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为“桑间濮上”自豪啦
“桑间濮上”是成语,意思是为当时青年男女幽会、唱情歌的地方。出自语出《礼记.乐记》。
《礼记·乐记》:“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汉书·地理志下》:“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
《群书治要·礼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郑卫之音”就是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和卫国的音都很乱,都是接近于慢,让人听了之后,有五行相克、五脏违和之感。特别是郑音尤其淫乱,所以孔子要“放郑声”。在《论语》中记载,子曰:“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在《乐记》中子夏也批评郑卫之音都属于陷溺人心的“溺音”。后世都以“郑卫之音”泛指淫靡的音乐。用我们现在话来说就是靡靡之音。
“桑间濮上之音”《史记•乐书》上记载,在濮水之上,有地名桑间,在濮阳南。春秋年间,卫灵公即位之初,他到晋国会见晋平公,途经濮水,夜间,水上有鼓琴之声,他就感叹是闻所未闻,于是就命乐师涓将听到的音乐整理出曲谱。到了晋国之后,便为晋平公弹奏这首曲子,结果,尚未弹奏一半,晋平公的乐师旷慌忙用手按住琴制止说:“且止!”不要弹了。“这是亡国之音,不可弹奏。”晋平公不解地问:“何以见之?”师旷奏曰:“殷末之时,纣王命师延作靡靡之乐,纣听之而忘倦,即是此声。到了武王伐纣的时候,师延抱琴向东逃跑,自己跳到濮水之中。如果有喜好音乐的人路过此处,那么声音便会从水中流出。师涓途中所闻听的,一定是在濮水之上。”
师旷说:“濮上之音是亡国之音,不可听完。”但是晋平公为了满足自己的喜好,还是坚持继续听完。然后还问师旷:“还有比这更动人的音乐吗?”师旷说:“有。”平公就请师旷弹奏,师旷说:“您的道德信义不够深厚,不能听这样的曲子。”平公说:“寡人只有听曲这一个喜好,但愿能够听到。”师旷无奈,取琴弹奏起来,结果弹奏第一遍,就有千载玄鹤十数只,飞集堂下廊门之前;弹奏第二遍,这些玄鹤都伸长了脖子鸣叫起来,还舒展翅膀,随琴声跳起舞来。平公一看大喜,起身就为师旷祝酒。并且又问:“还有比这更动人的曲子吗?”师旷说:“有。过去黄帝合祭鬼神时所奏的曲子比这还动人,只是您德义太薄,不可以听罢了,如果听了之后会生出祸乱。”平公说:“寡人已经老了,还在乎祸乱吗?我喜好的只有听曲,但愿能够听到。”师旷不得已,取琴弹奏起来。弹奏第一遍,就有白云从西北天际出现;弹奏第二遍,狂风暴雨骤然而至,直刮得廊瓦横飞,左右之人吓得惊慌奔走。平公自己也非常恐惧,吓得伏在廊屋之间,不敢出来。结果晋国因此大旱三年,五谷不生。这就是弹奏桑间濮上之音的结果。
“郑卫之音”,是乱世之音,已等同于无礼乖度了。“桑间濮上之音”,是亡国之音,从中反映出君主政教荒废散乱,民众放纵情欲,臣下欺罔于上,各自怀挟私心行事而无法禁止。
“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者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音由声而生成,所以先察知其声,然后可以知音。乐由音而生成,所以先察知其音,然后可以知乐。乐与政治相通,先察知其乐,然后可以知政。之所以“审乐知政”者,是因为乐由音、声相生,而声乃感善恶而起,若能审乐,则知善恶之理,知善恶是非,则知为政化民之道。政善乐和,音声皆善,人事无邪僻,则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也就完备了。
所以,“察知其声然后可以知音,察知其音然后可以知乐,察知其乐然后可以知政。”这样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就完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