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乖”教师的正能量》由谢云和陈香吟两位“明师”领衔主编,其中收录的是海峡两岸30位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因为,书中的很多教学和教育理念和理想高度契合,所以能与很多的文字发生共鸣。于是,这学期我再次捧着这本书重温,并及时进行摘录。为了纪念自己的这份坚定,我还把录入的文字打印了出来,进而供自己随时检阅和学习,顺便也为自己后续写教学叙事之类的文章储备支点。
摘录如下:
1、教师是教育的基础,教师的心灵和精神则是教育的核心。没有心灵滋润的教育是无根的,没有精神支撑的教育是无魂的。因此,作为教师,关心心灵和精神的成长,使之始终保持丰富和强大,独立和坚韧,就是为教育坚守着根,传承着魂。
2、太乖只知道顺从,不乖意味着创造!3、“不乖”的老师,其实是一群富有思想、勇于实践、敢于进取、乐于奉献的人,比起那些唯唯诺诺、庸庸碌碌的“乖老师”,他们更有见识、更有个性、更有胸怀,也更有激情和担当。他们对教育,看得更重,爱得更深,做得更实,想得更远---他们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教会他们发现和创生;他们不只是给予学生结论,而且让他们形成见识和智慧;他们鼓励学生怀疑和超越,而不是培养听话、顺从的“愚民”和“奴才”、、、、、、
4、教育的美好在于:当教师们以“野火”的心灵、不乖的“人味”,向学生们传递着美好的发现和“正能量”引领时,他们其实已经把“人”字的大旗,“人性”的大旗,树立在他们的教室里,飘扬在他们的课堂上了!
5、我们应当相信,很多时候,我们自身的些微改变,都可能造成教育面目的大为改观。就像只有教室的不断成长,才能有教育的不断发展。
6、“第九条跑道”---属于我一个人的跑道。7、我脱离群体,独自沿着跑道外的空地跑,或快或慢,量力而行,随心所欲,且能悠闲自在地欣赏操场上的各色风光。
8、一个人一旦有特立独行的行为,迟早会遇上麻烦。
9、诗人阿多尼斯说,“即便是太阳自己,也只能照亮接受光明的事物。”
10、真正的语文,是学习能够安抚心灵和净化灵魂的文字。
11、《热爱生命》---你的年龄有多大,我不关心;我想知道,为了爱,为了梦,为了生机勃勃的奇遇,你是否愿意像傻瓜一样冒险。
12、周国平—每一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一定有一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只等他有一天来认领。一个位置对于他是否最合宜,应该去问自己的生命和灵魂,看他们是否感到快乐。
13、生命只卖单程票,在旅行的路途上,多看看风景吧,多听听歌吧,也多用心倾听内心的声音,感受那突然的自我。
14、教室在我心里就是一个家,一个可以和孩子们一起遮风避雨、相互取暖的家。教师的幸福感来自对这个家的守护,与每个孩子真情的互动。
15、逃离与挣扎,与其说是一种勇气,不如说是一种生命姿态。我选择离开,面对新的挑战,让自己的生命拥有更多可能。
16、托尼.马伦—真正优秀的教师能够读懂孩子的故事,而且能够抓住不平常的机会帮助作者创作故事。真正优秀的教师指导如何把信心与成功写入故事中,他们知道如何编辑错误,他们希望帮助作者实现一个完美结局。真正优秀的教师知道,他们有能力让孩子快乐,也有能力让孩子悲伤,有能力让孩子感到自信,也有能力让孩子无所适从,有能力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被需要的,也有能力让孩子感到自己被抛弃。当我们施与我们的关爱,足够关爱到读懂他们的故事,学生们就会感受到。
17、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是对生命的馈赠。与孩子们一起编织故事,不需要预设,把心放在那里,自然就会开出美丽的花儿。学生是教育故事的主角,他们的喜怒哀乐,都在诠释着成长的艰涩与无畏。18、走到哪,都可以看到风景。不在别处,在自我生命的律动中。
19、因为困顿,才有思考;因为失望难过,才有挑战的快乐。
19、因为困顿,才有思考;因为失望难过,才有挑战的快乐。
20、平台的更换,让我能够以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对人、对事的态度发生了一些变化,逐渐懂得了等待,懂得了妥协。21、“新生事物”是在斗争中成长的,“顶芽”有时也是“侧芽”未来的方向。正因如此,“顶端”成了一个可以有很多引申义的词语。有时,“顶端”是一个方向,一个难以企及却又必须突破的方向;有时“顶端”就是一个具体的人,而且的确如顶芽般强大压制着他人的成长;有时,“顶端”就是竞争对手设置的障碍,让你身心俱疲,停止前行的脚步;有时,“顶端”就是源自内心的恐惧,让你原地徘徊,踯躅不前、、、
22、美好,不在于你的昨天,也不在于你的铭泰,而是今天的你超越了昨天的自己,人的每一天都在超越之中,那么就是美好的。所以,“侧芽”应该是人生的常态,“侧芽”的生长就是渴求成长的奋斗过程。
23、一个心灵未死的老师,不应只求别人的称许赞美,而应该让孩子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那种“相互扶持、相互鼓励的革命情感“就是一名平凡老师在短暂的生命中所能给予学生一辈子的东西。
24、我的不乖,就是学着不伪装、不狡辩、不屈服、不盲从。
25、我是一个笨拙地生长的老师,追求教育的玫瑰色彩与芬芳,也经常被教育刺伤。我懵懂地行走,不断地被敲打,也曾在某个时刻失掉自信,生命的弹性却总是使我更加强大起来。我不怕伤痕,也珍惜这些珍贵的礼物。冷静、客观地审视自己的教育,使我得以成为更好的人,更好的教师。
26、真正美好的教育,应是唤醒人的自信,让生命由内而外透亮的。
27、健康的老师应该从学生身上看到善良、正直、幼稚、懵懂、、、、、
28、我是随顺人的善端来教育自我与他者的人。我以积极正向的心态判定自己是个乖老师。很多人认为我不乖,这不是我的问题,是评价我的人和评价尺度的问题。我像一个在没有车的马路上也要等绿灯的呆头呆脑的人,严格遵守着教育的秩序。
29、我只是笨,而笨没有罪,只是做不了大事。
30、人们受自己的经验限制,也受别人的成见迷惑,久而久之,将幻影变成习以为常的真实。
31、心灵的自由靠的是与自己真实对话。32、有价值的人生,是让自己的人生有价值,也让别人的人生有价值。教育是让老师与学生为自己的人生主导一场又一场充满人味的冒险。
33、让自己学会孤独与自在,与周遭的人分享每个觉醒的亮点,寻找平衡且充满人味的生命节奏。
34、三个人以上的世界要自由,学会欣赏不同的热情。
35、尽管在教育路上,我一直走得跌跌撞撞,和上学那阵一样,常常与周围人有所不同,但我会继续坚持下去,我要让自己成为丰盈清澈的大河,让我的孩子们成为岸边那快乐生长的小树。
36、众所周知,作为教师,我们的主业是应试,副业是“应查“,梦想才是教育。
37、写作不过是把对自然、对生活、对社会、对自我的观察和体认物化为文字,而这个物化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过程。
38、每一篇文字,都承载着一个个鲜明的生命,每一个词语,都是一个密码,引领你去解读上帝所创造的生命奇迹。
39、鸟类中会说话的只有鹦鹉,而鹦鹉是飞不高的!
40、教育之法在于精神,而不是技术,只有用自己的生命体润过,课堂才真正算有灵魂。
41、教育之中,求“真“最为重要,除了说实话、办真事、走正路之外,这个“真”还应指教育者的“本真”,即在教育界乱花迷眼、似是而非的“色相”中,不失掉“自己”-----有个人的底线和原则,有独特的教育理解和运用,要学会“做自己的教育”。
41、教育之中,求“真“最为重要,除了说实话、办真事、走正路之外,这个“真”还应指教育者的“本真”,即在教育界乱花迷眼、似是而非的“色相”中,不失掉“自己”-----有个人的底线和原则,有独特的教育理解和运用,要学会“做自己的教育”。
42、作为一名好教师,如果没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能好在哪里?好教师应该追求“得意忘形”的境界,努力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成为一种美妙的享受。这里的“得意”包括三个维度:一是要“得教材之意”也就是说要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主旨、特点和编写者的意图;二是要“得学生之意”,也就是说要了解学生的需要,适时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使之渐入佳境;三是要“得课堂之意”,即充分认识到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而不是一套不变的、机械的程序。而“忘形”包括三点:一是要忘掉自己的教师之形,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同一个层面,认识到自己是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要时刻以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二是要忘掉教材之形,即不拘泥于教材和教案,也不拘泥于某一种程式,而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机智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案,以适应千变万化的教育教学情况;三是要忘掉课堂之形,努力将课堂视为小社会和师生互动合作的舞台。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在与学生的合作、沟通中享受到教育的乐趣。
43、蔡元培---学校是培养人的,而不是制造机器的。学校不是工厂,如果学校“培养”出来的都是一些“规格”相同“功能”相似的“考试机器”,那么,只能说这所学校的教育是失败的。
44、一个教育人,之所以能独立于世,之所以可以让别人由衷地称一声-----“他,是个老师”,不在乎其技艺如何,不在乎其资历多深,关键是他有没有为理想而动,为信念而生,是否随波逐流、惟命是从。简而言之,他有没有活出一个“真我”来。每一个老师都应该自豪地说,“老师有千万个,而‘我’只有一个!”
45、不乖的类型大概有两种。一种是显性的不乖,他们离经叛道、惊世骇俗。再一种则是隐性的不乖,外表吻合、动作温和、动作温吞,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内心充斥着排山倒海的巨大能量。
46、我就是每时每刻都会在脑海蹦出教学的创意与想象,随时都会将教学与生活点滴相联系,不是刻意。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47、人生如果有美地东西相伴,不管这美的东西是音乐还是诗歌,是绘画还是舞蹈,那么,人生都会因此而更精彩。毕业以后,学生回忆高中生活时,能够想起那么多美丽和温馨的瞬间,那就是教师最大的成功。
48、我只在意,在孩子们的眼里,我是不是个好老师;我只在意,孩子们有没有因为我的存在而感觉到幸福。
49、“不影响他人”才是纪律存在地真谛。我有个要求:完成了作业想活动的,请到教室外面去;想和同学交流的,请到教室外面去。看着他们在教室里安静地阅读,轻轻地走动,我会觉得教室真是最美妙的地方:孩子、书籍、生命,相互交融,相互辉映。50、小路,尤其自己选择的那条,几乎就是自由之路;弯路,是迷人的路,在弯路上,荆棘丛生,也繁花满树。
51、书看得多一点,上课时就不缺“神侃”的资料,也似乎多了些微见识。
52、“教育是慢的艺术”的奥义:孩子的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他们天生就需要时间去经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爱、什么是恨,这些都是成长的必备元素。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就是,教师陪着孩子一同成长,陪着孩子一起经历他们注定要经历的,陪同孩子一起感受他们必须要感受的,陪同孩子一起承受他们肯定要承受的。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在适当的时候恰到好处地推他们一把,不用去费心劳力地拔苗助长,也不用为孩子的过失而怨天尤人。
53、很多时候我们都低估了学生,因不放心而贪全面而时间不足,因时间不足而大行“漫灌”之术,最后因“漫灌”而“贫瘠化”,继而往复,“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所以,应验了教育界的一句“箴言”: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从这角度看,真正有生命力的课堂,是要学会“放手”和“等待”的。
53、很多时候我们都低估了学生,因不放心而贪全面而时间不足,因时间不足而大行“漫灌”之术,最后因“漫灌”而“贫瘠化”,继而往复,“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所以,应验了教育界的一句“箴言”: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从这角度看,真正有生命力的课堂,是要学会“放手”和“等待”的。
54、我们要放弃自己心目中理想孩子的幻影,让每个孩子都发现自己的“好”,找到自己认知世界最有效的途径,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和速度来学习;使孩子从小到大都保有自信和勇气,不断地去选择、尝试、应对和改变,并且由此发展出属于他自己的智慧,最终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55、我不再一味地接受学校的政策,而是去主动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对孩子有什么帮助,我要改变的是什么。
56、“改变”是痛苦的,是充满压力的,是没有办法让大家马上看到所谓的成效的,但是,可以充分体验到学习时的挫折感与成就感,真正体会到和孩子们一起面对未来的快乐。
57、人活着,总得有自己的思考与个性,有属于自己的生命印记和人生轨迹。哪怕前路幽暗曲折,坚持走下去,我相信,总会比别人领略到更美好的人生风景。
58、面对一群很不乖的学生,敢于跳出常规的教育教学模式,运用独特的教学规则和革新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心里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让一群顽皮的学生,不断发现自身的潜力,并为梦想而努力。
59、为了孩子,我们尽心尽力了;为了孩子,我们将继续尽心尽力。
60、因为害怕终如死水,我喜欢折腾。试图通过折腾,让生命之水不断泛起涟漪,哪怕是细微的,至少能让我感觉到生命是鲜活的。
61、如果人的思想在不断成熟,那他就不是在老去,而是生命在不断滋养中,日渐变得丰润和博大。我们无法延迟衰老的脚步,在时间面前,我们都得乖乖听命于它的摆弄。但我们在拓展生命宽度与厚度上,却可以做自己的主人。不顺从,不苟且,就是坚持做自己。坚持做自己的人,就是有个性和思想的人,这样的人,即便不乖,也是值得人敬重的。
62、有句话说得很好:“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无论何时,要有主动打破陈规旧矩的想法与行动,这样才能教出富有生气与开创力的学生。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需要多一些“不乖”的力量去推动的。
63、爱自己,就是栽培自己。
64、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65、理想的教育,在我看来,就是尽最大的可能,用学生喜欢---至少是能够接受的方式,教给学生一生受用的东西,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对学生讲真话。
66、谚语---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
67、阅读使我拿到了一支利矛,只要我乐意----这种时候不多,我可以让周围任何一个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的人尴尬;阅读也使我获得了一张坚盾,能够用来抵挡来自周围的各种无聊的批判和基于权势的否定。
68、德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内心,帮助学生成长,而不是一个劲地给学生树榜样、提要求,更不能通过所谓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变成只会考试的书呆子。
69、我的班,实行班长轮值制。他们不需要特别乖、成绩特别好,他们也没有任何“管”人的权力。无论什么时候,我都让他们始终记得“我在为他人服务,我不可以凶他,不可以对他没有礼貌!”我想,只有大家都愿意真诚地为他人服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才有可能,因为“服务”更多地体现了利他精神,而“权力”很容易使人的控制欲望膨胀而滥施职权。我亦不允许学生打小报告。每当我在询问一些事情,有学生把手指向他人时,我便会提醒:“把伸出来的手指向自己。不要抢走别人说话的机会。”我希望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提醒,每个孩子都能获得自视的可能。只有自视才能宽以待人。我所希望构建的,是一个在良好的认知背景下形成的集体。这个集体没有权力,更不存在特权,人人平等,人人理智,人人拥有利他的精神和宽以待人的品性。我希望所有我教过的学生,长大后回想起学校生活时,脸上都能露出笑容---他很满意自己的这段经历:有备受鼓舞的课堂,有不算太多的作业,有可以疯跑和大笑的课外活动,还有毫无负担的精彩阅读、、、、、班上几乎没有学生会为了拿到想要的分数而进行过度的学习。我希望所有我教过的学生,长大后回想起学校生活时,脸上都能露出笑容---他很满意自己的这段经历:有备受鼓舞的课堂,有不算太多的作业,有可以疯跑和大笑的课外活动,还有毫无负担的精彩阅读、、、、、班上几乎没有学生会为了拿到想要的分数而进行过度的学习。无论乖与不乖,都从教育的良知出发,从为人的良心出发,鼓励自己去做自己,去鼓励学生去做自己。这条路,既艰难又美好。
70、学生不听话就请家长!我觉得这是老师失职,请家长无非就是告孩子的状,会导致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的紧张。在平时的卫生打扫中,我也不让学生争名次,把教室打扫干净就好,主要是为了我们自己舒心,至于人家给几分,不管。生活、学习上要努力让自己满意,外界只是北京。我认为,教师是自由职业者,要有基本的身心自由。
71、教案是一种“预设”,而教学讲“动态生成”,预设的东西是一个套子,而教学是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教育是良心产业,人首先应该拷问自己而不是翻检别人的良心。且教案关系到教师的学术尊严和精神自治,是教师知识权利的构成部分。知识是不能被领导的,行政权力在教师的知识权利面前应该止步。同时,教案也是教师精神主权的构成部分,精神主权的沦陷会让人变得很可怜。权力像刀子,是越用越钝的。推动事业发展的从来都是人们内心的歌声,而不是高高举起的鞭子。教育技术对于教师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个时代根本不缺技术和智谋,而是缺智慧、缺良心、缺理念。教育的常识应该是:“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竞争的环境只能培养人的野心,只有分享才能培养爱心。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追求和教学个性。如果承认教学是医术,就不应该设立标准,因为艺术无极限,只有技术才需要标准。不拘一格才有创造和自由。土地仍旧板结,现实依然严峻,所谓个人的“名”只有泡沫,泡沫破灭后,一切还得回归生活和平常,踏实做事才是正道。一棵树改变不了一个城市的气候,但每一棵树就是水泥丛林中的一片希望。在一个充斥着误导的时代,要靠自己寻求真理,而路在脚下,推动自己,其实就是推动世界。在没有付出过努力以前,我们没有资格说无力;在没有失败之前,我们也无法轻言放弃,因为这个世界与你我有关。乌云正在散去,栅栏依旧牢固,突围仍在继续。
72、挑战,让我对教育有了更丰富的认识,对生活和人性有了多元的思考,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追问。没有完美的教育环境,只能不断超越自己。无言,是为了在更深处坚持自己。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概念和形式感堆砌的时代,但积累概念并不代表有知识。过多的概念、形式感也许会让我们在某种标签、标准下,在对某些“成功”的追逐中,忽视和忘却了自然之道。
73、没有幸福的老师,怎么会有幸福的学生?教师的心灵和精神生活不丰富,怎么引领学生的心灵和精神成长?我是自己的国王。我努力吸收着各种养分,耕种、收获、传播,努力把自己建设得更加亮丽、丰盈和美好。
74、世俗和生活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希望的灵魂和没有信仰的寄托,可怕的是不再有美的追求和对知识的好奇。许多孩子逆反,只是为了得到大家的重视,为了争取自己存在的位置,只是方式不对。其实对于小孩子而言,一切都是探索的过程,不管是对还是错,都是他们热爱生命的痕迹,只要他们爱学习,终会寻觅到心灵的归属。我们的孩子,不单要知道各种问题的答案,更要有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包括怎样感知自己的生命和能量,怎样用自由和快乐的方式来绽放。许多孩子逆反,只是为了得到大家的重视,为了争取自己存在的位置,只是方式不对。其实对于小孩子而言,一切都是探索的过程,不管是对还是错,都是他们热爱生命的痕迹,只要他们爱学习,终会寻觅到心灵的归属。我们的孩子,不单要知道各种问题的答案,更要有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包括怎样感知自己的生命和能量,怎样用自由和快乐的方式来绽放。质疑是为了启发思维,还能让课堂插上一对超越文本的翅膀。有时候孩子的思维能打破为师者的思维定势,让我们的课堂进入另外一个领域。课上教的是知识,课下习的是人生。
75、保持新手的心态,是进步的原动力。教学其实很简单,“做”就对了!因为“做”了,才有机会验证理论,才有机会修正自己的教学。
76、随波逐流,我们就会受困于一个虚假、不真实的体制。所有捆绑自己的谎言,都是自己创造的,因为我们心中隐藏的冲突与梦想,被无名的恐惧与自我禁锢欺瞒。唯有能够主宰自己人生的人,才会拥有真正的意志力,跳脱恐惧与埋怨的轮回,随身携带一把叫作“改变”的感应钥匙,自由进入心灵乐园,让热情自由的灵魂引领自己,找回真正的教育,让更多人记起他自身的独特性、创意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