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有力量的行动是调整与改变。前提是知道自己要什么?对于跑步这件事,我笃定地视之为必要且重要的事情,所以至今为止坚持了一年半。
冬天过去,开始晨跑。在小区跑步总会让我感到焦躁,原因是小区内里的小路局促,每圈只有600米,要想跑5公里,必须跑上九圈。这让我感到没有尽头。
张雷跟我说,沿着明珠公园外圈跑,是个不错的选择,一大圈1.5公里,三圈半就是5公里。
于是,十天之前就开始在明珠公园外圈晨跑。
每天到明珠公园时,大约在五点二十分,虽然天空仍笼罩在夜幕中,但已有晨起锻炼的人在跑、或走。时而迎面相对,时而相向而行。
跑完步,便到车旁做拉伸放松。今天做完肩部拉伸之后,一位老哥走到身旁,跟我说:你使使劲能不能把车推跑?听到此话感觉诧异:我能把车推动吗?老哥笑着说:我看你一定能。
我惶惑,他为什么这么说?事实不重要,感觉才重要。或许是这位老哥看我每天奔跑的状态,认为这个女子不一般。或许是大哥只是愿意说说话,在他的心里人与人之间可以无障碍地沟通。
这只是我的揣测。
而那一刻,我想起了妈妈。妈妈有一个特点,爱说话、唠嗑,无论什么时候、在什么场合,她总能在短时间内与人相熟。她靠主动搭讪、说话,交往的圈子一直在扩大。
之前对于妈妈这个“本事”,很不屑。今天反倒升起一种美好的感觉,所有的人都是由陌生到熟悉。我们大多数与人的交往,始于熟人的引荐,或者在社交场所的交流需要。还有一种更直接的方式,与陌生人说话。
接着,又走来一位年轻男子,见到我自然地问:跑完了?跑了多少?听我说5公里后,还给了一个笑赞:真不错。
最后,一位男子跑过我身边,问现在几点了?看表告知:六点零一分。
一早上,接连遇见几个陌生人,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点:晨练,这让我们的心理距离瞬间拉近了。
或许,若干年后,我也会主动与陌生人说话、唠嗑、结交,如同妈妈一样。
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