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被称为流量的收割机的的一处考古地点,非“三星堆遗址”莫属。考古学界的诸多大佬联合起来以C位出道,震惊国人。即便是央视节目也一连十天推出《三星堆大发掘》,为国人揭秘神秘的三星堆的挖掘过程,让我们第一次体会到了原来考古也可以当“追剧”。
虽然最近三星堆的热度有所下降,但是三星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起源之一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三星堆遗址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被当地一位叫燕道诚的老农民发现的,此次三星堆就好似《西游记》里的孙猴子一般凭空出世,成为这部剧的主角。三星堆也是如此,在漫长的华夏起源文明中,三星堆遗址在满天星斗璀璨的大世界里凭空出世,成为那个时代里的不可或缺的主角。如今三星堆被华夏民族的接班人也就是我们现代人所发现,远古时期的一段段历史故事正在被不断拼接起来,钩织出一副历史悠悠的神秘古国——古蜀国!
有关古蜀国的历史,李白是在自己的《蜀道难》中“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而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追忆古蜀国。他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来形容古蜀国险峻的地势,为我们上了一次了解古蜀国大课。
在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系统中,自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天皇、地皇、人皇先后接任我们华夏民族的联盟部落首领,这其实就是最开始的“三皇”。
在人皇时期,一小支部落沿着今天的青藏高原横断脉一路南迁,并在今天“三星堆遗址”处,扎下了根,并在那里发现了养蚕之道,成为最早的制丝的部落。在黄帝时期,部落中的一位女子与黄帝联姻,自此中原文明与四川三星堆文明就产生了某种剪不断的联系,你中有了我,我中有了你。这位部落女子也就是“嫘祖”,被黄帝封为正妃,这位正妃的到来为中原文明开创了衣冠时代。自此华夏文明也就有了自己的衣服,再也不用生活的像一个野兽一般。
黄帝死后,帝颛顼即位。颛顼即位之后,封当时的三星堆处的部落首领世代为侯伯,自此这支小部落加入到了中原文明的阵营中来。
我们华夏文明在经历了尧舜禹这上千年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在发展和摸索中找到了青铜冶炼技术,自此华夏文明也就进入了青铜时代。根据查相关历史学家介绍,在四川的这一直小部落像中原文明学来了青铜冶炼技术,并将这项技术应用于自己最熟知的产业——养蚕中来。他们的养蚕技术不再仅仅只靠天然养成,原来的天养也逐渐变成了家蚕。
这一支部落也就是后来李白《蜀道难》中的蚕丛氏,家蚕相对来说肯定要比天养蚕的产量要要大,要稳定。蚕丛氏带领本部落的子民逐渐开始大规模的用蚕丝之称丝绸,并将这些写丝绸输入中原地区,与中原国家进行商业贸易,这一点在“三星堆”遗址中是有论证的,三星堆遗址中的土壤中蕴含着大量的蛋白质,而这些蛋白质就是当初蚕丛氏制成的丝绸,也在另一方面印证了蚕丛氏发达的养蚕技术。
据考证三星堆的四号坑所处的时间段是在于殷商晚期还只要在早上一段时间的,在这一段时间里古蜀国已经彻底成为了蚕丛氏当家做主的。并且蚕丛氏凭借丝绸贸易,大力发展自己的青铜冶炼技术。
在这一时期古蜀国在蚕丛氏的带领下制造了大量的精美的青铜器,比如在“三星堆”里出土的“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等与同时期的殷商相比古蜀国在青铜器的锻造技术上并没有显得有多落后,相反反而印证了古蜀国高超的冶炼青铜器的技术。
也冶炼技术上古蜀国的领导者也在积极倡导本国民众积极发展青铜冶炼技术,并且不断创新。“三星堆遗址”中“黄金面具”以及“黄金权杖”等相关文物的出土证实了这一点。
商超晚期,蚕丛氏带领古蜀国大军参加牧野之战,与周武王一起攻坚克难打下殷商。在周朝建立初期,古蜀国自然得到了不少好处,土地将于也相较之前要大得多“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嶓”。
同时期古蜀国与中原在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逐渐走向了同归,这也预示着华夏民族朝着大融合的方向又向前走了一步。曾经被视为“蛮荒之地”的古蜀国,自此也走向了历史的舞台。
到了后来周朝自周平王东迁之后,周朝逐渐走向了衰落。这对于古蜀国来说也并不是一件什么好事,自己的老大哥不行了古蜀国内部也逐渐被一些投机取巧的人逐渐侵蚀着。蚕丛氏的统治地位也就得不到保证了,到了后来古蜀国也就被柏灌氏所取代。
当然柏灌氏也并不是一无所有,在上台之前这个姓氏也像当初的蚕丛氏一样掌握着一些技能后来逐渐发展壮大,同样的善于捕鱼的鱼凫氏也是这样掌握古蜀国的政权的,鱼凫氏喜欢渔猎,这也就注定他们在战斗力要强于之前的两个执政姓氏。
对于这段历史在三星堆也是有表现的,三星堆三期工程出土的带有鱼鸟图案的器物,印证了鱼凫氏取代柏灌氏的历史事实,同时也反映了古蜀国在历史的大变革下也在不断的自己寻求自己变革的方法。从而我们可以看出,古蜀国人民是具有探索精神的,而在青铜器的冶炼技术上,我们可以看住这个部落是具有创新精神的。
相较于后来战国时期,古蜀国与秦国之间的交往是最频繁的,在秦国立国之初,两国之间的战争也是频繁的。并且在后来两国在“南郑”这个地方起了争端,并且数次决战于此。总的来说,在这件事上秦国做的有些不地道,因为“南郑”本来就属于古蜀国,并且对于古蜀国来说“”南郑无疑就是古蜀国在北部的门户,战略位置极其的重要。
在一段时期里古蜀国在时能够抵挡得住秦国的进攻的,只不过后来的秦国致力于变法图强,自身的的国力不断壮大,而反观古蜀国在面对敌国变法图强的时候,却没有丝毫应对措施。虽然变强后的秦国并没有选择先将古蜀国吃掉,而这个时候古蜀国显然已经是秦国囊中之物。
秦国秦国的兵锋指向中原六国的时候,古蜀国甚至还选择了与秦国建立了缓和的关系。
其实秦国之所以没有选择先灭到古蜀国主要还是因为古蜀国山高林密,并且古蜀国善于丛林作战,在于古蜀国的战斗中如果秦国付出特别大的伤亡的话在面对中原六国的咄咄逼人之势上将会处于劣势。
也正是因此,古蜀国才有了这一段时间的苟延残喘的时间,而此时的古蜀国并没有选择发展自己,反而将自己的矛头指向了楚国。后来证明古蜀国的这一决策恰巧是帮助了秦国灭到自己。
在惠文王时期,灭蜀之战进行得十分顺利,古蜀国的后裔虽然几经建国,但是后来都被灭掉了。
在历史上,古蜀国无疑就是天空中那颗最闪亮的星。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古蜀国也就消失于那个时代之中了,成为那个时代的牺牲品。古蜀国的湮灭也并不是没有意义的,相对来说古蜀国的灭亡对于华夏民族大统一的历程中起到了绝对积极的作用。在中国众多的区域文明中,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古蜀国进程,充分的力证华夏民族是自古至今多元化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