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始为政篇:《为政》内容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我觉得这一点很值得我学习,
过去,作为知识分子,总觉得为官在于为自己谋福利,不屑一顾,或者装成不屑一顾,以示自己清高,不落俗流,或者求官就意味着媚上欺下,是个道德有瑕疵的人,是一个不完美的人,不完美的人就没有道德优势,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睥睨众生。(这个和我们点传统思想有关,一个人必须完美无缺才能做圣人,否则就不配作为圣人,我怀疑这是统治阶级的阴谋,谋杀一个人的特性,这样就无人质疑统治阶级的正确性了。扯远了!)但是,在这一点上,我们比古人差远了,至少孔夫子从不认为求官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反而是一个人实施自己抱负的工具,因而,这一篇就讲为官之道。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以德:德,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其所得,若其所固有,故谓之德性。为政者当以己之德性为本,所谓以人治人。
#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北辰,即北极星,古人谓是天之中心。
#所,犹位。共音拱,众星拱之,围绕北极而旋转运行。为政治领袖者,能以己之道德作领导,则其下尊奉信仰,如众星之围绕归向于北辰而随之旋转。
我的理解:这一篇是开篇点义,为政为官者,就像北极星一样,位于中央,或是天下的中央,或是单位部门的中央,所以,为政之人,首先是一个人,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魅力,也有自己的施政理想和抱负,这样的人散发的人性魅力,让手下人心甘情愿的支持他。他不是一颗棋子,不是毫无人性的工具人,把下属或百姓当工具使用,这样的人无法让人爱戴,无法支持,也无法持续自己的领导。
想起我在原单位当主任的经历,我当时不太想当领导的,我觉得当领导太累,要以身作则,要吃苦耐劳,要上下协调,不能说不该说的大实话,这点让我感觉很憋闷,所以,我不肯报名竞选。当时很多人听我说的都嗤之以鼻,觉得我在说漂亮话,我自己知道不是的,所以,对于竞选领导压根不参与,谁知道最后尽然把我的名字加上去,全票通过,我不得不当这个领导,当领导期间,我确实做到我说的话,虽然很累,但是,大家都很尊敬我,我布置的任务,科室基本都是不打折扣的完成,从来没有拖拉扯皮的现象,其他科室都很羡慕我们科室。问我怎么去管理的。我想说的是:如果你能把大家的利益和科室利益结合起来,让大家努力就有收获,做事就有奖励,而且,自己完成大部分无利益但又必须做的事情,为大家解决后顾之忧,除了自己应得的部分,其余的收入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分配,有记录,有说明,奖惩分明,所以,奖的开心雀跃,罚的心服口服。大家就会一条心做事了。
但我的领导说:我只是最低层的领导方式,自己做,带动大家做,较高层次的领导是说一声,下属就去做,更高层次的领导则是,即使不说 下属揣摩后就可以完成。我个人以为:第三种领导,要不就是位太高,群众够不上,你来了,大家给给面子,做给你看看,要不就是,猜对了,获取更多更大的利益,猜错了失去获得利益的空间,所以,大家拼命表象,第二种领导则是有实权,做了会得到利益,所以说了就会有人做。但是,我觉得这三种领导都不是我喜欢的领导。而且,我也不是这三种领导间的一种。
我的理想是:大家能够主动的发挥自己的能力来为科室服务,每个人都是科室的主人,科室主任只是其中的一员,起的是公平协调的作用,为大家争取权益的工作,上下协调谋福利的工作,虽然,事实也还是不尽如人意,但总体来说,我科室的工作态度和氛围是最好的。
今天读为政的第一篇,我回看我短暂的领导生涯,我觉得我做的还挺不错的,就是太累了,现在,我不当领导,其实也过的悠哉悠哉的,大家也喜欢在我身边,听我吐槽或者安排事情,我想这就是为政以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有才能,品德高尚的人,总会受到大家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