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两天刷屏的是程世和教授质问温儒敏教授的文章。说真的,我还没有看到程先生的文章,倒是看到了好几篇反驳程先生的文章,从这里倒能对其文章了解一二;又看了下面的评论,有怼的,有赞誉程先生的,一时间众说纷纭。
见其文,未必能了解其人。因为一百个读者会看到一百个哈姆雷特。知其人,方能评价其文。于是,我去百度一下程先生,发现他的学生对他的评价都不错。由此,我本能地反对某些人说程先生是哗众取宠这一说法。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观点可以不同,不需要要搞个人攻击。
也来说说读书和救救孩子。读书当然是好事!尤其是读好书。一旦学生养成好读书的习惯,真的如各位专家所言,语文就不需要老师教了。
读书有用吗?名人名言里关于读书的好处,可以说不可枚举。 幸好我喜欢读书,也深知读书的好处,读过几本书,也就发现了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实在太多,遗憾自己读书时不够刻苦,阅读面不够广,没有孜孜不倦地丰富自己,所以遗憾自己的底蕴不够深厚,也就没有取得多大的成绩。记住,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看看董卿吧,腹有诗书气自华,给人的感觉是满满的书卷味。这动人的优雅是太多漂亮的女人比不来的。
读书万能吗?否!读活书,用活书,活学活用,才能有用,否则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成为一个书呆子,移动的书橱,百无一用是书生。作为一个爱读书的老师,我曾有意去观察学生。学生真爱读书的人真不多。真正喜爱读课外书的,也有成绩不理想的,特别文科好的的偏科的学生,数理化等学科,如同天书。爱好理科的学生,文采确实不敢恭维。但也不乏优秀的学生,博采众长,才华横溢。但并不是说,爱读书的孩子一定成绩优秀。当年钱钟书、老舍数学成绩都不敢恭维。但是没有妨碍他们成为大家。是不是我们的高考选拔也能有些适当的变化?才能不埋没人才。
读什么书好?实际情况是学生对部编本教材推荐的名著有一部分并不感冒。像《创业记》《红岩》,学生抱怨“读不进去”“没意思”的人大有人在。革命时代的作品,如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实在是一个难题。编辑们推荐的书籍,也要结合孩子们年龄的特点、兴趣爱好才能达到我们美好的期望。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来说,书是工具,应该能解决孩子们的困惑,引导孩子们走进生活,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真的不应该在意识形态上非要学生去接受某种观点。
从学生平时的生活情况,我深感程先生呐喊一声:救救孩子!有他的客观事实依据。初中学生为了参加中考,不同学科的老师布置不同分量的作业、刷题,学生真的没有时间去阅读课外名著。温先生的愿望是好的,但是,好的初衷未必有好的结果。事实上学生负担真重。于是,学生两极分化情况严重。现在九年义务教育教育的普及,也没有让学生水平普遍提高,反而让不少学生一路晕车坐到九年级,然后两手空空离开校园。监考老师经常看到考生在考场上睡觉,什么也不写,这种让老师痛心的情况比比皆是。
温先生有一句话,说“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学生做不完高考语文试卷!”现实一定能让先生悲哀地发现,学生一定不负他望,肯定能超额完成任务,一定会有超过15%的高中生不做完试卷。
温先生还有一句话:高考命题方式正在进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阅读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阅读题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题量,不是题目的数量,是你要做完的题的题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说实话,这句话“今年的题量,不是题目的数量,是你要做完的 题的题量”,我真没看懂到底是啥意思?是不是本来10个字能说明白的题目,他要用20个字来绕,直到给你绕糊涂为止?以此来考察你的理解能力?假如真是如此的话,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让学生学会简洁清楚的表达,本来就是我们的一个教学目标,何必故意设置障碍呢?陶行知先生说的多好呀!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的问题,学以致用。
陶行知先生说过,书本不过是一种工具,需要什么书就读什么书,读万卷书,还不如行万里路。不要过分强调读书的作用,成为书的蠹虫,而要结合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让书成为学生成长的伴侣,而不是拿考试去威逼学生读书,其实真的不过是增加了额外的负担,让人要大呼“救救孩子”了。
临文惶恐,不知所云。会再斟酌修改,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