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溟鱼的《长安客》以唐代安史之乱为起点,讲述了两位帝王、8位诗人和一位日本僧人在大唐王朝的沉浮人生。
唐玄宗李隆基和唐肃宗李亨本是严父孝子,然而,动地来的渔阳鼙鼓将皇家虚伪的亲情赤裸裸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对至上皇权的渴望注定了李隆基不可能永远扮演慈父和严父,李亨不可能永远扮演孝子和贤兄。玄宗无奈退居太上皇,进而被强制从热闹的兴庆宫搬到冰冷的大明宫,在孤独中病死在长生殿;永王李璘在惊惧中死于将自己抚养长大的哥哥李亨的“讨逆”命令之下。贵为天子,位居皇家封地之王又如何,还不是骨肉相残,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音乐、诗歌、绘画皆精通的王维为了养活母亲和弟妹,不得不向权贵低头,以求某个一官半职。然而,命运偏不眷顾大才子,好不容易通过岐王走了玉真公主的门路做了太乐臣的王维,不到一年就因岐王谋反而受牵连被贬。大赦回到长安后,王维投靠了张九龄,当上了右拾遗。朝堂上翻云覆雨,张九龄败给了李林甫,王维无奈,转而献媚于李林甫,却没有得到李的青睐。安史之乱从天而降,李唐王朝地动山摇。照常上班的王维被叛军押到了洛阳。回到长安的肃宗对王维网开一面,只将他贬为了太子中允,没有像对待其他被掳到洛阳的官员那样处死他。“陷敌不死”成了王维一生中最大的政治污点。面对众人的责难,王维选择了沉默。除了杜甫,没有人懂得他的疾苦。
出生世代显宦之家的杜甫穷得没米下锅了,祖父杜审言的光辉再也照不到他头上了。几番考试,几番落第。杜甫没有气馁,拼命写诗吹捧长安城里的达官显贵,期望得到他们的照拂,却始终遇不见伯乐。家中妻儿缺衣少食,为了生存,杜甫不得不出卖灵魂,阿谀奉承杨国忠。他得到了一个小官,他的小儿子却已经饿死了。安禄山搅得天下大乱,不懂政治险恶,只有一颗正直心的杜甫遭到肃宗的厌弃,被放逐。战乱纷起,杜甫带着家人四处迁徙,终于到了成都。靠朋友的资助,杜甫在浣花溪西头盖了一座白茅草堂,清贫度日。五年后,贫病交加的杜甫带着家人开始了返乡之旅。归途漫漫,故乡遥不可望,58岁的杜甫再也走不动了,病死在了岳州。43年后,他的孙子杜嗣业才将他迁葬回偃师,完成了他的还乡之愿。
谁能想到“谪仙人”李白因为身世原因,永远参加不了科举考试呢?一心要建功立业的李白只能走旁门左道实现自己的理想。在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帮助下,李白终于得到了面见玄宗皇帝的机会。可惜,命运跟李白开了个玩笑,他并不是真正的翰林学士,只是个翰林供奉。生性洒脱的李白辞职后向江南进发,安家于敬亭山下谢眺故居边。安史之乱似乎给了李白实现加官进爵梦想的机会,在永王李璘的三次邀请下,55岁的李白来到了永王军中。建功立业未成,反成了阶下囚,李白被流放夜郎。走到半途,朝廷大赦天下,年近六十的李白像孩子一样地兴奋无比。漂泊半生,一无所有,李白去了当涂,没多久就去世了。一生想着做大官,到头来仍是一无所有,惟有流传千古的诗篇滋养着后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