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并快乐着

无论怎样的危局,人们只要不首先在内心投降,局面总会有转机。

 ——《痛并快乐着》

“有很多事情,在想象中发生的时候,神圣无比,而当真实的发生到来的时候,人们却失望的发现,它并不如想象中的神奇与壮观。”这是白岩松在新千年来临时候的感悟,也是《痛并快乐着》这本书的开篇语。

这句话所描述的感觉我们很多人都有过,只是我们没有用这些质朴的文字表达出来。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作为一个新闻人的无奈、挣扎、执着与奋斗以及他在新闻路上伴随着祖国发展的成长。

他用新闻记录着百姓生活、国家沧桑。有苦有乐的日子是生活给予他及我们的生活的主基调。

在他即将毕业的时候,一封封匿名信使他与自己心仪的广播电视部大楼擦肩而过,而他和那个写匿名信的人没有任何交往中的恩怨,甚至彼此间的距离还很远,但在特殊年代里强大的生存压力逼迫着他们为了生活而挣扎。

其实这不是一个个案,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不管是作为主动方还是被动方。

那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情,可是这样的事情并不过期,再21世纪的今天这种事情更甚一步,就连亲近的人都开始让你措手不及了。

白岩松说:“生命的路太长了,而只有青春是的错误才有机会弥补。”可是这句话放在现在似乎不大管用了,没有人肯为你青春时的错误买单了,特别是作为新闻工作者,一次错误也许就决定了你的离开,因为外面人山人海的等着挤入这个圈子,他们都巴不得多一些人腾出位置呢。现在年轻不是资本,资历才是资本。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些痛苦,经受住痛苦并能从中找出乐趣就是成功,经受不住痛哭就失败了。

白岩松因为匿名信事件被退回广院、在乡下待一年经受锻炼、大病一场、六年多的报纸生涯,这些大大小小的痛苦陪伴着他的成长,这些都跟做电视无关却又为做电视积累了一定的资本。

我们都渴望如我们所预想的成功,殊不知人生的道路上总会出现别样的磨难。我们是调整好心态接受还是毅然的拒绝直朝着预设的目标奋斗,每个人的抉择都不一样,但无论怎样都是要经历一番磨难的。

前两天在一篇日志上看到这样一句话:“现在的大学生相信金钱和权利,甚于相信知识和才能”。看到后心里猛然颤动,这句话真的说出了许多大学生的心声,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甚至于有段时间我也这样认为。

经受过痛苦并依然坚强向前迈进的他们肯定能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远,因为终有一天我们得自己“走路”,早一点学会,才会早一点发现痛苦中蕴藏的快乐,才会支持着我们前行。

新闻路是一条不平凡的路,它在说话却并不一定是自己的话或自己想说的话,这是痛苦还是快乐?

这本讲述白岩松所经历的新闻路的书记录了他所见证的申办奥运、复关谈判、香港回归、澳门回归、遭遇洪水以及改革记忆等等。

这其中有针对他的见闻所进行的描述,当然还得考虑国家的利益,群众的心情。这其中的话我们不能说百分之百的是我口述我心。当自己很精心准备的一个节目被领导认为不合时宜而不准播出时,可想而知当时的心情。

新闻,一个太特殊的行业,除了严格的新闻写作要求外,政治素质和文化修养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求的越多痛苦也就越多,你不得不时刻提醒自己到底该怎么做,选择是一件痛苦的事。碰到丑陋的事件,大胆的揭发,会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遇到盛事,尽情的表达,也会感觉爽快。

而想说不能说的时候就会痛苦万分了。所以我们也很难界定是痛苦还是快乐。尽管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也会有这样的感觉,但毕竟不如新闻要求那么严格。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些痛苦,学习、工作、友情亲情病痛等等,在选择中挣扎的时候是最痛苦的。

是放弃还是坚持,有时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出抉择,因为我们都有情感,有的时候甚至是我们无法抉择的,比如疾病。但我们毕竟还是得做出选择,否则痛苦就会蔓延扩张。

没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存在的,但我们要准备好面对痛苦的勇气,解决痛苦的良方,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