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英里》作者:迪利普·索曼。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沟通策略教授兼康力斯沟通策略学会主席。他拥有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博士学位,是一位行为科学家,担任多伦多大学印度创新研究所主任和行为经济学应用研究中心协调专员。
作者迪利普·索曼说,提出决策思维漏洞的曾经有两本书很出名《思考快与慢》《助推》,但是作者说本书的特色在于,作者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的(基于以上两本书观点,作者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有了不同于前人的发现),本书涉及的学科有社会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等领域。
本书最重要讲述了两个方面:
- 我们决策系统有哪些思考漏洞,它们会对决策系统产生哪些影响?
- 我们应该通过哪些方法修复这些漏洞,做出更好的决策?
第一部分
首先,要想提升决策的正确率,我们得先知道,我们的思维习惯里有哪些思维漏洞。传统的经济学有个基本假设,认为人是绝对理性的,不会感情用事,人总会冷静思考,权衡利弊,做出利益最大化的决策。但是,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最后一英里的问题就不会出现。很显而易见的是,这个假设忽略人类最高级,且人工智能短时间(也许是永远)无法获得的情感维度,即使是在理性、理智的人,在思维的角落里也总会存在着非理性的漏洞。这些非理性漏洞,是存在于人类基因里的,有一些是生物本能的快反应,比如:看到老虎不用思考分析先跑,曾经也是无数次帮助过人的,在真正需要冷静思考的决策时,反而成为了思维的漏洞。
在本书里,作者认为,这些决策思维漏洞,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目标感知偏差、成本感知偏差和群体感知偏差。
先说第一个,目标感知偏差。这是对于决策影响最大的思维漏洞。因为引导决策的核心因素就是目标。琢磨下顿饭吃什么,要看它能否实现温饱和美味享受的目标;求职时选择加入哪家公司,要看它能不能实现追求财富和社会价值的目标;选择结婚对象,要看对方能不能实现家庭美满幸福的目标。几乎每一个决策都在微最终的大目标服务。
很多时候,目标无法一步实现,通常采用的一个方法,目标分解。把一个复杂的大目标,拆分成若干个容易达成小目标。但是这个看起来自然而然的方法,有时候也不靠谱。
有这么一个调查,出租车公司,给出租车司机的每个月的考核 kpi 是每个人每个月必须赚够 6000 元。于是司机们就把这个任务进行分解,平摊到一个月的 30 天,每一天需要完成 200 元。但是,在这一个月里,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每逢下雨天,司机收工的普遍比正常时间要来的早,因为下雨天,乘客比正常天气来的多,所以司机认为当天的任务 200 元,已经完成了,所以就收工下班了。显然,这个决策是违背总目标的,司机们完全可以趁下雨天,拉更多的客人,提现完成月度 6000 元的总目标。
这种思维被子目标锁定,所作出违背总目标的决策情况,就叫做目标感知偏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
除了目标之外,成本是我们在做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决策其实都是在权衡成本问题。上班走那条路,是在权衡时间成本问题;放假回老家选择的交通方式,是权衡金钱、时间成本问题。大多数成本,都是一笔明账,能被量化。但是,我们对于这些确定的数字,也存在感知偏差。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个思维漏洞,成本感知偏差。
我们来做一个思想实验。假设你打算今晚去看电影,票已经提前买好了,走到了电影院时,你发现你的票掉了。假设票的价值 50 块,那么你是否愿意在花 50 块,在买一张票?大概率上,你是不愿意的。但是,换个情景,假设你没有提前买票,而是在电影院现场买票,在买票时,你发现你掉了 50 块,那么你是否愿意在花 50 块去买票呢?至少比上一个情况比起来,你购买的几率会大很多。
你看,同样是在失去 50 块的情况下,人们做出决策的可能确实不一样的。这是因为在我们的内心,都存在着一个“心里账户”,也就是给每一笔钱打上了标签,标签它是用来做什么的。比如每个月的工资,有多少是用来买衣服的,多少是用来朋友聚会的,多少是用来学习新知识投资自己的,都会有一个大概的规划。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这些用途被固化在你的心里账户,就有可能干扰决策。比如你丢电脑票的时候,之所以不甘心在买一张,就是因为在心里账户中,它已经被支取过了。
这就是我们认知里的第二个思维漏洞,成本感知偏差,造成它的原因是,心里账户的僵化。
正是因为每个人的思维都存在局限,所以我们时常会在做决策时,去咨询他人,一起讨论解决方案。正所谓集体力量大,科学家的实验却告诉我们,群体的智慧不一定就高,要高是有条件的。这就是书中介绍的第三中思维漏洞,群体感知偏差。
也许你也听过这么一个实验,一个大学教授,拿了一个瓶子,瓶子里装了 850 颗豆子。他同时找来了两个班级的同学来猜这个瓶子豆的数量。对第一个班级的要求是,互相之间不许商量,每个人猜一个数字,然后把这个数字统计求和,算平均值。这个班得出的结果是 871,和正确答案只相差 21。而对第二个班级的要求是,学生必须讨论商量之后,得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数字。结果这个班得出数字和真实的数量比起来相差了非常非常多。
这个实验说明了一件事,群体的智慧是有条件的,每个人必须独立思考,才能最优。相反,假如每个人都放弃了独立思考,互相干扰,就难免会有个别人的判断影响到其他人,反而会降低群体决策的准确度。
以上是第一部分的内容,总结一下讲了思维中常见的三种思维漏洞。其实,这三种思维漏洞,往往同时存在于我们的决策链条。首先,每一个决策都指向目标,而目标感知偏差,会导致我们去追求子目标,而忘记了最初定的大目标。其次,在决策时,我们需要考量每一个方案的成本,而成本感知偏差,有时让人没法正确的评估成本。最后,我们当我们想寻求帮助,获得更多的参考意见时,群体感知偏差又会形成干扰,让人们过度相信集体的力量的判断,反而做不出最佳决策。
第二部分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应对这些思维漏洞呢?作者认为,我们可以建立一套思维工具,来提高决策的正确率。
书中介绍了三种思维方法,分别是助推、困境想象和逻辑分解。
首先,第一种方法:困境想象
我们在做决策时,第一步就是制定目标,然后不断的在心里强化这个目标。但是,大多数人可能未必制定,想象目标的方式,会直接影响目标的达成率。你越是想象自己完成目标之后的积极心态,目标达成率就越低。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1999年,美国加州大学做了一个实验。当时,学生们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研究者把学生分成了三组。第一组是要求积极的想象组,研究者要求他们每天花几分钟想象自己取得好成绩后的样子;第二组,我们可以称为困境想象组,他们每天要花几分钟去想,自己这次考试会遇到的哪些难题;低三组是空白对照组,就是不刻意让他们想象任何东西,和平常那样进行复习就好了。
结果,考试成绩最好的是第二组,也就是困境想象组。而成绩最差的则是结果积极想象组。其实,这里面的道理并不难理解。积极想象组总是想象自己取得好成绩的样子,时间一长,就有点被这个想象麻痹了,花在复习的时间就变少。而困境想象组,会不经意的把考试难度方法,更重视考试,花在复习的时间更长。
其实,作者是在告诉我们一个对待目标的心态。我们都知道,过度的悲观会对信心产生打击,所以我们常常保持乐观。但其实,如果方式不对,则会有副作用,它会麻痹目标意识。作者推荐的做法是,始终把目标放在心里,但是不加入情感,对结果保持乐观,在过程中更多的思考具体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并一个个攻克。这也就很像中国有句名言“战略上可以藐视敌人,但战术上一定要重视敌人”。
总结
三种思维漏洞
-
目标感知偏差:对决策影响最大的思维漏洞
- 思维被子目标锁死,违背初心,错过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
成本感知偏差:决策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 心里账户僵化,无法客观评估成本,进而影响决策
-
群体感知偏差:群体智慧,需要每个人独立思考
- 放弃独立思考,过度想想集体判断,反而降低了决策的准确率
三种思维工具,祝你提高决策正确率
-
困境想象:规目标划阶段
- 充满正能量的积极想象困境,建立长久的意志力
-
逻辑分解:任务分解阶段
- 设计任务需要逻辑层次,避免平行切割任务
- 按照任务层次重新梳理分解,打造有效的执行逻辑
-
助推:执行阶段
- 充分排查环境因素,确定干扰项
- 找到助推杠杆,设计具体的助推方法
- 修正助推方法,提高正确决策概率
参考资料:
- 得到app 每天听本书对《最后一英里》的解读
- 百度百科《最后一英里》
- 京东图书《最后一英里》