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期(18-35岁)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人生在此阶段的智力发展将达到全盛期,也是建立家庭并创造事业的最佳时期。因为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走向成熟和稳定,随着社会经验的增多,青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价值观和道德观都更加稳固,主要的心理发展方向有四个。
(一)进入成人社会,开始创立事业
我国法定的成年年龄是 18 岁,当公民年满 18 岁之后开始享有各种社会权利,履行社会义务。个人事业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手段,因此进入社会工作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
(二)生活空间扩大
进入到青年期后,学校和家庭不再是唯一的活动空间,个体的人际交往范围会迅速扩大,首先是个体的职业场所,另外就是通过日常的社交活动触及到的社会各个方面。个体的生活也不是以学习为主,而是更加自主化和多样化。
(三)恋爱和结婚
恋爱和结婚是建立亲密关系的表现形式。就像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中描述的,青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建立亲密关系,青年期的性意识会加速发展,逐渐形成了恋爱、结婚的期待或愿望。
四)情绪智力得以发展
情绪智力在青年期发展的方面包括:乐观、责任心、积极性、同理心和社会胜任力等。情绪智力并不是认知智力,它的发展在个体未成年的时候不会体现得特别明显。进入青年期之后,个体的社会活动增多,人际交往增多,情绪智力对人们有效发挥智力的重要作用才得以清晰。
满足了这4个条件,说明这个人进入了青年期。否则只能说明这个人的年龄到了青年期,但是心理层面未必到了青年期。
青年时期思维发展的3个阶段:
第一阶段:二元论阶段。青年初期的个体对问题的看法非此即彼。对错,较少考虑合理不合理。
第二阶段:相对性阶段。不再毫无区分地把知识当做不变的真理。知识和真理相对性的认识,比较,找出解释现实问题的有效理论。比较分析,寻求理念。
第三阶段:约定性阶段。能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不同的观点和立场调整认识。进入辩证逻辑思维阶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际中怎么有效怎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