冷泡茶和冷萃咖啡在Instagram 上超火,也因此带红了一款叫做Mason Jar 梅森杯的杯具,因为它自带盖子适合冷萃,有杯柄方便引用,而且外形够复古,有腔调,非常适合拍照,非常Instagrammable!
不过讲真,冷萃的方式制作饮料,理论上是不挑容器的,挑容器的是社交网络,如果杯子没有盖子,加个保鲜膜就好……我用的容器是今年618打折购入的Muji的冷水壶1L的大小,不多不少,配有茶漏(不过还是自己再加滤包会更滤得更干净),可以横放,除了适配冰箱不同的储物环境,还能在水不满的情况下,让水泡到茶包咖啡包。这个夏天,几乎泡茶和咖啡都靠它了。
冷泡茶或者冷萃咖啡实在是没有什么技术难度:直接用袋装茶最省事了,如果是散装茶叶颗粒或者粉末就找滤孔细密的茶包袋,某宝上就有,十来块能卖200多个,玉米纤维制成,煲汤的时候还可以拿来装汤药。用滤包装好茶或者咖啡粉,放进密封容器里,加冷的饮用水,放进冰箱里等两小时,就可以喝了。如果让它在冰箱里过一晚上味道会更浓郁。
喝的时候可以根据口味加牛奶、水果、糖浆、蜂蜜调制自己喜欢的口味,这个时候就是大胆发挥创意的时候了。
整个制作过程,感觉最花成本的就是等待的时间,这种不能现做现喝的流程,以及经过等待,打开饮用时的期待,让这个看似简单的饮料有一种春种秋收的仪式感。
真希望有一天老板能把真实的不存在咖啡馆早点开起来,能做给你们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