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贵说梦】——“世界睡眠日”健康宣教系列(4)
按语: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良好睡眠、健康人生”。据最新报导,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生活节奏的日益加速,资源竞争的日趋激烈,国民中诸多群体的睡眠正遭遇着空前危机。狐网近期发起的“3.21睡眠日”调查中,25%参与网友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66%网友自觉睡眠质量不高。而参与调查者中有51%是年龄在20岁到30岁的年轻人。睡眠障碍实在不容小觑!
一、梦的成因
根据睡眠中脑电波、肌电波及眼球活动的变化,睡眠周期由非快速眼动周期和快速眼动周期组成。
非快速眼动睡眠又分为浅睡期、轻睡期、中睡期和深睡期4期,然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算是一个睡眠周期结束,而后继续启动下一个睡眠周期。
现在普遍认为做梦出现在快速眼动睡眠时,把快速眼动期用图记录下来,第一个这样的阶段出现在入睡大约90分钟处,并持续5~10分钟。在第二个90分钟周期中变得稍长一些。睡眠过程中最后阶段的梦可长达半小时至一小时之久,常从梦里醒来,当然就是最可能记得的那一个。
做梦时几乎所有的运动机能都受到抑制,但有两个例外。第一个是快速眼动,它是做梦睡眠的特点。在实验中,显示出快速眼动与做梦人报告他所看见的东西有关系,如果做梦人报告说他看见物体从飞机上掉到了地上,他的眼电动图就会标示出大幅度上下方向的快速眼动。若梦里看乒乓球赛就可能产生大幅度水平方向的快速眼动。梦态中另一个没有失去的运动机能是自主神经系统。心律、血压和呼吸显示了极大的变异性,而且在梦中会发生较大变化。
在梦态的大部分时间中,适龄正常男性的阴茎一般是半勃起的,不过这种现象不是做性梦的明显特征,而是一种生理的放松现象。“晨起勃起”是由于膀胱涨满的缘故,这种说法已被认为是错误的,现在被认为是由夜里最后一个梦造成的。
几乎每种药物,特别是镇静剂,都能缩短快速眼动睡眠所占的时间,研究表明临睡前服用像角酸二乙基酰胺这样的致幻剂,会在上半夜造成更多的快速眼动睡眠所占的时间,不过对睡眠的总量没有多大影响。
在精神分析学说里,梦被看作是一种安全阀,它容许一些不能接受的无意识冲动充分表达,以免它们引起白天的行为混乱。一些理论家认为梦的内容反映了对白天发生的事件的某种信息的处理。而另一些理论家则认为做梦的功能在于使大脑皮层处于警惕状态,以免酣睡发生危险时机体不能很快醒过来。
无梦睡眠这个名词一般用来指脑电图睡眠模式的第二、三、四阶段。这些阶段因为没有快速眼动,所以称为非快速眼动睡眠。不过在快速眼动以外的阶段里,发生热烈而激情的梦境,这种报告很少。
人们从非快速眼动睡眠中惊醒时,他们常常觉得脑子里什么也没有,这也许是人们在睡眠中不存在心理活动或是对心理活动记忆差。也有人把从快速眼动睡眠中得到的东西称为“思维”。
通常在无梦睡眠时只会产生偶然的、模糊而单调的思想。不过有一个例外,即人们发现梦吃、梦游和紧张的噩梦大都发生在非快速眼动睡眠中。大多数恶梦常发生在非快速眼动睡眠中,这一事实表明,偶然特别强烈的如梦般的过程,常常伴有最大的情绪激起。
以上是梦产生的生理基础,只有这,梦还是做不成的,它离不开内外刺激。刺激是梦的重要成因,梦是对内外刺激干扰的反应,许多心理学家都承认这个事实。
一般说来,梦刺激有四种:一是外部感觉刺激;二是内部(主观的)感觉刺激;三是内部(机体的)身体刺激;四是纯粹精神来源的刺激。有关第一种刺激,有许多心理学家的试例,如在梦中,雷鸣可把人带入激烈的战斗;鸡啼可转为人的恐怖尖叫;头压在枕头下可梦见巨石的重压等。
一般来说,梦象与机体刺激的状态是一致的。在睡眠中,如果一个机体器官处在某种状态,比如说处在活动状态、刺激状态或者是干扰状态中,那么梦就会表现出与那个器官执行的机体的性质一致的意念。不过病态的身体器官引起的梦一般具有其性质相符合的形象和意念。如患肺病的人梦到窒息之类,而正常身体器官刺激引起的梦,即使梦见某个器官有病,也不一定就是有病。确定梦象与机体刺激状态是否一致,不仅可以解释梦的成因和来源,而且对生理学、病理学也有明显的意义。
有关梦的刺激的精神来源,一般认为是由清醒时所注意的事物进入梦中导致的。
有人将来源于精神刺激的梦称为联想梦,认为这种梦由于没有理性和失去与身体刺激的结合会具有松散性,通常表现出一种明显的贬低倾向。
也有人把梦的幻想说成是纯粹的幻觉,认为所有梦表象的最直接的原因是再现的联想所依附的感觉刺激。以“所有”、“最直接的原因”、“依附”等字眼,肯定感觉刺激而否定梦的精神来源。
还有人认为纯粹为精神因素的梦并不存在,梦中的思想来之于外。
虽然在探讨梦的精神来源方面还有一些问题,但却没有必要对精神加以否认。外界的感觉刺激固然是引发梦境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如果绝对化,则是片面的。
如果有机体的消耗或疲乏素的积累能被直接感觉到,那我们一定可以预料到在梦境中会有时间的倒退。梦中的古怪事情几乎都可以归结为有些感觉与表象根本没有进入意识,而另一些感觉与表象进入意识则太难、太晚。那联想的惰性是做梦的一根本特点。理智往往是部分地入睡。在梦中思考一个梦,我们能就它的古怪情节认出它是梦,但对它不会感到困惑。
知道了梦的形成离不开人(梦产生的生理基础),也离不开内外刺激,那么现在理解梦的成因就不太困难了。不过对梦的成因这个问题,人们是在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才逐渐找到一个比较科学的解释的。
晋代著名玄学家乐广提出:梦不管多么虚幻和离奇,必定有它产生的原因,而他的最大贡献就是更直接涉及生理方面的原因。
乐广举出例证:
一是从未有人梦见过赶车去钻老鼠洞;
二是从未有人梦见过把薤片捣烂吃。
人之所以不梦赶车去钻老鼠洞,因为谁也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思想、这样的欲望和这样的想象。
很明显,第一个例证讲的是“想”,即“无想故也”。
薤是一种百合科、多年生植物,其鳞茎是一种蔬菜,谁也没有把它当蒜瓣那样捣烂吃,谁也没有把它放在嘴里嚼过。因为没有接触过这一类的事情,也就不会有这样的感受;没有这样的感受,也就不会留下这样的印象;没有这样的印象,也就没有这样梦的条件。
第二个例证讲的是“因”,即“无因故也”。
乐广论梦,一曰“想”,二曰“因”,而“想”来自于“因”。
实际上这样就把梦的精神心理原因同肉体生理原因,不知不觉地联系起来了。
乐广的“想”和“因”两个字,可以说是一个创造性的伟大贡献。不过,他所创造的这两个范畴未能展开,正因为此,后来能真正懂得其中深意的,只有少数佼佼者。
北宋著名学者苏轼就是其中之一。
北宋著名学者苏轼对于乐广提出的“想”和“因”,也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他在《梦斋铭》中这样说:
世人之心未尝有独立也。尘之生灭,无一念往。梦觉之关,尘尘相授,数传之后,失其本矣。则以为形神不接,岂非“因”乎?人有牧羊而寝者,因羊而念马,因马而念车,因车而念盖,遂梦曲盖鼓吹,身为王公。夫牧羊之与王公亦远矣,“想”之所“因”,岂足怪乎!
苏轼认为,“世人之心未尝有独立也”这话说得真好。心未尝“独”,则不能“独行”、“独游”。他还指出,世界上色、声、香、味各种现象,都是在不断地生灭变化的。人的醒觉、人的睡梦,实际上都是来自这些现象及其变化。而醒觉和睡梦之间又互相转化,觉之见转化为梦之象,梦之象又影响觉之动,如联想、想象、幻想等诸如此类的。这样过来过去,梦到底是从哪里来,人们便弄不清了。弄不清就认为“形神不接”,精神独行。苏轼认为,梦的来源说到底,不是“因”的问题。
他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一个牧羊人躺在草地上,看见身旁的羊,有头有尾,四蹄,心想如果再大一点、再高一点,那不是同马一样可以骑了吗?马能驾车,于是从马又想到各种车子。在一些高级的车子上装有华盖,这种车子乃是王公大人的交通工具。结果睡着以后,看见一辆装有华盖的车子,周围吹吹打打,他成了王公坐在里面,悠哉,美哉,好不威风。每个人都知道,牧羊人同王公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可是苏轼根据这个例子指出,“想之所因”,牧羊人做王公梦,也就不奇怪了。牧羊人的王公梦,虽然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仔细分析,还是有其来源的。这个梦是因缘客观事物(羊)而生,离不开生理上的感受。而从“因羊而念马”到梦见“曲盖鼓吹”,也有心理原因。这样,由乐广所引出的“想”和“因”的关系,在苏轼这里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只不过,苏轼好像重在抒情,对理论的论述还称不上清楚、准确。
中国古代一些学者用“想”、“因”探讨梦因,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纵观中国上下数千年历史,对梦的成因分析比较全面、比较细致的要数明代的哲学家王延相了。
王延相在他的《雅述》下篇中,将梦划分为“有感于魄识者”和“有感于思念者”两大类。
他说:“何谓魄识之感?五脏百骸皆具知觉,故气清而畅则(梦)天游,肥滞而浊则(梦)身欲飞扬而复堕;心豁净则(梦)游广漠之野;心烦迫则(梦)跼蹐冥窦;而(梦)迷蛇之扰我也以带系,(梦)雷之震耳也可以鼓人;饥则(梦)取,饱则(梦)与;热则(梦)火,寒则(梦)水。推此类也,五(脏)魄识之感著(着)矣。”
这里所说的“魄识”,就是现代生理学的肉体知觉,包括知觉,也包括内知觉,王延相用“气”的清浊、浮沉、畅阻、豁烦和饥饱、寒热分析梦因,从总体上看,还是后世医学和张载思想的若干综合。“气清畅”之梦、体“肥滞浊”之梦、“心豁净”之梦和“心烦迫”之梦的论述,以前还没有见过有人如此集中分析。不过“魄识之感”的新概括比乐广以来所谓的“因”要清楚明白得多。
对梦因的分析,王延相把重点放在“思念之感”上,他说:何谓思念之感?道非至人,思扰莫能绝也。故首尾一事,在未寐之前则为思,既寐之后则为梦。是梦即思也,思即梦也。凡旧之所履,昼之所为,入梦也则为缘习之感。凡未尝所见,未闻所闻,入梦也则为因衍之感。……推此类也,人心思念之感著(着)矣。
实际上,在人的喜怒哀乐中没有一个不贯穿着“思念”,也没有一个不以“思念”为基础的。而就“思念”的本义来看,愿欲忧乐都是蕴于其中的。王延相认为,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总是受到这样那样思念的干扰。由于思念的自觉意识同睡梦的潜意识,都属于人的心理活动,因此说睡梦和思念实质上就是一回事。严格说来,“梦即思也,思即梦也”的这种提法,文字表达很不确切,不过王延相也并不否认二者的区别。他说梦境、梦象当中,有的是人们生活中“未尝所见,未尝所闻”,就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比起乐广所讲的“想也”要鲜明得多,也具体得多。
另外,王延相还把“思念之感”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缘习之感”,就是“旧之所履,昼之所为”所得的事物印象,在睡眠的潜意识中会再现。另一种是“因衍之感”。人的梦象,有些属于“旧之所履,昼之所为”而获得的印象。这些印象出现在梦中,谁也不会觉得奇怪。不过有些却属于“未尝所见,未尝所闻”的事物,这些形象出现在梦中,人们总感觉难以理解。
西汉王延寿《梦赋》说,他在梦中“悉睹鬼神之变,怪则蛇头而四角,鱼首而鸟身,三足而六眼,龙形而似人”,这些奇怪形象在客观世界中根本不存在,当然谁也没有见过,但是人们的梦中却会出现这样一些怪诞虚幻的形象。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长期以来,这在哲学上和科学上都是一个极大的难题。
有的学者用人的病态来解释,王充说,这是“精尽气疲”而“目反光”。
范缜说,这是“神昏于内”而“妄见异物”。但这些解释因为没有普遍性,所以很难令人信服。
有些学者用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追求解释,如乐广的“想也”和苏东坡的“想之所因”,这些解释符合事实,接近情理,不过还是显得比较笼统。
王延相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因衍”这个概念,第一次对这些形形色色的怪梦产生的机制,做出了比较科学的解释。
二、弗氏释梦
1、早期假说
在20世纪初,弗洛依德对于梦境的早期研究中,就提出了两条重要的假说:
其一,梦境是一种心理现象。
其二,梦境源自梦者内心的想法,只不过这一想法有可能存在于潜意识之中,梦者本身也不得而知。
2、梦的功能
儿童的梦对于弗洛依德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儿童的梦具有单纯,缺少伪装与变形的特点,也就是说,儿童的梦比起成人的梦,是很直接的。通过对儿童的梦的研究,人们了解到梦通常表达了梦者在白天求而不得的心理愿望,并在梦中对其进行满足。
此外,人们常常以为没有梦,才会睡得比较沉,但其实,弗洛伊德认为,梦境是睡眠的保护者。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梦是会受到刺激的干扰的,这个刺激分为两种:生理刺激和心理刺激。
(自体)生理刺激,就是来自体内器官的刺激。关于这一点的例子,最显而易见的就是许多梦的内容都和膀胱的膨胀或生殖器的兴奋有关,比如梦到寻找洗手间,以及春梦。
心理刺激,即白天生活中不曾满足的愿望。这一点很好的验证了我们平时常说的“日有所思,也有所梦”。那么既如此,为何坊间又会有“梦与现实是相反的”一说呢?在后文中会解释这一现象。
我们前面说道,梦对睡眠具有保护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刚刚讲了,梦是对于心理和自体刺激的反应,那么,梦的价值就在于使这些刺激所引起的“兴奋”得到适当的发泄,以消除这些刺激对于睡眠的影响,使睡眠继续下去。由此可见,“多梦”表示睡不安稳这一说法其实是错误的,正是由于多梦,睡眠才在持续。
3、释梦相关概念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解梦,梦的解析,这些过程,都有一个统一,专业的名字,叫做释梦(Interpretation of Dream)。想要清楚的理解在精神分析领域,释梦是怎样一个过程,需要首先来理解以下几个概念:
(1)梦的显意(Manifest Content of Dream):可以说出来的梦。也就是当你说起一个梦时,可以回忆起的内容、情节等。
(2)梦的隐意(Latent Dream Thoughts):是你对于能够回忆起的内容,通过自由联想,得到的对于“它们背后隐含的意义”的理解。这个部分和潜意识相关。在当时,你并没有意识到梦背后的这些含义。(这两个名词在接下来的文章中还会经常遇到。)
(3)对梦的自由联想:把自己能够意识到的梦的内容放在心中,然后随意展开漫想,这种不压抑自己、不检查自己、不追求逻辑的随意的联想是精神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
这时,我们便可以很好的理解释梦的含义了——通过对显意中的内容进行自由联想,使显意所暗含的观念进入到意识之内,被梦者所想起,再由这些观念,推知其背后或被遗忘,或不愿面对的潜意识。
4、梦的检查与象征作用
为了理解、解释梦,我们需要知道梦是如何被“编码”的。检查和象征,是我们的梦做的很多的两个工作。而解梦的过程就是要把那些因为检查而隐藏的含义恢复出来,把用象征装扮的含义还原出来。
(1)首先我们来举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什么叫做梦的检查作用(Censorship of Dream)。在精神分析引论中,弗洛依德记录了以下案例:
一位老妇人讲述,自己梦到被要求去往部队医院,并以性服务的方式慰劳那里的士兵们。在老妇人的描述中,精神分析师发现,梦境中每当遇到敏感类词汇,都会被模糊不清的喃喃而语所代替。这是梦境在删除,更改,或重组我们的显梦,这一过程便叫做梦的检查作用。
再举一个更加形象的例子,假设我们心中所想的是未删减版的武媚娘传奇,这可视为梦的隐意,而我们内心的广电总局认为它太过暴露,此时就会发挥梦的检查作用,最后所呈现出来的大头照,就是梦的显意了。这个把重点部位隐藏删除的过程,就是梦的检查作用。
(2)梦的象征(Symbolism in Dream),即梦的显意中的元素与对梦的解释的固定关系。换句话说,梦的显意就是对其隐意的一种象征。这个部分听起来又有神秘主义的色彩了。弗洛伊德认为,梦里有一些出现的元素,是可以像查字典一样被翻译出来的,比如,他提出:
(这个部分在后来的许多年里、至今都受到了广泛的批评,但是本着科普的目的,我们还是呈现弗洛伊德的想法)
房屋代表整个人体,墙壁平滑意指男人,带有壁架或阳台意指女人。
国王,王后或其他高贵人物代表父母。
而梦里的小动物、害虫,往往象征着子女,兄弟,姐妹。
落水或从水中爬出,暗指母子关系。
……
而梦中大多数的象征,事实上都是性的象征。
首先来说对于男性的象征。在大多数父系社会下,神圣的数目可以用来代表男性,比如三。其次对于男性生殖器的象征,可以是竖直长条形的物体,如雨伞,树干;有穿刺性的物体,如匕首,军刀,矛;一些小型火器,如手枪;有水流出的物品,如水龙头;亦或是可拉长的东西,如可以伸缩的台灯。以上基本是以形似而引起的象征。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就是由于男性生殖器可以违反地心引力勃起这一特点,因此“起飞”也可视为是对男性的象征。
而女性则通常以有空间性和容纳性的事物为象征,如瓶瓶罐罐,箱子,橱柜;在动物中,蜗牛和蚌象征女性;在建筑物中,教堂或小礼堂也是女性的象征;木材通常代表女性和母亲;还有最常见的,就是以房屋作为女性的象征,出入的门框则暗指生殖器官。至于对性交的象征,则通常是有节奏性及兴奋性的活动,如跳舞,骑马,或爬山。
弗洛伊德提出这一些东西,也并不是拍脑袋瞎说的。他研究了大量的、各国的神话故事,民间习俗,诗歌,俗语等,发现存在一些原始以来的共通之处。
如神话中,国王和皇后通常是故事中的父亲与母亲;
将小孩子比作各种小动物亦是在各国文化中均为常见,如在德国,就常以小虫子作比喻表达对小孩子的怜爱;
将分娩与水联系在一起,一方面是由于人类作为陆生动物,本身就是有水生生物进化而来的,另一方面,我们在生命的最初期,便是生活在母亲的子宫内,由羊水包围着,这一切都与水有关;
将出发旅行作为垂死的象征,这与我们日常谈话中的比喻类似(“他走了……”)。在诗歌中也会有这样的说法;
而对生殖器的象征更是大多来自于日常所见的笑话,俗语,以及诗歌,中文里对于两性生殖器也有各种各样的叫法。
(这一段对于中文的读者理解会有些困难,很多出自西方的文化、语言中)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本质保留了一种人作为动物最原始的语言。之所以同样的意象会被使用在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神话里,弗洛伊德认为证明了一种原始语言的存在。
5、噩梦
以上,大家应该已经深刻了解了梦是一种心理特性,以及它表达了人内心的愿望这一特点。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梦是欲望的满足,不愉快的情绪便不应该有侵入的可能,那么又为什么会有内容不快的梦,甚至是噩梦呢?
(1)梦的工作有时也许不能完全的满足欲望。
梦也许可以满足期望的事情,但却很难改变人本身的痛苦压抑的情感,因此,潜意识中的一些不愉快的情感有可能会出现在梦的显意之中。
(2)焦虑(Anxiety)——被压抑的欲望
梦是对欲望的满足,这看起来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然而一个欲望的满足其实不仅可以产生快感,同时也有可能使人不快。梦者也许在排斥一些欲望,或许是由于道德原因指责这一欲望,总之就是不愿意面对而刻意去压抑。这便是焦虑的成因。
这种情况下的焦虑的梦,往往可以直接逃避梦的检查作用,这是因为被压抑的欲望太过强烈,以至于梦的检查作用也无法将其删除或重组。于是便产生了令人焦虑的梦。
之前提到过,梦对于睡眠具有保护作用。而在这种情况下,欲望这一心理刺激太过强大,以至于梦的力量不足以抵御它的干扰,这时人便会从梦中惊醒了。
(3)对欲望的惩罚(Punishment)
第三种可以使欲望的满足引起不愉快情绪的方式就是惩罚。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这种惩罚倾向颇多。梦满足了一种被压抑的欲望,而梦的检查作用想要对其进行惩罚,于是梦中便产生了不愉快的片段。
梦境是对心理活动的一种体现。对梦的研究却不仅仅是迷信,而是探究你内心最深处的想法。甚至连你自己也许都不知道,但是梦却替你讲述着一切。
三、梦与疾病
做梦和疾病的关系,中医的病机理论是形神统一的理论,形病神必病,心神为形体的主导,即中医强调精神活动是主宰一切的。如《灵枢•本脏》说:“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
中医对心理病机的论述是以情志学说为概括的。中医情志学说的核心是“五神藏”理论。所谓“五神藏”,指五神分主五脏,七情分属五脏。如《素问.宣明五气论》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但五神又统主宰于心,如《灵枢•邪客》说晻“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主(心)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五神还对心神有着重要的反应’“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
中医极为强调七情(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并认为七情过激或失疏,皆可导致生理功能的紊乱而发病。除社会心理因素导致七情改变外,脏腑虚实同样也可导致七情的异常。如“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七情与脏腑病理密切相关,因此在疾病的表现方面,七情梦先兆也往往最先出现,尤其和心神有关的疾患,七情梦先兆更是首当其冲。如《素问•刺热病论》说:“心热病者,先不乐。”故研究七情先兆在疾病预测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1、七情先兆预报病性
七情先兆对疾病的阴阳属性有一定的预报意义,既能反映伤阴也能预报损阳。如《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再如,喜怒异常多预兆实证潜在,而悲忧则常象征虚证的隐伏。如《难经•五十九难》说:“狂疾之始发……妄笑好歌乐……癫疾始发,意不乐。”《素问•举痛论》也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以上皆说明七情不节能影响脏腑的阴阳虚实。因此,七情的异常能预报疾病的阴阳虚实属性。
2、七情先兆预报病位
七情(喜、怒、忧、思、悲、惊、恐),可归纳为喜、怒、忧、思、恐五志。七情的预报定位应以“五志-五神-五脏”并结合五声进行。
(1)心病七情预兆
“心藏神”,“心在志为喜”,“心在声为笑”。因此,七情先兆对心的预报,是“神-喜-笑”异常综合征。故神志的变化、喜笑的失常往往是心病的征兆或梦先兆。如《素问•调经论》日:“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灵枢.本神》说:“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2)肝病七情预兆
“肝藏魂”,“肝在志为怒”,“肝在声为呼”。故肝的七情先兆为“魂-怒-呼”异常综合征。临床上神魂的变化,如神魂不定或性情变得急躁易怒和目语善呼,多提示肝病的开始。《难经.十六难》说:“假令得肝脉,其外证……善怒……有是者肝也。”
(3)脾病七情先兆
“脾藏意脾在志为思”,“脾在声为歌”。故脾的七情先兆为“意_思_歌,,异常综合征。临床上思维紊乱,记忆障碍,言语重复或无故而歌,应注意脾病的潜在。如《灵枢•本神》日:“脾,愁忧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挽乱,四肢不举。”
(4)肺病七情先兆
“肺藏魄”,“肺在志为忧”,“肺在声为哭”。因此“魄-忧-哭”异常综合征,为肺病的七情征兆。临床上失魂落魄,无故悲忧善哭,应警惕肺病的隐伏。如《难经•十六难》曰:“假令得肺脉,其外证悲愁不乐,欲哭有是者肺也。”
(5)肾病七情先兆
“肾藏志”,“肾在志为恐”,“肾在声为呻”,故肾病的七情先兆为“志-恐-呻”异常综合征。临床上脑力减退,意志削弱,无故恐惧善呻,为肾病的征兆。如《灵枢•本神》曰:“肾……志伤则喜忘其前言。”《灵枢•经脉》曰:“肾,足少阴之脉……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
以上说明七情先兆在心理先兆中占有一定地位,对疾病的预报有重要价值。
四、中医之梦
好莱坞电影《盗梦空间》中离奇的梦境和盗梦专家的“特异功能”,让人们大开眼界。同时,也让人们对梦境的神秘产生了更大的好奇感。本片带观众游走于梦境与现实之间,被定义为“发生在意识结构内的当代动作科幻片”。1900年,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开山鼻祖弗洛伊德在他的巨著《梦的解析》中对梦精炼概括为:梦是一种愿望的达成。之后的百余年里,诸多研究人员从心理学、生物学、医学等不同的领域对梦境进行研究,虽然有所发现,但梦境仍然是最终未解之谜。
然而,在久远的中国《黄帝内经》时代,对梦其实已有广泛涉猎,那时的人们以中医原创思维对梦境形成的原因、种类、现象等进行了阐述。
1、中医思维特点
中医原创思维是特有的、与西医不同的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中医原创思维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维,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如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都很好地融入至中医的物质思维中,《素问·宝命全形论》道:“人身有形,不离阴阳。”其与中国古代哲学的鼻祖《周易》以及后来的《老子》、《庄子》等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张介宾在《类经附翼》中的“医易义”一文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医学与哲学的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辨证统一关系。中医学素以形象思维和整体观念为核心,重视临床医学,其原创思维既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也强调了天人相应,调身与调心的并重。正是这些形象思维的集合,使得中医学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点,形成了其独特的思维方式。
2、中医诠释梦境
(1)梦产生的机理
中医学认为阴主静,阳主动,白天阳气运行于外,推动人体的组织器官进行各种机能活动,夜晚阳气内敛,便于人体休息。睡眠与觉醒的交替是人体适应自然界阴阳消长昼夜交替的结果。梦的产生与魂魄尤其是魂密切相关,在古代文学中梦又称“梦魂”。
魂藏于肝,魄舍于肺,皆归心神统帅。“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灵枢·本神》),魂指梦幻活动,魄指本能感觉活动。《灵枢·淫邪发梦》日:“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
神、魂、魄、意、志是人的五种高级精神意识活动,分属于五脏,其中心神是人体生命和精神活动的主司,魂、魄、意、志等精神意识活动,无不在心神的控制之下。睡眠时心神虽处于一定程度的静谧状态,但并非绝对的阴平阳秘,梦是发生于阳弱阴盛之时,尽管具有动的特点,但属于静中之动,阴中之阳,并不是一种独立于阴阳之外的状态。由此可见,中医梦的本质是心神处于不同状态下的“魂魄飞扬”,是睡眠时神志活动的特殊表现,正所谓“梦为心动”。
由此看出历代对梦产生原因的认识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睡眠时“心卧”而魂魄无主飞扬不定;
其二,魂魄飞扬与所属脏腑气血乃至全身精气盛衰有关,如肝血不足,肺气亏虚,则不能藏魂舍魄;
其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魂魄动摇不定而发梦。
(2)梦的种类
隋朝杨上善结合临床实践及前人梦研究的成果,将梦分为三类,并明确提出了梦诊的概念。他在《黄帝内经太素》中指出:“凡梦有三种:人有吉凶,先见于梦,此为征梦也;思想情深,因之见梦,此为想梦也;因其所病,见之于梦,此为病梦也。”病梦即因病而梦,是人体阴阳不调或肌体对外界刺激的反映。想梦又称思梦,即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人体精神情志的反映或宣泄。至于征梦,即认为梦可以预示未来,是古人普遍存在的对梦特殊作用的迷信,也是现代梦研究的争论焦点之一
(3)梦境的表现
①外邪侵及致梦
《灵枢·浮邪发梦》日:“厥气客于心,则梦见丘山炯火;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奇物;客于胞直,则梦溲便。”此处说邪气是指一切引起发梦的刺激因素,除自然界的六淫邪气外,还包括通过触觉、听觉、味觉等感觉器官引起的感受,另外,不当的体位(俯卧、压迫胸部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憋尿、饥饱不匀等)等都可扰动魂魄而致梦。例如,如果邪气侵犯到心脏,就会梦见丘山焰火;如果侵害到肺脏,就会梦见飞扬腾越,或是梦见金属制品等奇怪的东西;如果邪气侵害肝脏,就会梦见自己进入万丈深渊或被泡在水中;如果侵犯到大腿和手臂就会梦见行跪拜礼;如果侵犯到膀胱和直肠,就会梦见大小便;如果夏季单衣露背纳凉,或者空调温度过低,风扇强度过大,导致人体受风寒湿邪过重,就可梦见自己单衣赶路,受风吹雨淋,或只身来到雪山、湖泊等寒冷地带孤独旅行等。
②肌体阴阳盛衰致梦
《灵枢·淫邪发梦》日:“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王符《潜夫论·梦列》日:“阴病梦寒,阳病梦热;内病梦乱,外病梦发。”中医认为阴阳平衡、阴平阳秘为人体的生理状况,如果人体阴阳盛衰、周身系统失衡,梦兆表现也不同,如果阴气太盛,就会梦见渡涉大江大河;如果阳气太盛,就会梦见大火身感灼热;如果阴阳二气俱盛,就会梦见互相格斗残杀;如果上体邪盛,就会梦见飞腾之象;如果下体邪盛,就会梦见从高处坠下。
③肌体五脏盛衰致梦
《灵枢·淫邪发梦》口:“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喜、怒、忧、思、恐五种情志活动分属于心、肝、脾、肺、肾五脏,五脏气血的盈虚均可致不同情志的梦兆。例如,肝气盛的人会梦见发怒;肺气盛的人会梦见恐惧、哭泣;心气盛的人,会梦见嬉笑或恐怖畏惧;脾气盛的人会梦见唱歌、欢乐或身体沉重而不能动弹;肾气盛的人会梦见腰与脊背分离不相联属。
④性梦
以“水亏火旺”的性梦为例,性冲动的原因何在?中医认为,它不过是阴阳不能自和的一种体现,需要与外界进行一种气交,而使体内重新达到阴阳比配相和的状态。“男子遗精,女子梦交”,属于诸虚亡血失精之人,由于阴血精液的耗损,使阴阳不能达到“阴阳比和”、“阴平阳秘”的理想状态,而出现阴少阳无依附而外越,使阳失去固密封藏的能力,于是阴精再进一步地流失与亏损,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⑤人事之梦
生活环境和特定文化氛对人的影响,进而彰显了个体的身份、地位、文化素质等方而的不同而影响梦兆的特征变化。此外,梦亦与生活环境和性格特点有关。《无何集·梦辨》曰:“男子不梦生产,妇人不梦弓马,吴人不梦楚事,小儿不梦寿庆,士不梦负屐担簦,农不梦治经读史,贾不梦樵采捕、’’‘‘好义者多梦松柏桃李,好智行多梦江湖泽国,好信苦多梦山岳原野”,说的就是上述道理。此为沦述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与梦兆的关系。在中医里梦见小孩就是暗指“小人”,于身体而言就象征疾病,它象征无法摆脱的缚。另外还加入五行的观念,青衣人、白衣人、黄衣人等,则代表了人体不的脏器有病,若梦见牙齿掉落,为病灾即将消除的前兆。
3、中医解梦的目的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梦的体验,睡眠时大脑处于相对安静的状态,但仍有一系列生理和生化的活动,梦就是睡眠时心理活动的表现。虽然睡眠时的梦不完全就是真实的,但它在不同程度地受到人的性格、伦理道德、教育背景、身体状况等多重素的影响而受到“修饰”,所以会有梦与现实“相反”之说。但多梦、怪梦等梦证的现,可对人体健康状况的判断提供重要的依据。在疾病进一步发展演变中,在全身其他症状出现并突显出来之前,梦是可以作为一个信号或警报的。病可以致梦,据梦亦可以治病,对梦进行辨证论治正是中医解梦的最终目的。首先,认为梦是由躯体的刺激引发的。列子曾说:“藉带而寝则梦蛇,飞鸟衔发则梦飞。”东汉哲学家王符指出: “阴雨之梦,使人厌迷;阳旱之梦,使人乱离;大寒之梦,使人怨悲;大风之梦,使人飘飞。”《黄帝内经》之《灵枢》中提出“淫邪发梦”的理论:
一是,“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是指人在睡眠中遭受自然界正常或异常的(气候)刺激(寒、暑、雷、风、雨),而这些刺激又非人体腑脏所需,因而引发腑脏的应变反应,诱发梦象活动。
二是,正邪之气“反淫于藏府(腑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则指外部刺激在人体内扰乱了营卫之气的正常运行“而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 魂魄系指人体器官的阴阳精气或各脏器的精神能量。“正邪”之气的侵入,令安居在五脏中的阴阳精气飞扬起来而“魂不守舍”,形成相应的梦象。这一现象其实反映了梦的实质——心灵深处潜意识的活动,其中人的脏腑即是潜意识的活动场所。
其次是机体内部的刺激(包括各脏腑的生理活动、机体的阴阳失调和病变脏腑的影响等)引发的梦境。如“甚饱则梦予(按:饱食者多梦见招待他人用膳),甚饥则梦取(饥肠辘辘者则梦吃食或向人索食)。”宋代诗人黄庭坚曾有诗云:“渴人多梦饮,饥人多梦餐。如何春来时,合眼到东川。”现代梦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现象,如有一女青年为减肥而坚持十余日节食,其间天天夜里梦见自己大口大口地嚼食香肠。
从人体脏腑阴阳气血运行情况看,如果脏腑阴阳失衡,则会出现与病情相近的梦境。“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盛则梦大水恐惧,阴盛则梦大头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素问·脉要精微论》)脏腑气盛气虚而发梦:“肺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见人斩血借藉借藉,得其时,则梦见兵战。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船溺人,得其时,则梦伏水中,若有畏恐。”(《素问·方盛衰论》)至于腰椎劳损,则会梦见受伤的蛇。
其三,人的精神情志因素的起伏也会致梦(情志为内脏的精神属性),诸如“精念存想”、“精化往复”、“心弱”、“情溢”所发生的梦。其中“精念存想”致梦系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精化往复”而发梦,此之“梦鸟而厉(戾)乎天,梦鱼而没(潜)于渊。”(《庄子·大宗师》)人向往天高任鸟飞,水深凭鱼跃的悠闲逍遥,自然情之所化,而为鱼鸟之梦。所谓“心弱”“情溢”而发梦,是指过度的情感变化而造成的梦境。
总之,梦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基本作用在于建立一种心理上补尝性平衡,确保生理和心理的自我调节。
丁俊贵
2019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