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老天涯客,我知道的可能多一点。
2017年:天涯论坛首次出现《栖霞客评石头记》前九回,公布者文龙晓星,也就是朱贵文。
2018年,百度贴吧开通“朱贵文吧”,墨香阁上传《栖霞客评石头记》至十二回。据说墨香阁曾经看过《栖霞客评石头记》前四十回。
2019年,微博“朱贵文0401”更新《栖霞客评石头记》至十五回。随后知乎创建“朱贵文专栏”连载。从此再无下文。
《栖霞客评石头记》怎么回事,别人说了不算,只有朱贵文自己说的话才靠谱。下面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栖批》,原是我家破烂箱中一堆纸,乃我放羊席地而坐时垫胯下防潮之物。”这是朱贵文对《栖批》来源的解说。
“后网络盛行,观装神弄鬼者高居殿堂信口雌黄,心中不忿,遂传网上。”这也许是朱贵文披露《栖霞客评石头记》的最初原因吧!据说朱贵文曾经和“百家讲坛”栏目组商量解密《红楼梦》的事,但“百家讲坛”负责人告诉朱贵文,上“百家讲坛”的人必须从大学教授中选拔,还要经过政治审核,此事因此作罢。
“无知作祟,妄加阻隔,设置审核,不能继续。”这是在天涯断更理由。(其实天涯审核只是网站的正常程序)
“百度封禁该贴,不使更新。”这是贴吧断更理由。(后来墨香阁说,由于《栖批》里违规文字太多,因此导致贴吧吞贴。)
“然世上无知者多,不懂其意,狂喷谩骂。为一口气,谋出版,无钱,东奔西走,求上告下,惶惶如丧家之犬,哀哀似跳梁小丑,终无果。方知世间钱财为尊,才华皆狗-屁。”这是不能出版的理由。
“喧阗一炬化云烟,管他红楼与青楼。”这是朱贵文烧书时写的一句话,当时微博上还有一堆熊熊火焰。
“今毁书重归田垄,闲观山水,荷锄暮归,神清气爽,再无争锋之念。”可见《栖批》真的毁了!
“我有《栖批》,精彩绝伦。一字一金,价值连城。欲传网络,愚者作梗。究其原因,人微言轻。谋求出版,难筹资金。辗转逡巡,无用之功。纵观红学,众口纷纭。鸦鸣雀噪,鸿鹄无声。檀木泥陷,珠玉沙沉。聊作此语,虚度光阴。”这段话道尽了下层人的可悲!
《栖霞客评石头记》引起广泛关注自有他的独到之处。这本书前十五回对《红楼梦》很多难解之谜作了比较合乎情理的解释,这些解释是多年来没人能想到的。下面具体列举一二。
1.宝玉分明满腹才华,能出口成章,为什么书中却说他不喜欢读书?这个问题争论了很多年没有靠谱的答案。《栖批》解释说,《红楼梦》里真做假,假亦真,很多词语要反着理解,“读书”二字其实指结交狐朋狗友,营私舞弊,欺良霸世。这算是当前最靠谱的解释了!以宝玉的性格,让他去“读书”当然是不肯的了!
2.贾宝玉为何喜欢和女孩儿厮混?这个问题可谓是众说纷纭,有说宝玉好色的,有说宝玉没男人气概的,有说宝玉是女儿性情的……直到《栖批》出现才说出了原因:原来世道污浊,宝玉是洁净之人,从出生那一刻就难以和下流同道,万般无奈才躲进了闺阁之中。这和陶渊明弃官归田几乎同出一辙,难怪作者哀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啊!
3.宝玉出生时嘴里为何要衔一块玉?可叹那些名人学者研究一辈子竟然搞不懂其中的含义!《栖批》说,玉,就是高洁。这个解释真让人醍醐灌顶,原来玉代表人的性情志向,贾宝玉一出生就是个高尚洁净之人啊!
4.宝玉为何在梦里和秦可卿发生男女之事?呵呵!这个问题把中国人的头都想白了!有人说秦可卿是宝玉梦中情人!有人说宝玉和儿媳妇不干净!……直到《栖批》出现才让人恍然大悟啊,原来秦可卿勾引宝玉是暗示浊世对初入世道的宝玉的引诱啊!可见一个人出生后所处的环境是多么的复杂。
5.《红楼梦》书中社会环境究竟如何?有人说《红楼梦》极力称赞皇上仁慈英明,可见当时社会很稳定。然而《栖批》却抛出了至关重要的“正邪二气”之论。书中贾雨村说,当今社会正气充盈,邪气只能躲进深沟大壑。似乎表明社会是多么的和谐啊!但栖霞客却一针见血的批注:贾化!贾化!原来雨村说的是假话呀!难怪作者一再强调“真做假假亦真”!
《栖霞客评石头记》目前只有十五回,对《红楼梦》失传的内容披露不多,但是朱贵文却在微博微信快手等等媒体上披露了很多内容,我整理在下面大家参考。
1.【至后回荣宁相斗,秦可卿毁家,两府玉石俱焚,方知此字之威力。】(出自微博)这句话信息量太大了!原来荣宁最后相斗而亡,并不是被皇上抄家!忽然想起检抄大观园时探春说过,我们这样的人家从外面杀进来是杀不死的,只有从里面互相残杀才能灭亡。这句话恰恰印证了栖霞客这句批语。只是不明白秦可卿是如何毁家的,因为秦可卿早早就过世了。
2.【唯妙玉身陷青楼,受尽凌辱,竟不能保其洁净也。至瓜洲渡口毁两府,究其根底,吾亦知两府非毁于妙玉之手,乃毁于洁净二字也。】(出自快手)如果说这件事是真的,那可是和原子弹爆炸有一比,要知道《红楼梦》最难以解密的就是妙玉。妙玉位居金陵十二钗,却无人知道她的角色作用,况且脂砚斋也提起过瓜洲渡口。究竟瓜洲渡口发生了什么,只能等朱贵文吐金口了。
3.【两府之败决于贾琏秦氏之淫,故二人之淫乱乃灭亡之首罪也。】(出自快手)这句话简直石破天惊,当头一棒!贾琏和秦氏有故事?不可能吧!秦氏和王熙凤是最好的闺蜜,怎么能对不起凤姐?莫不是其中另有隐情?
4.【湘云避祸江湖,心苦而身洁也。】(出自快手)有个红学家说过,史湘云最后成了船妓,又嫁了宝玉。但栖霞客的这句批语直接否定了红学家的看法,并且说史湘云“结仇获罪”。谁对谁错?交给时间吧!
5.【凤姐之专一乃世之罕见者,至后回贾琏因淫入狱,凤姐尚能奔走相救,其之能容亦世之罕见也。】(出自快手)这是栖霞客直接披露的后回故事。原来贾琏最后进了监狱,被凤姐救出来了。
6.【及至聪明自误,一怒毁两府,却不能全怪凤姐之恶毒。】(出自快手)又是一句关于后面内容的批语!原来荣宁二府竟是毁于凤姐之手。朱贵文一再强调,“一从二令三人木”并不是指凤姐被休,这三个字与凤姐毁两府有关。凤姐到底如何毁了两府,真相如何,交给时间吧!
7.【凡鸟,凤也;口口,口口也;从者,口口口口,口也;令者,口也;人木者,口也。合口口口,伏口口口口。】(出自贴吧)这是网上出现的一段话,据说是《栖批》对“一从二令三人木”的解释。根据看过《栖批》的人透露,栖霞客对《红楼梦》里大部分判词作了解释。可是,为什么这些解释不能公布出来呢?可能和朱贵文的心理有关系吧,据说朱贵文非常厌恶三种人:红学家、索引派、装神弄鬼者。他直言这三种人在世一日,《栖批》就不公布!呵呵这个胸襟让人又气又笑,要知道红学家任何时候都有啊!虽然现在的人提起红学家就翻白眼,可是想让这个名号消失也不可能呀!索引派这些年更是风起云涌,大谈特谈,说什么“黛玉原型是崇祯”、“王夫人是多尔衮”、“王熙凤是魏忠贤”、“贾宝玉是灵霄宝殿的玉皇大帝”……这些人就像庄稼地里的草,一茬又一茬,怎么会消失呢?至于那些没地位没文化成天在网上信口开河自称大神的装神弄鬼者其实完全不用理会,这些人充其量只是丢丑而已,是成不了气候的。
据说有些和朱贵文关系好的人也有幸看过《栖批》全本,根据这些人的说法,《栖批》的内存量远远大于人们的想象。我搜集了他们的言论,整理在下面供大家参考:
1.《栖批》介绍了《石头记》的创作模版,其实就是一本没有传世的小说《风月宝鉴》。这个说法好像和《脂批》有相似之处。
2.《栖批》详细讲述了《风月宝鉴》的故事内容。这可是无价之宝啊!从古到今还没有谁敢说知道《风月宝鉴》这部书的内容!朱贵文可真敢吹啊!要是有了《风月宝鉴》这本书,破解《红楼梦》还不容易?
3.《栖批》讲述了作者以《风月宝鉴》为底本创作《石头记》的过程。
4.《栖批》讲述了《石头记》被毁导致残缺不全的事件。啧啧啧啧啧啧啧啧!神奇!
5.《栖批》详细讲述了秦可卿、王熙凤、妙玉、薛宝钗、史湘云等人物的结局。
6.我曾经在贴吧里看到有人问墨香阁:“《风月宝鉴》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是不是和《金瓶梅》一样的黄铯小说?”墨香阁回答说:“《金瓶梅》充其量只是一本黄铯小说,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影响而已!而《风月宝鉴》则对青少年有着无法补救的残害作用!”试问,一本什么样的小说会对青少年产生无法补救的残害作用?据说外国曾经出现过一本小说,有些人看了会自杀,难道《风月宝鉴》就是这么一部小说?我在网上看到刘心武鼓励别人家小孩读《红楼梦》,天哪!这要是弄出事来谁负责?这些红学家破解《红楼梦》不行,肚子里蛔虫倒是挺多的!
7.关于史湘云的结局,墨香阁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史湘云没有成为船妓,也没有嫁给宝玉,史湘云一直在逃难。”
中国红学研究已经走过了数十年,不可否认的是,这门学问已经走上了一条死胡同!《栖霞客评石头记》的出现好像是一剂兴奋药,给红学带来了一道光亮,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这部书才公布了十五回,就遭到了索引派的大力围剿。有些人连十五回看都不看,就谩骂攻击,极力诋毁,欲灭之而后快。而媒体对此也摆出一副退避三舍的态度,不闻不问,静候这部书自溺而亡。这种现象令人心寒,这绝不是正确的求知治学的态度,要知道《栖批》仅仅只公布了十五回啊,大家为什么不能允许朱贵文将全部批语公布后再加之评论呢?有些人究竟害怕什么呢?《栖批》到底触动了谁的利益呢?难道中国的文学真的走到了争名夺利的地步?
看一看现在的中国,许多人动辄家产百万千万,甚至过亿,然而,对于一个农民来说,想出版这样重要的一本书,竟然拿不出几万块钱,而且还遭到了很多人的讽刺嘲笑,这真是中国红学界最滑稽有趣的事件了!那么朱贵文对索引派的围攻又是怎么看待的呢?我前几天在他的微信里看到一段话,也许能读出答案。朱贵文说:
【很喜欢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里面有位扫地僧言道:世人都喜欢苦练武功,希望有朝一日能横扫群雄,名扬天下。但是要想练成高深的武功,需要用佛法作辅助。因此武功越高,佛法也就越高。然而佛法到了一定的境界,修炼之人却又不屑去争强好胜,用武功去杀人了。
离过我,也许中国这些红学家再过二百年也解不开《红楼梦》里的迷团,因为他们只会望文臆断,牵强附会。可是,就算他们的研究成果毫无意义,毕竟也是一生的心血啊!我区区一介草民,偶然路过这个世界,又何必为了毫无用处的虚名而让他们颜面无存,将他们逼上绝路呢?
人生一世,不过短短数十载,最难得的是“宁静”二字!几年前误入是非口舌之地,是我最大的错误,如今又重回宁静之境,是我最正确的选择!】
看到这段文字,忽然觉得悲哀到了极点!想不到曾经举国若狂的红学竟然混到了让一个种枸杞农民都可怜的地步了!真搞不明白那些大名鼎鼎的红学家为什么就不能虚怀若谷的去向朱贵文请教一下呢?难道低下那颗高傲的头颅会死吗?朱贵文向国人敞开了走出迷宫的大门,而国人却用自大狂傲砌起了一道墙,封死了这道大门!
唉!所谓好事多磨吧!不管这个栖霞客的批语是对是错,我只希望看到《栖批》全文再作判定,因为我迫切希望在这短短的一生能知道《红楼梦》的谜底,我实在不想看网上成天充斥的“王熙凤原型是某某”“贾母原型是某某”“红楼梦写的是反清复明”“林黛玉是崇祯”“黛玉保卫家园”这些荒诞无稽的言论,更不想看到“贾敬是嘉靖”“袭人是袭击别人”“玉带林中挂是林黛玉挂了”这些学前班式的解读,我只想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弄清楚《红楼梦》里那些判词的意思,只想知道失传部分的内容,只想知道书中人物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