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汉语热的流行,越来越多的韩国留学生开始学习汉语,而被动句表达方式有些广泛的应用,本篇特意总结了韩国留学生学习被动句时可能出现的偏误,着重分析了留学生学习汉语被动句的合种偏误,以帮助学习汉语的韩国留学生更好的学习汉语。
关键词:被动句 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
被动表述是汉语里一种特殊的动词谓语句,分为有标记被动表述和无标记被动表述,结构和意义都十分复杂,与韩国的被动形式比较起来又有许多的不同。许多研究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工作研究,发现在韩国留学生在被动句把握方面的偏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出现遗漏。主要表现在被字遗漏,动词遗漏,主语遗漏这三个环节
2、出现误加。被字误加,动词误加,补语误加的情况。
3、出现误代。主要出现于被字误加,动词误代,句式杂糅三个方面
但是对比研究的方法存在一定缺陷,正如黎天睦先生所说:“我们不应当认为对比分析能够解决学生所有的困难”“传统对比也好,非传统对比分析也好,都不能解释学生的所有错误”所以,仅仅从对比分析的角度来探寻学生出现偏误的原因以及规律是远远不够的。主要是因为通过汉外对比来揭示偏误的来源不等于对偏误本身的解释。相比之下,中介语理论和偏误分析促进扩大了我们研究第二语言的视野,而且提供了新的活力。正因为如此,盛炎先生说“错误分析是对比分析的新发展,被认为是第二代应用语言学研究中的前言阵地和尖端科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接下来我将用错误对比分析方式去理解韩国留学生在被字句中的偏误。
1、被字遗漏
(1)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当然我们的环境破坏。
(2)但所有的安乐死案例并非都是被判为杀人罪的,有些案情就得到了法院的允许,既被视为无罪。
(3)于是丈夫即使不忍心看妻子的痛苦而帮他自杀,这种行为还是认为故意的。
这三个例子均是在句中的动词(破坏、视为、认为)前遗漏了“被”字,现代汉语中,被动句根据有无“被”字的标志可分为标志性被动句和意义被动句两种,其中意义被动句是以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而标志性被动句中必须有表被动意义的介词或者动词。
韩语主要是在主动句的动词后加上表被动的词缀直接转变成被动句,没有很汉语“被”字相对应的被动句。可知,韩国留学生应该是在母语无专职表被动词语的负迁移下,造出了缺少“被”字的被动偏误。
1-2:主语的偏误
(1)汉语被字句的主语应是确知的事物,一般要求是定指成分而不能是是不定指成分。人称代词,专有名词,这/那jia+量词+名词是定制的典型形式。即使没有有定标志的,在具体交际中也是确知的某一事物或某些事物。在韩国等国家,受事可以由不确定的体词性单位充当。所以留学生会犯以下错误:
(1)两张电影票被他扔了。
(2)一个人昨天被砍掉了一只胳膊。
汉语在缺乏在语境的情况下,“两张电影票”“一个人”是不能作“被”字句的主语,除非在前面加上定指成分。改正如下:
(1)那两张电影票被她扔了。
(2)有个人昨天被砍掉了一只胳膊。
柳英绿指出由于韩汉语的不同,汉语被动句的主语可以由处所性词充当,但韩语被动句的主语则不能由处所性词语充当。所以韩国留学生除了会犯用不确定成分做汉语被动句主语偏误外,还会犯以下偏误:
(1)一个洞墙上被挖了。
(2)一幅画门上被画了。
韩国留学生会把主语和状语位置颠倒过来,句子应改为:
(1)墙上被挖了一个洞
(2)门上被画了一幅画
2.被字误加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一旦学了有被动表述,其被动表述不管是有标记表述还是无标记表述都用带表记词“被”造句,“被”误加的情形遗漏的多得多,出现了泛现的现象。例如:
(1)A:这本小说被读完了。
B:这本小说读完了。
(2)A:今天的家务被做完了。
B:今天的家务做完了。
例句(1)(2)A中是韩国留学生的造的错句,本不应该加被却加了,造成误加;例句B中是汉语使用的无标记被动表述。由于人们认知视点和认知过程的不同,会选择不同的句式变大,比如同一事情的不同认知诠释,影响了句式的选择和内容的表达。在汉语的认知体系中若无特别标记,我们习惯将具有生命的主语视为施事者,因此,加入“被”才不会导致产生语意的误解。而无被动表述的主语一般是有生命的,所以就不能随意添加标记词。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种句子虽然在形式上和一般的主动句没有什么差别,词序也相同;但对留学生来说,在实际理解句子意义和运用上,却和主动句差别很大,应该说说比主动句难很多,其难度不亚于有标记的被动表述,因为形式虽然相同,但施受关系却全然不同。显然,从语义的施受关系却不同。显然,从语义的施受关系看,主动句和无标记被动表述是主谓句的两种不同形式。
3、被的误代
误代偏误是不必或者不该使用被字句的情况下泛化使用被字句。被的误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状语误代
主要表现为词语意义理解错误造成的误用。如:“但也有因为受父母的影响还被社会轻视的”还误代为“才”主要混淆了两个副词的用法。
(2)“被”字误代
包括两种,一种是不该使用“被”字而使用,一种是该使用“被”字而没有使用的情况。前者属“被”的泛化使用,本部分仅讨论第二情况。
比如说,我们的青春令人叫为:“潮时代”
学生出现此类偏误,一方面是因为易将“被”“把”“为”等介词混用,另一方面由于汉语中被动表达不仅限于“被”字句,“受”“挨”等同样可表被动意义,因此误用几率大。
3.动词误代
这是韩国学生误代偏误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工还先先生所说:"决定被字句能否运用最关键的是动词,能用于被字句的动词都是有处置性的,就是说动词必须是代表发自某人,某物的一种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动作,对另一人物有所影响的。"而在韩国学生的偏误中,很多动词不具有处置性。例如
1.我每天迟到,被老师批评挨打。
2.所以生活中互相帮助和为别人让步等的道理观已经造成了传统。
例子中"挨打"是不及物动词,而且挨字不可以与被字共同出现,"造成"本身本身即是一个致使义动词,均不符合被字句中的"被动""遭受"等含义的因此不能进入被字句中做谓语。
四.教学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韩国留学生之所以会出现以上类型的偏误,就本身来说,首先是由于目的语知识掌握不够,容易将有限目的语知识的干扰所造成的偏误,是韩国学生习得汉语"被"字句主要的偏误来源。其次,不恰当地使用类推的学习策略也是造成偏误的一大原因。就教学方面来说,教师对一些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强调不够,讲解不够充分,这是造成学生使用被动句时出现偏误的主要外部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由于目的语的限制,学生难以去表述。这就需要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被动句来传达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教师可以用情景教学法,一步步引导雪倩学会汉语被动表达的思维模式,形成对汉语被动句的感性认识,这样,学生表达上才不会出现被动表达障碍。
2.其次,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输出和输入,还包括在与其他同学获得的可理解性输入不仅包括教师输入,还包括在与其他同学的互动操练中获得输入。这些输入因为接触的对象不同而多样化。然而由于一对一教学课堂只有教师的输入,不论是量还是形式或者手段上都是单一的,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所以在这里建议小班教学,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学习,可以向同学学习和互相交流。学习竞争是一种学习发展策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环境下,有其他学习同伴做参照对手,学生能把握自己所处水平,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有利于她们对一些偏误的学习认识和进步。
总之,被字句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同时也是重点内容,对于偏误的学习需要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学习和配合。本文存在诸多不足,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