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同事聚会。这段时间在干什么?这个问题成了大家交流的主题。是呀!不知不觉都放假一个月了,我自己干了些什么?仔细捋捋:除了弹古筝,看书,陪父母,看奥运,追剧,最多的事就是练车,考科二了。
说真的,看上去真的完全不难,就四个项目:左右飞倒车入库,侧方位停车,曲线,直角转弯。所有要考的项目的每个点位我都可以教别人了,画出草图依次讲解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可惜,一去考试,不是这里出问题就是那里没合格。考了三次都没过,居然还在最后一项最简单的直角转弯处败北。真是无比气愤!一直以来的学霸彻底变学渣了!无比郁闷!自信心被击得粉碎!(之前以为可以像儿子和很多朋友一样,一个月拿到驾照。)终于在学车的这一个多月里,深刻感受到了一名弱差生的悲愤和无奈!
同事毫不掩饰地回忆她学车的心得:天啦,哪里是人在操纵车,感觉简直是车在驾驭人。本来就完全陌生,结果等几个小时才摸两三把又该换人了。又热又晒,自讨苦吃。路考时全部在土路上练,颠得人都快散架了。手动档要考挂档,总是手忙脚乱,不注意又熄火了。唉!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今天,同为学员的一位高中老师也吐槽:侧方停车究竟是压线打死方向盘,还是即将压线打死方向盘?怎么每次都不一样。唉!总是控制不了速度,倒车入库时一动方向盘,脚下也松了刹车,快得自己都控制不住了。教练在旁边一生气,自己就更紧张。简直是有点不知所措。
看来,不只是我一个人难受——师傅说最不喜欢教教师、医生和类似于九院的科研人员。因为知识太多,不听话,随心所欲,科二本就是考死的点位,偏要不按要求操作。点位看不准,手上又慢,还不接受意见。
我的神呀!学车本就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技术性知识,不同的身高点位不同,运动的车每次速度也绝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看似简单的东西实际做起来挺不容易,再加上成人不同的学习习惯和长期的思维定势,所以年龄越大学起来也越费劲。再仔细想想,最主要是完全都不自信!不过,成人学车的原因也五花八门,有要用驾照去扣分的,有专门为家人喝酒临时做代驾的,有因退休了出门开车旅游互换驾驶的,有想学点技术换换生活方式的。
不管怎么样,参与学习的人真多!师傅每天从早上六点到练场,晚上八点半才下班,绝对的劳模!一个月都没法休假,除非要修车。
看着学车群里一个又一个学员成功毕业,我们这些后进生必须好好努力!马上开学了,我想学车经历带给我最大的变化就是会更加关爱后进生,多鼓励,坚持帮她们树立能学习的自信。同时,还要好好在发掘学习兴趣上下功夫,毕竟他们很多人可不是自愿选择来读书的——用他们的话来说,是父母送我们来学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