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蓉老人是浊内心十分钦佩的表演艺术家。提起她来,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其与巩汉林、金珠夫妇在春晚上合演的几部作品。如1995年的《如此包装》、1996年的《打工奇遇》、以及1999年的《老将出马》。很不幸,赵丽蓉老人于2000年因病去世,享年72岁。
在二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温她当时的作品,欢笑之外更多的是反思。很不幸,当时小品中讽刺的现象在如今依旧普遍。
小品《如此包装》,讲述的是一位艺术总监(巩汉林饰)要将一位老太太(赵丽蓉饰)包装成国际化的大明星。小品着力凸显老人守旧的心态与年轻一辈开放心态的冲突,造成了一系列有趣的效果。
比如总监给老太太取艺名,非要取洋气的名字“玛丽姬丝”,最后被老太太念成“麻辣鸡丝”。
放到现在来看,这个小品依旧充满着意义。比如就在不久前因为“萨德”事件而掀起的抵制韩流运动中。一大堆名字“韩气”的企业跑出来喊冤,说自己其实是本土国货,请求国人们不要误伤。当初没有抵制韩流的时候,怎么不多宣传宣传自己是国货呢?
这与二十年前的“玛丽姬丝”、“麻辣鸡丝”,有什么不同呢?
小品《打工奇遇》,讲述的是一位老太太(赵丽蓉饰)为了学习大酒店的先进管理经验而去打工。酒店经理(巩汉林饰)让老太太装扮成慈禧,以浮夸的价格卖出普通的产品。
比如将“二锅头兑白开水”称之为“宫廷玉液酒”,要价一百八一杯。比如将“各色凉拌萝卜”称之为“群英荟萃”,要价八十一盘。
看完小品,我联想到的是现在创业圈可能存在的浮躁气氛。会不会存在一些情况,创业者们把钱用在了造假数据、宣传营销上面,而忽略了产品本身的的研发,最后的结果是骗几轮融资拉倒。
二十年前小品所讽刺的事,至今仍在发生。
我对于赵丽蓉老人升起敬意,是因后来他人对巩汉林先生的一次采访。采访中巩汉林先生透露在出演小品《老将出马》时,赵丽蓉老人的身体已经很不好,是在带病演出。
小品后面有一段赵丽蓉老人跳舞坚持不住摔倒的片段,观众都以为是预先设计好的桥段,然而其实是赵丽蓉老人真的身体坚持不住摔倒了。
再后来我了解到,赵丽蓉老人其实并不识字。可是其却能在小品《打工奇遇》末尾悬腕写下了“货真价实”四个毛笔大字。
原来在确定完演出任务后,赵丽蓉老人专程花了数月的时间练习那四个字。为了演出的一个片段而耗费数月时间,这样的态度让我肃然起敬。
相比赵丽蓉老人的“货真价实”,浊某倍感汗颜。
化浊 2017-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