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商学院-工具篇》
这本书是《刘润五分钟商学院》工具篇知识的总结,一共分为是个篇章,分别为战略工具、博弈工具、决策工具、管理工具、思考工具、沟通工具、效率工具、未来已来、过去未去、刘润荐书,根据章节的内容可以知道书籍的作者刘润将生活、工作中用到的方方面面的工具都进行了汇总,前七个章节的内容立足于工具本身,第八章、第九章是关于未来和过去的思考,也是对工具应用场景的一个思考,第十章本身已经不在对工具进行叙述,而是对使用工具的一个“道”进行叙述,第十章并不是对书籍的介绍,是对获得思考和认知的思考。
见:战略方面不只是在头脑方面的体现,更多的是将头脑中的知识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加工,或者将其放入一个模型之中进而获得最为全面的思考,这就是战略工具,是提高你思考广度的工具;博弈是什么,就是双方的一个较量,如何较量,需要对对方的实力、资源进行衡量,在此基础上,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策略,再有利的策略也逃不过一个点,即博弈的终极还是需要诚信,因为有了诚信,才有了可以长期持续下去的博弈行为;决策不是拍一下脑门就可以敲定某件事,而是一个思考和收集信息的过程,收集最全面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才能作出最有效的决策,决策是一门科学和艺术,不是鲁莽;管理是为了使某件事有序的向着某个目标前进,目标完成了,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开始,一个什么样的开始,一个为下一次目标奠定基础的开始;思考和战略、决策分不开,如何让思考更加全面,这就是思考工具发挥作用的方面;沟通是要高效,高效的沟通之后是对一件事情的贯彻,如果仅仅是沟通,那么这样的沟通就是低效的;高效率除了工具的“加成”之外,还有一个高效习惯的养成,包括对时间的计划,对一件事情的思考,对一个项目的贯彻和推进等等;未来是什么样的很有必要了解,它关乎你现在的工作,也关于你的生活;你以为过去结束了吗?事实上,并没有结束,过去仍然对你的现在又很深的影响,只是你自己没有发觉而已;认知和提升之路本身并不容易,但是,保持一个好奇心,持续不断的去做,去思考,去开拓,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就会出现,出现在你看待事物的眼光开始变得完全不一样。
感:一直认为工具就是通过刻意练习掌握的某个“外物”,只要肯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工具的价值就能获得。通过阅读书籍,才明确工具只有了解了其运用的精髓、背后的理念,才能获得优秀的能力,即通过工具让自己获得优秀的能力,而不是利用工具本身的优秀让自己变得优秀,因为这种优秀是短暂的,不可长时间持续的。此外,工具虽然是“术”,不过通过这个“术”却可以加深自己对于“道”的理解,单纯的去悟道,需要的是丰富的知识结构以及人生经历,单纯的凭借有限的头脑去悟道,难度是不同的,不过通过工具即可获得无需千里马即可致千里的目的,工具就是在加深知识结构,也在脑海中丰富你的人生经历。
思:工具应该如何应用呢?还是用老办法,通过刻意练习让其成为自己身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习惯),然后通过反思来完善工具本身,工具一定要用而不要太多,这就像现在流行的“绝地求生”一样,再好的装备也不一定能确保你获得最终的胜利,但过硬的技术却可以;工具也是如此,不求多,而是求精,精于其中的一门,然后通过这种精对其进行扩展,我想获得的东西将是非常不同的。阅读工具类的书籍让自己想到一个点,即“摸索”,工具本身是要在保持好奇心的情形下对其进行探索和摸索,可能这个过程是存在错误的,不过无所谓,有错误改正即可,在这个改正的过程中,获得的东西也将不同,最起码这样的错误你知道了,以后也很难再犯同样的错误了。思考就是去想对此是如何理解的,理解之后如何应用,应用之后如何反思。头脑风暴可以天马行空,但是思考不可以,思考应该是奔着一个价值去的。
行:PDCA、以及太极矩阵是自己接下来一个月实践的工具,知道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