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虞
金对玉,宝对珠,玉兔对金乌。孤舟对短槕,一雁对双凫。横醉眼,捻吟须,李白对杨朱。秋霜多过雁,夜月有啼乌。日暖园林花易赏,雪寒村舍酒难沽。人处岭南,善探巨象口中齿;客居江右,偶夺骊龙颔下珠。
贤对圣,智对愚,傅粉对施朱。名缰对利锁,挈榼对提壶。鸠哺子,燕调雏,石帐对郇厨。烟轻笼岸柳,风急憾庭梧。鸜眼一方端石砚,龙涎三炷博山垆。曲沼鱼多,可使渔人结网;平田兔少,漫劳耕者守株。
秦对赵,越对吴,钓客对耕夫。箕裘对杖履,杞梓对桑榆。天欲晓,日將晡,狡兔对妖狐。读书甘刺股,煮粥惜焚须。韩信武能平四海,左思文足赋三都。嘉遁幽人,适志竹篱茅舍;胜游公子,玩游柳陌花衢。
聆听胡中海老师琅琅上口的词句时,今晚又所学了诸多名句典故——
玉兔:指月亮,传说月亮月宫中嫦娥有玉兔相伴。
乌金:指太阳,传说太阳上有乌金。如:玉兔东升,乌金西坠。
杨朱:战国时哲学家,主张“为我”、“贵生重己”孟子称其“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骊龙:即黑龙,传说其颔下有宝珠,要等它睡着了才取得到。
榼:古时盛酒的器具。
石帐:石崇之帐。西晋大臣石崇巨富,曾做锦丝布帐五十里。
郇厨:唐韦陟封郇公 ,极奢侈,厨房中饮食错杂,往往有人进入其中饱食而归。
鸜眼一方端石砚:端州今广东高要县,是古代史砚的主要出产地之一。端石砚上有鸜鵒(即八哥)眼之形迹。
龙涎三炷博山垆:龙涎,香料名,古代出产于大食国(阿拉伯帝国)。博山垆:即博山炉,香炉名,在炉面雕刻重叠的山形,极为精致。
箕裘:《礼物.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冶金如缝裘,制弓如编箕,故以“箕裘”指继承父业。
杖履:古代礼仪,五十岁的老人得扶杖,又古人入室必脱鞋于外,而长者可入室而后脱鞋。所以后来以杖履为敬老之词。
杞梓:指杞和梓两种优质木材,用以比喻优秀人才。桑榆:比喻日暮和晚年。
读书甘刺股:战国时苏秦,读书至深夜,困倦欲睡时则以锥自刺其股,使自己保持清醒,继续攻读,侯为六国之相。
韩信武能平四海:汉初大將韩信,辅佐刘邦,平四海,定天下,后被封为淮阴侯。
左思文足赋三都:晋文士左思作《三都赋》十年乃成,人入争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嘉遁幽人:指合乎正道的退隐。幽人:隐士。
胜游:快乐的游玩。
衢:四通八达的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