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研究“注册”和“登录”,发现原来看似简单的两个功能背后却蕴含了很多内容,包括产品逻辑、相关的安全知识、用户体验等。
读了些文章、再把玩了十几个app的注册、登录流程,打算写个小文。
一、 为什么要登录?
对用户来讲,最大的价值在于我想mark住这个产品中与“我”这个个体相关的东西,譬如我选的一件衣服、我爱的一篇文章、我制作的短视频,我希望把这些内容都存在“我”的账户中。
而对于企业来讲,是为了识别这个用户,即确定这个人的ID. 那么之后做用户管理、运营分析、安全保障时才不致于盲目。那么,既然是为了识别用户,即只要抓住用户身上那个独一无二的特征即可。目前常用的方式是手机/邮箱/第三方,更为先进的有阿里巴巴的刷脸识别、苹果的指纹识别等。
既然有那么多不同的识别途径,那接下来我们就围绕着这个点做延伸。
二、不同的登录方式对比
首先,我们来看看用户登录是否是识别用户的唯一途径?
答案是否定的,在登录之前其实我们就可以捕捉到用户的信息。譬如,用户浏览网页时留下的cookie、使用移动设备时留下的设备ID、而在微信平台上又可以获取到用户的open ID.
但以上这些途径是不能满足大多数产品定位用户的需求的,所以我们有了手机/邮箱/第三方。
当我们识别一个用户时,我们希望用于识别用户的这个特征尽量地有唯一性、长久性、安全性。譬如,用社交账号注册就没有用手机号注册好,因为社交账号可以有多个,它的”唯一性“不如手机号。再说设备ID,它虽然相对“唯一性”较强,但是却不具备长久性,一两年更换一个手机很正常,而当更换之后,之前的所有数据又找不到了。诸如此类。
总结手机/邮箱/第三方登录,由于以下特征,让他们如此popular:可以验证身份的有效性+可以找回密码(不至于这个id寿命太短)+普遍性(基本上都有手机/邮箱这些咯)。但他们之间也是有差异的。
1)手机
手机是最精准的,并且安全性最高的一种方式。所以,从企业销售运营等角度来是最好的,但手机也是用户不太愿意填的一类信息,关系到个人隐私、也怕被骚扰。所以合理地界定哪些时候问用户要手机是合适的,这个很重要。譬如,像浏览性质的一些网站(如新闻门户)像用户要手机号是不太合适的,但如果涉及电商领域,适当的时机让用户填手机号也是ok的。
2)邮箱
邮箱的有效性在国外会更加明显,因为外国人普遍有使用email的习惯、有常用邮箱,且也适应用邮箱接收验证码的形式。在国内也大规模采用了,我觉得一方面和邮箱的普及程度有关,另一方面,若用户不愿意填手机号、而企业又不想用户通过第三方登录(通过第三方,企业不一定能全面掌握用户信息),那么这时候邮箱或许是一个选择。另外,我也发现了一些趋势。小红书在登录界面就仅采用了手机、第三方登录,而未采用邮箱。
3)第三方登录
我们先来看看第三方注册的一个流程吧(一般第三种是最常见的)
第三方登录对用户来讲,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一个账号走天下、也不用再次输入用户名、密码等。但却也有一定的风险,譬如,如果有一个你qq被盗了,可能其他平台你也进不去了。
对企业来讲,可以减少用户在注册登录的环节流失、而用户也可以把应用内的内容分享到相关联的第三方账号,但是自身并没有这些账号的所有权、都是在第三方那边。极端情况下,如果qq不给你授权了,那所有来自于qq的用户都要流失掉。
4)关于绑定
有不少应用都有绑定账号的功能,可分为强制/非强制的,如果是必须绑定的,那么也分为注册后需要立即绑定的以及注册之后、在某种场景下才要求绑定的。譬如,简书就属于最后一种情况。注册时可以通过第三方直接登录,要发布文章时就显示需要绑定手机啦~
“绑定”自然会让某些用户觉得麻烦,但是还是要说一下它的好处:
a. 安全性。一个账号不行了,还可以通过其他账号登陆
b. 方式一个用户下面有这个应用的n个账号,这样方便管理
三、关于安全性
来唠叨一下关于注册登录的几个和安全相关的问题
1)防止被撞库
通过第三方登录,一号走天下;用账号和密码登录,很多用户都只用一套。像上述这种情况,只要在一个不安全的网站上泄漏了自己的账号密码,那么黑客也很容易获取你在其他平台的登录帐号和密码了。因此有现在有些产品已经在尝试去掉这个环节。一方面是为了简化注册流程,增加注册转化。另一方面,移动时代,APP基本可以一次登录一直用,登录情况比较少,完全可以用手机号验证码登录,或者三方登录进行。譬如,铜板街,直接将注册和登录一体化、用验证码进行登录
2)注册验证码
所谓注册验证码就如我们春节抢火车票时,那个被吐槽到很厉害的图形验证。它最初出现的初衷是为了区分机器人和人,当然注册验证码的形式有很多种,包括数字验证码、图形验证码、用户行为验证码(最难被破解)等等。
而之所以出现机器人刷号的现象本质上也是因为有利可图。譬如,利用机器人伪造多个手机号,就可以在电商平台上获取更多优惠、可以刷评论、可以积人气等等。
而注册验证码在什么时候用也是有讲究的。譬如和应用的性质有关系,比如12306.cn,电商平台等就很需要注册验证码。而像知乎、领英这种类型的产品则对注册验证码的需求没有这么强。一般会在特定的时候出现,譬如忘记密码时、多次输入不正确密码时、登录的设备/地点异常时。
四、不同应用中的登录方式
研究了十几款app,发现应用的类别、国别不同,在注册登录的设计上也各有特色。这里不打算做全面总结,只是个人对产品观察中的零散记录。
1)先来说说不同国家的产品
首先是注册流程,大家还记得uber才进中国的时候吧,还记得那个注册流程有多长么....今天去看了滴滴的注册登录,仅需输入3各信息:手机号、验证码、密码即可。这也反应出在使用习惯上,中国人还是喜欢“快”,能迎合用户这种习惯的应用也能减少用户的流失。其次是注册方式,国外不习惯用手机号,还是邮箱和第三方居多,这个不赘述了。当然,还有隐私保护上。(把滴滴的注册流程截了个图)
2)再来说说不同类别的产品在注册登录上的差异
a. 是否需要用户注册登录?
市面上绝大多数产品是有注册登录流程的,但也有少数应用是不用的。譬如,工具类型的应用美图秀秀,还有很火的vue,都是很注重用户体验的2c类产品,让用户用完即走。
b. 啥时候登录
啥时候让用户登录和产品的属性有很大关系。譬如,社交类帐号一般都会在第一步强制让用户先登录,因为社交产品的属性就是需要用户以特定的ID出现。当然,有些社交软件也带有媒体的性质(大家可以公开地分享信息),譬如微博,因此它也是可以先浏览一些内容后再登录微博。再譬如,一些金融工具,譬如支付宝等,由于涉及到较为敏感的信息,也是需要用户在第一步就进行登录。
还有一些产品是必要让用户完成注册登录的,但为了减少用户流失、保持较好的体验,一般将注册登录设置在某些特定环节。比较典型的是交易平台,譬如淘宝、携程、大麦网等等。
c.用何种方式登录
这个问题,一般关注的焦点在于是否有必要问用户要手机号(手机号信息对企业来讲很关键,但一不小心也怕流失用户或招用户烦),以及用户通过第三方登录后是否还要求绑定。
关于手机号的问题,还是多思考你的产品为用户提供的是何种价值,要实现这种价值、是否必要让用户输入手机号。如果是电商金融类产品是必要的,但大多数资讯、工具类的可能就要斟酌下。
再说绑定问题,可以绑定自然最好,可有效避免一个用户多账号。但是要学会smart地让用户进行绑定,避免招致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